• CN 62-1175/P
  • ISSN 1006-7639
  • 双月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干旱气象, 2022, 40(6): 1014-1023 DOI: 10.11755/j.issn.1006-7639(2022)-06-1014

论文

台风“摩羯”路径转折预报和诊断分析

于慧珍,1,2, 马艳,1,2, 韩旭卿3, 时晓曚1,2

1.山东省青岛市气象局,山东 青岛 266003

2.山东省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山东 济南 250031

3.国家气象中心,北京 100081

Forecast and diagnosis analysis of the turning of Typhoon Yagi track

YU Huizhen,1,2, MA Yan,1,2, HAN Xuqing3, SHI Xiaomeng1,2

1. Qingdao Meteorological Bureau of Shandong Province, Qingdao 266003, Shandong, China

2. Key Laboratory for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Shandong Province, Jinan 250031, China

3. National Meteorological Center, Beijing 100081, China

通讯作者: 马艳(1970—),女,研究员,主要从事天气预报技术研究. E-mail:qdyanma@163.com

责任编辑: 黄小燕;校对:刘晓云

收稿日期: 2022-02-13   修回日期: 2022-09-8  

基金资助: 青岛市气象局重点项目(2021qdqxz01)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9PD002)
青岛市气象局项目(2019qdqxhz01)

Received: 2022-02-13   Revised: 2022-09-8  

作者简介 About authors

于慧珍(1988—),女,工程师,主要从事天气预报和灾害性天气研究.E-mail:yuhuizhen1990@163.com

摘要

台风“摩羯”在2018年8月14日凌晨从安徽北部转向进入山东,业务预报模式对路径转折的预报存在较大偏差。本文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集合预报和ECMWF第五代大气再分析资料ERA5对“摩羯”路径转折进行预报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台风路径转折受到大尺度引导气流和台风本身结构共同影响。ECMWF的大部分集合成员没有预报出台风路径转折,主要是因为预报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西太副高”)位置比实况偏西。在模式前期预报中,西太副高偏西的特征比台风实际转折时间早30 h,在业务预报中可以通过西太副高位置的订正对台风路径进行向东订正。在台风路径转折前,整层大气高能区和200 hPa辐散大值区分布与转折趋势一致,对台风路径转折预报具有指示意义。台风路径转折发生在整层大气高能区中心轴线和300 hPa强增温中心轴线方向变化约18 h后。轴线方向的变化对转折时间预报具有指示意义。尺度分析结果显示,上述物理量的风暴尺度分量对台风路径转折具有指示意义。

关键词: 台风路径转折; 诊断分析; 台风“摩羯”; 集合敏感性分析; 尺度分析

Abstract

In the early morning of 14 August 2018, Typhoon Yagi turned northeastward and moved from northern Anhui to Shandong, and the errors in operational model forecasting of the typhoon track turning were large. The turning of Typhoon Yagi track is forecasted and diagnosed based on the 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 (ECMWF) ensemble forecasts and the fifth generation ECMWF atmospheric reanalysis (ERA5) dat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urning of typhoon track was attributed to the combination of the large-scale steering flow and the typhoon structure. The forecasted western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was located to the west of that in the observation. As a result, most of the ECMWF ensemble members failed to predict the turning of Typhoon Yagi track. In the earlier forecast, the characteristic that the forecasted western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was located to west of the observation was 30 h ahead of the turning of the typhoon track. The forecast of the typhoon track can be corrected by the western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location correction. Before the typhoon turne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large values regions of the vertically averaged atmospheric energy and the divergence at 200 hPa was consistent with the turning path of typhoon, which has significant meaning for the forecast of typhoon turning. The axis direction of the large center of the vertically averaged atmospheric energy and the strong warming center at 300 hPa changed about 18 h ahead of the typhoon turning, which has significant meaning for the forecast of typhoon turning time. Scal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storm-scale component of the variables mentioned above has significant meaning for the forecast of typhoon turning.

Keywords: turning of typhoon track; diagnosis analysis; Typhoon Yagi; ensemble sensitivity analysis; scale analysis

PDF (16469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收藏本文

本文引用格式

于慧珍, 马艳, 韩旭卿, 时晓曚. 台风“摩羯”路径转折预报和诊断分析[J]. 干旱气象, 2022, 40(6): 1014-1023 DOI:10.11755/j.issn.1006-7639(2022)-06-1014

YU Huizhen, MA Yan, HAN Xuqing, SHI Xiaomeng. Forecast and diagnosis analysis of the turning of Typhoon Yagi track[J]. Arid Meteorology, 2022, 40(6): 1014-1023 DOI:10.11755/j.issn.1006-7639(2022)-06-1014

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监测手段的发展,各种外场试验的集中实施、数值模式、资料同化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有关台风的研究取得了巨大进步[1-4],台风路径的预报水平显著提高,预报误差明显减小[5]。但目前对于移动方向突然改变的台风路径还不能有效预报[6],突变路径的预报误差明显大于平均预报误差[7],突变路径的台风预报是目前的业务难点和亟需解决的问题[8-9]

突变路径的台风预报误差较大的原因之一是影响路径变化的因子和物理过程复杂,比如不同尺度系统的相互作用[10-12]、台风本身的非对称结构[13-15]、不同下垫面[12,16]等对台风路径的影响。对于不同台风,影响其路径变化的主要因子不同,研究发现路径突然北折和西折的台风在低频环流和天气尺度环流的风场分布不同[7],路径突然北折的台风主要受天气尺度环流影响,而突然西折的台风主要受低频环流影响[17]。除了环流背景,台风本身的结构也会影响台风路径,台风的非对称结构使得台风向不稳定区域[14]、非绝热加热大值区域[18]移动。基于集合预报的分析表明台风“鲇鱼”路径是否转折与初始时刻环流的非对称结构有关[19]。另外,下垫面也会影响台风的路径,一方面因为台风的趋暖性[20-21],另一方面不均匀下垫面加强了台风的非对称结构,从而影响台风路径[21]

台风“摩羯”于2018年8月14日凌晨进入山东,给山东带来了大范围的暴雨,山东北部的东营、青州和寿光3个国家气象站24 h降水量达到了极端降水标准(极端降水标准以历史日降水量99%分位数为阈值)。前期各种数值模式预报的“摩羯”路径由安徽向西北方向移动进入河南,强降水落区主要位于河南和河北南部,而实际路径是在安徽北部转折进入山东,强降水落区主要位于山东中西部[22-23]。造成“摩羯”路径转折预报失败的原因,以及当大部分模式预报失败的情况下是否有主观订正的可能值得深入研究。本文基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集合预报数据分析台风“摩羯”路径预报的偏差及其原因,并基于高分辨率再分析资料对台风引导气流和不同物理量进行诊断分析,找出对台风路径转折预报有指示意义的物理量,以期为今后业务预报提供参考。

1 资料、方法与个例

1.1 资料

利用2018年8月13日20:00(北京时,下同)至14日20:00全国约27 800个加密自动气象站的逐小时降水量数据,数据来源于中国气象局。台风“摩羯”8月12日20:00至14日20:00逐6 h路径数据来源于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24]。ECMWF集合预报数据来源于TIGGE(THORPEX interactive grand global ensemble)[25]数据库,本文选用逐6 h集合预报数据,预报起始时间为8月12日08:00、12日20:00、13日08:00,预报终止时间为14日20:00,水平分辨率为16 km×16 km,每个起始预报时刻包括50个集合成员。为了方便计算,所有预报数据被插值到0.5°×0.5°的水平网格上,用于集合敏感性分析。采用水平分辨率为0.25°×0.25°,时间分辨率为1 h的ECMWF第五代大气再分析资料ERA5,分析影响台风路径的因子,如整层大气能量(925~200 hPa平均假相当位温θse)、300 hPa的24 h变温场、200 hPa辐散场等物理量与台风路径转折的关系。

文中附图涉及的行政边界均是基于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标准地图服务网站下载的审图号为GS(2020)4632号的中国地图制作,底图无修改。

1.2 方法

集合敏感性分析是用统计的方法基于集合预报样本研究自变量和预报量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计算某一关注的预报量与其他量的相关关系,也可以通过对比差异巨大的集合成员特征[19,26],来寻找影响这一预报量的关键因子。本文为了考察模式预报的台风路径和其他量(比如位势高度场、温度场、风场)之间的关系,计算区域平均的24 h(13日20:00至14日20:00)海平面气压(10 m风速)与各物理量在不同时刻的线性相关关系,计算公式[26]如下:

corj=i=1nxi-x-yij-yj¯i=1nxi-x-2i=1nyij-yj¯2

式中:n代表集合成员数50;x代表区域平均海平面气压(10 m风速),xix-分别代表第i个集合成员和集合平均的海平面气压(10 m风速);y代表其他量(位势高度场、温度场、风场),yijyj¯分别代表格点j上的第i个集合成员和集合平均的其他量(位势高度场、温度场、风场);corj代表格点jxy的线性相关系数。对于维数为50的样本,双侧显著性检验水平大于99%的临界值为0.23[27],即当线性相关系数绝对值大于0.23时,通过α=0.01的显著性检验。

台风路径既受台风内部因子的作用又受环境条件的影响[15,28],为了对比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对台风路径的影响,以1500 km为滤波波长,运用二维快速傅里叶变换方法将环境背景风场分为大尺度环流和台风风暴尺度环流[29-31]。将台风中心500 km以内的大尺度环流和风暴尺度环流分别平均得到引导气流的大尺度环境分量和风暴尺度分量。同样的,可以将任一变量(如能量、涡度、散度等)分解为大尺度分量和风暴尺度分量。

1.3 个例简介

台风“摩羯”于2018年8月12日23:00以强热带风暴在浙江温岭沿海登陆,之后向西北方向移动,14日02:00左右发生转折,以热带低压强度进入山东境内,向北偏东移动入海后折返,最后在山东境内减弱消散。13日20:00至14日20:00是台风影响山东的主要时段,24 h累计降水量主要位于山东中西部(图1)。

图1

图1   2018年8月13日08:00至14日20:00逐6 h台风路径(黑色点线)及8月13日20:00至14日20:00 24 h累计降水量(彩色填色区,单位:mm)

(红色方框为敏感性分析中计算平均海平面气压和10 m风速的区域。下同)

Fig.1   The typhoon track at 6 h interval (black dots and line) from 08:00 BST 13 to 20:00 BST 14 and 24 h accumulated precipitation (color shaded areas, Unit: mm) from 20:00 BST 13 to 20:00 BST 14 August 2018

(The red box shows the area where the average sea level pressure and 10 m wind speed are calculated in the sensitivity analysis. the same as below)


2 ECMWF集合预报分析

ECMWF集合中只有6个成员预报(12日08:00起报)出台风的转折,大部分集合成员预报的台风为西北行路径,从安徽北部进入河南,预报的暴雨主要位于河南中北部,比实况偏西。随着预报时间的临近,预报路径和暴雨落区整体往东调整,但预报台风转折的集合成员仍然很少,暴雨落区明显比实况偏西(图2)。

图2

图2   2018年8月13日08:00至14日20:00逐6 h台风路径观测结果(红色点线)及ECMWF集合预报结果(黑色点线为非转折路径,蓝色点线为转折路径)(a、b、c),8月13日20:00至14日20:00 24 h累计降水量大于50 mm的ECMWF集合预报概率(彩色填色区)(d、e、f)

(a、d)12日08:00起报,(b、e)12日20:00起报,(c、f)13日08:00起报(绿色等值线表示实况24 h累积降水量等于50 mm)

Fig.2   The observation result (red dots and line) and ECMWF ensemble forecast result (black dots and lines are the non-steering track, and the blue dots and lines are the turn track) of typhoon tracks at 6 h interval from 08:00 BST 13 to 20:00 BST 14 August 2018(a, b, c) and ECMWF ensemble forecast probability (color shaded areas) of the 24 h accumulated precipitation larger than 50 mm (d, e, f) from 20:00 BST 13 to 20:00 BST 14 August 2018(a, d) forecasted initiated from 08:00 BST 12, (b, e) forecasted initiated from 20:00 BST 12,(c, f) forecasted initiated from 08:00 BST 13

(The green contour denotes the observed 24 h accumulated precipitation equal to 50 mm)


运用二维快速傅里叶变换方法将引导气流(850~300 hPa平均风场)进行尺度分解,结果显示其风暴尺度分量明显小于大尺度环境分量[图3(a)],850~300 hPa平均大尺度环流分布与500 hPa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西太副高”)环流分布类似[图3(b)],说明台风路径主要受西太副高影响,台风登陆后在西太副高南侧的东南气流引导下向西北方向移动,转折后在西太副高北侧的西南气流引导下向东北方向移动。风暴尺度引导气流在台风转折前指向台风移动方向的右侧,台风转折后指向台风移动方向的左前侧。台风转折时(14日02:00)大尺度引导气流指向西北,而风暴尺度引导气流指向东北,台风实际路径位于两个引导气流之间,说明台风转折受大尺度和风暴尺度引导气流即台风本身结构共同影响[图3(a)]。

图3

图3   2018年8月12日20:00至14日20:00逐6 h引导气流的大尺度分量(红色箭头,单位:m·s-1)、风暴尺度分量(蓝色箭头,单位:m·s-1)(a),8月14日02:00 850~300 hPa平均大尺度环流(风矢量,单位:m·s-1)、500 hPa位势高度场(黑色等值线,单位:gpm)(b)

(黑色点线为2018年8月12日20:00至14日20:00逐6 h台风路径。下同)

Fig.3   The large scale component (red arrows, Unit: m·s-1) and storm scale component (blue arrows, Unit: m·s-1) of the steering flow at 6 h interval from 20:00 BST 12 to 20:00 BST 14 August 2018 (a), the mean large scale flow during 850-300 hPa (wind vectors, Unit: m·s-1) and geopotential height field at 500 hPa (black contours, Unit: gpm) at 02:00 BST 14 August 2018 (b)

(The black dots and line denotes typhoon track at 6 h interval from 20:00 BST 12 to 20:00 BST 14 August 2018. the same as below)


集合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区域平均海平面气压(10 m风速)与台风低涡、西太副高显著相关。以ECMWF集合预报2018年8月12日08:00起报的13日20:00 500 hPa位势高度场为例(图4),有一个明显的相关中心(约35°N)位于集合平均的台风低涡东北侧和西太副高西侧,一个相关中心位于25°N附近。台风低涡附近的相关表示当集合成员预报的西太副高在这一纬度西伸(约38°N)、台风低涡偏西南时,考察区域的海平面气压偏大(10 m风速偏小),台风路径偏离考察区域较大,而当预报的西太副高和台风低涡位置偏东北时,台风路径偏离考察区域较小。25°N附近的相关表示当预报的西太副高在此纬度西伸时,台风路径偏离考察区域较小。25°N附近的相关系数绝对值较小,说明与台风路径密切相关的是台风低涡和其北侧的西太副高,模式对他们的预报不确定性较大。

图4

图4   2018年8月12日08:00起报的13日20:00 500 hPa位势高度场的集合平均(黑色等值线,单位:gpm)(a,b)及其分别与相同时刻起报的24 h区域平均的海平面气压(a)、10 m风速(b)的线性相关系数(彩色填色区)

(红色十字为13日20:00观测的台风位置)

Fig.4   The ensemble mean of geopotential height at 500 hPa at 20: 00 BST 13 forecasted initiated from 08: 00 BST 12 August 2018 (black contours, Unit: gpm) (a, b) and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color shaded areas) between it and the 24 h area-averaged sea level pressure (a), wind speed at 10 m (b) forecasted at same initiated time

(The red cross denotes the observed typhoon location at 20:00 BST 13 August 2018)


引导气流和集合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除了台风自身结构,台风路径主要受其北侧的西太副高位置影响。ECMWF集合预报12日08:00起报的12日20:00的西太副高位置已经整体比实况明显偏西[图5(a)],西太副高的集合平均结果和大多数成员预报结果在13日20:00至14日08:00西进,只有少数成员预报出西太副高东退[图5(b)、图5(c)],这导致大部分成员预报的台风为西北行路径。ECMWF集合预报的西太副高位置比实况偏西这一特征出现的时间(12日20:00)比台风实际转折时间(14日02:00)早约30 h,在实际业务预报中,可以通过对西太副高位置订正,对台风路径进行向东订正。但在只有少数成员预报台风转折的情况下,预报台风转折仍需要其他理论支撑。

图5

图5   2018年8月12日08:00起报的12日20:00(a),13日20:00(b)和14日08:00(c)5860 gpm位势高度的集合预报结果(黑色等值线为各成员预报结果,绿色等值线为集合平均)及实况(红色等值线)

(红色十字代表相应时刻台风的实况位置)

Fig.5   The ECMWF ensemble forecast result (the black isolines for each member forecast result, green isoline for ensemble mean) of geopotential height of 5860 gpm at 20:00 BST 12 (a), 20:00 BST 13 (b) and 08:00 BST 14 (c) forecasted initiated from 08: 00 BST 12 August 2018 and observation (red isoline)

(The red cross denotes the observed typhoon location at the corresponding time)


3 路径转折预报的指示因子诊断分析

台风具有趋暖移动的趋势[20-21],台风的热力非对称结构使得台风有向着强温、湿不稳定区域移动的趋势[14]。假相当位温是包含了温度和湿度的综合物理量,整层大气能量场(925~200 hPa平均假相当位温θse)的分布显示,在台风转折前,高能区中心轴线由西北—东南向[图6(a)]转为东北—西南向[图6(d)],与台风转折的趋势一致,中心轴线的转向时间(13日08:00)比台风转折提前约18 h,高能区中心轴线方向的变化对台风移动方向的变化以及变化时间具有指示意义。此外,高能区中心往外延伸的大值区分布与台风未来移动的趋势一致[图6(a)、图6(d)]。在台风转折前,大值区轴线由台风中心指向东北方向,且轴线弯曲方向与台风未来移动趋势一致,台风转折后的实际路径位于转折前路径和大值区轴线之间,对台风转折和转折后的路径具有指示意义。高能区是西太副高和台风之间的偏南气流对暖湿空气的输送和累积,受背景环流和台风本身结构的共同影响。尺度分析结果显示整层大气能量场的大尺度分量明显大于风暴尺度分量,不同尺度的大值中心位于台风移动方向前侧,台风有向这些大值中心移动的趋势,说明不同尺度分量的高能区中心都对台风未来移动趋势有指示意义[图6(b)、图6(c)、图6(e)、图6(f)]。高能区大值区的弯曲分布以及中心轴线方向的变化只体现在风暴尺度分量上,高能区的风暴尺度分量对台风转折具有指示意义[图6(c)、图6(f)]。

图6

图6   2018年8月13日02:00(a、b、c)和13日08:00(d、e、f)925~200 hPa平均假相当位温θse(a、d)及其大尺度(b、e)和风暴尺度(c、f)分量(单位:K)

(绿色线、灰色线分别代表假相当位温高能区中心轴线方向及分布趋势,绿色十字代表相应时刻台风位置)

Fig.6   The mean θse during 925-200 hPa (a, d) and its large scale (b, e) and storm scale (c, f) components at 02:00 BST 13 (a, b, c) and 08:00 BST 13 (d, e, f) August 2018 (Unit: K)

(The green line and grey line represent the central axis direction and distribution trend of high energy region of θse respectively, the green cross denotes the typhoon location at the corresponding time)


研究表明对流层上层增温对台风未来路径和路径变化具有指示意义[32-34]。对流层上层强增温与台风高层流出气流的非对称结构有关,当强增温区轴向发生变化时说明高层气流的方向发生了变化。300 hPa 24 h变温场分析表明,强增温中心在台风转折前位于台风中心的西北侧[图7(a)、图7(d)],转折后位于台风中心东北侧(图略),台风有向着高层强增温中心移动的趋势。台风转折前,强增温中心轴线由东—西向转为东北—西南向,轴线方向变化时间比台风转折提前约18 h,强增温中心轴线方向的变化对台风移动方向的变化以及变化时间具有指示意义。尺度分析结果显示变温场的大尺度分量和风暴尺度分量量级相当,不同尺度的大值中心都位于台风路径的前侧,台风有向着大值中心移动的趋势,说明不同尺度分量对台风未来移动趋势都有指示意义[图7(b)、图7(c)、图7(e)、图7(f)]。强增温中心轴线的变化只体现在风暴尺度上,强增温的风暴尺度分量对台风转折有指示意义[图7(c)、图7(f)]。

图7

图7   2018年8月12日20:00(a、b、c)和13日08:00(d、e、f)300 hPa 24 h变温场(a、d)及其大尺度(b、e)和风暴尺度(c、f)分量(单位:K)

(红色线代表强增温中心轴线方向,红色十字代表相应时刻的台风位置)

Fig.7   The 24 h temperature variation at 300 hPa (a, d) and its large scale (b, e) and storm scale (c, f) components at 20:00 BST 12 (a, b, c) and 08:00 BST 13 (d, e, f) August 2018 (Unit: K)

(The red line denotes the axis direction of strong warming center and the red cross denotes the typhoon location at the corresponding time)


台风有向着非绝热加热大值区、对流不稳定区域移动的趋势[13-14,18],高层辐散导致地面减压和上升运动发展,有利于对流的发展,台风有向着高空辐散中心移动趋势[35]。13日08:00 200 hPa强辐散中心位于安徽北部—山东南部一带[图8(a)],13日14:00—20:00辐散中心位置不断东移(图略),台风有向着高层辐散中心移动的趋势。台风转折前,高层辐散大值区轴线向东北方向弯曲[图8(a)],与台风未来移动路径一致,对台风转折具有指示意义。尺度分析结果显示200 hPa辐散场的大尺度分量明显小于风暴尺度分量,大尺度辐散区范围较大,没有明显的大值中心[图8(b)],风暴尺度辐散区的弯曲分布对台风转折具有指示意义[图8(c)]。

图8

图8   2018年8月13日08:00 200 hPa散度场(a)及其大尺度(b)和风暴尺度(c)分量(单位:10-5 s-1

(灰色线代表散度大值区的分布趋势,红色十字代表13日08:00台风位置)

Fig.8   The divergence field at 200 hPa (a) and its large scale (b) and storm scale (c) components at 08:00 BST 13 August 2018 (Unit: 10-5 s-1

(The grey curve denotes the distribution trend of large value area of divergence, the red cross denotes the typhoon location at 08:00 BST 13)


类似的,一些物理量也对台风的未来移动趋势有指示意义,比如台风有向着500、850 hPa正涡度平流中心、500 hPa 24 h负变高中心移动的趋势(图略),这是因为正涡度平流和负变高都与地面减压和上升运动对应,有利于对流的发展,但这几个物理量对台风转折没有提前的指示意义。

以上分析结果表明,在台风转折前,整层大气高能区和200 hPa辐散大值区的分布与台风未来移动路径趋势一致,台风实际路径介于转折前路径和大值区轴线之间,他们对台风转折和转折后的路径具有指示意义。整层大气高能区和300 hPa强增温的中心轴线方向变化比台风转折时间提前约18 h,对台风转折时间具有指示意义。对于整层大气高能区、300 hPa强增温和200 hPa辐散大值区,其大尺度和风暴尺度分量都对台风未来移动趋势有指示意义,但是对台风路径转折有指示意义的主要是风暴尺度分量。

4 结论和讨论

基于ECMWF集合预报和ERA5再分析资料,分析影响“摩羯”台风路径预报的关键因子和对台风转折具有指示意义的物理量,主要结论如下:

(1)随着预报时效的临近,ECMWF集合预报的台风路径和暴雨落区向东调整,但整体仍比实况偏西,只有少数集合成员成功预报出台风路径的转折。

(2)转折前和转折后的台风路径主要受大尺度环流引导,但台风转折还受风暴尺度引导气流即台风本身结构的影响。除了台风自身结构,西太副高是影响台风路径预报的关键天气系统,ECMWF集合预报的西太副高位置整体比实况偏西,使得大多数成员预报的台风为西北行路径。2018年8月12日08:00起报的集合中,西太副高位置偏西这一特征出现的时间比实际台风转折早30 h,可以通过对西太副高位置的订正对台风路径向东订正,对业务预报订正有指导意义。

(3)整层大气能量场、300 hPa 24 h变温场和200 hPa辐散场对台风路径转折预报具有指示意义。在台风转折前,整层大气高能区和200 hPa辐散大值区的分布与台风转折趋势一致,台风实际路径介于转折前路径和大值区轴线之间。台风路径转折发生在高能区中心轴线和300 hPa强增温中心轴线方向发生变化约18 h后,这两个中心轴线方向发生变化的时间对台风转折时间的预报具有指示意义。整层大气高能区对转折后的路径和转折时间都有指示意义,是表现最好的物理量。

(4)整层大气能量场、300 hPa 24 h变温场和200 hPa辐散场的大尺度和风暴尺度分量都对台风未来移动趋势有指示意义,风暴尺度分量对台风路径转折有指示意义。

在实际工作中,当不同模式或集合预报结果存在较大差异时,上述对台风路径转折有指示意义的物理场分析可以为主观订正预报提供理论依据。上述结论是在“摩羯”个例的分析基础上得到,不同台风的结论可能会有不同,比如高能区中心轴线和强增温轴线方向变化多长时间后台风路径开始转折,需要结合更多的台风进行进一步分析研究。

参考文献

CANGIALOSI J P, FRANKLIN J L.

2010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forecast verification report

[R/OL]. (2011-05-05) [2022-12-05]. https://www.nhc.noaa.gov/verification/pdfs/Verification_2010.pdf.

URL     [本文引用: 1]

端义宏, 陈联寿, 梁建茵, .

台风登陆前后异常变化的研究

[J]. 气象学报, 2014, 72(5):969-986.

[本文引用: 1]

王茂书, 肖递祥, 袁亮, .

两种不同路径台风对四川东北部持续性暴雨影响对比分析

[J].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20, 14(6):29-38.

[本文引用: 1]

任丽, 赵玲, 韩冰, .

台风狮子山与中纬度系统相互作用所致暴雨成因分析

[J].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9, 13(1):44-51.

[本文引用: 1]

余锦华, 唐家翔, 戴雨菡, .

我国台风路径业务预报误差及成因分析

[J]. 气象, 2012, 38(6):695-700.

[本文引用: 1]

QIAN C H, ZHANG F Q, GREEN B W, et al.

Probabilistic evaluation of the dynamics and prediction of supertyphoon Megi (2010)

[J]. Weather and Forecasting, 2013, 28(6):1562-1577.

DOI      URL     [本文引用: 1]

倪钟萍, 吴立广, 张玲.

2005—2010年台风突变路径的预报误差及其环流背景

[J]. 气象, 2013, 39(6):719-727.

[本文引用: 2]

许映龙, 张玲, 高拴柱.

我国台风预报业务的现状及思考

[J]. 气象, 2010, 36(7):43-49.

[本文引用: 1]

吕心艳, 许映龙, 董林, .

2018年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特征和预报难点分析

[J]. 气象, 2021, 47(3):359-372.

[本文引用: 1]

梁军, 冯呈呈, 张胜军, .

台风“温比亚” (1818)影响辽东半岛的预报分析

[J]. 干旱气象, 2020, 38(2):280-289.

[本文引用: 1]

段晶晶, 钱燕珍, 郭建民.

“莫兰蒂”外螺旋雨带在浙江局地发展引发大暴雨成因分析

[J]. 干旱气象, 2019, 37(1):57-66.

DOI      [本文引用: 1]

利用诊断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2016年9月13—16日“莫兰蒂”台风在登陆福建南部北上后给浙江沿海地区带来的局地大暴雨天气,发现这次局地大暴雨发生在台风移动路径右侧,对流层低层强盛的东南气流促进了台风登陆减弱后其东北侧外螺旋雨带局地发展,导致这一区域对流发展旺盛,在浙江引发大暴雨天气。控制试验表明“莫兰蒂”东侧显著的东南到偏南气流导致外螺旋雨带中小尺度对流系统的发生发展,在“莫兰蒂”东北侧存在小尺度的对流耦合系统,小尺度雨带在涡度场和垂直运动场上正、负涡度中心和上升、下降运动交替分布的中小尺度波列结构明显,强降水就发生在此处。台风东侧显著的东南到偏南气流与“莫兰蒂”东南侧的“马勒卡”台风以及10~20 d的带通滤波场上台湾岛附近的气旋性涡旋密切相关。敏感性试验表明“马勒卡”台风和准双周振荡都对“莫兰蒂”路径有很重要的西北行引导作用,进而影响东南气流水汽输送和降水分布。

王文波, 王旭, 杨明, .

台风“达维”移动路径成因分析

[J]. 干旱气象, 2014, 32(1):75-80.

DOI      [本文引用: 2]

利用NCEP/NCAR 1°×1°的6 h再分析资料和常规气象观测资料,综合分析了环流背景、双台风效应”、冷空气活动和海陆下垫面对台风“达维”移动路径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台风路径在登陆时第1次发生西折的主要原因是500 hPa副高东撤并由带状调整为块状分布,台风“苏拉”对“达维”吸附作用加强,且台风避开冷SST区趋向暖SST区行进;(2)鲁中山区的地形对台风第2次转向起到重要的阻挡作用,副高588线西伸明显,而副高边缘的西南气流增加了台风的东移分量,西风环流上短波槽的发展南下使台风向西移动的分量减弱消失,双台风强度的减弱和距离的增加使台风的吸附作用迅速减弱,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台风第2次转向。

陈丽英, 赵蕾, 李春銮, .

台风“麦莎”移动路径及其内部热力结构的诊断分析

[J].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1, 32(3):8-11.

[本文引用: 2]

陈联寿, 徐祥德, 解以扬, .

台风异常运动及其外区热力不稳定非对称结构的影响效应

[J]. 大气科学, 1997, 21(1):83-90.

[本文引用: 4]

王新伟, 罗哲贤, 马革兰, .

热带气旋Meranti(2010)异常路径的成因分析

[J]. 大气科学学报, 2015, 38(1):37-45.

[本文引用: 2]

袁俊鹏, 江静.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路径及其与海温的关系

[J]. 热带气象学报, 2009, 25(增刊): 69-78.

[本文引用: 1]

WU L G, NI Z P, DUAN J J, et al.

Sudden tropical cyclone track changes over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a composite study

[J]. Monthly Weather Review, 2013, 141(8):2597-2610.

DOI      URL     [本文引用: 1]

赖巧珍, 吴立广, SHIE Chung-lin.

0908号台风“莫拉克”登陆过程中海表温度变化特点及其对“莫拉克”的影响

[J]. 热带气象学报, 2013, 29(2): 221-234.

[本文引用: 2]

郭旭, 麻素红, 吴俞, .

基于TIGGE资料的台风“鲇鱼”路径北翘成因分析

[J]. 热带气象学报, 2014, 30(1): 55-63.

[本文引用: 2]

XU X, PENG S, YANG X, et al.

Does warmer China land attract more super typhoons?

[J]. Scientific Reports, 2013,3,1522. DOI: 10.1038/srep01522.

DOI      [本文引用: 2]

YUN K S, CHAN J, HA K J.

Effects of SST magnitude and gradient on typhoon tracks around East Asia: a case study for Typhoon Maemi (2003)

[J]. Atmospheric Research, 2012, 109/110(7):36-51.

DOI      URL     [本文引用: 3]

高留喜, 杨晓霞, 刘畅, .

台风“摩羯”(1814)的路径特点与预报分析

[J]. 海洋气象学报, 2019, 39(4):108-115.

[本文引用: 1]

朱义青, 王庆华.

台风“摩羯”螺旋雨带中衍生龙卷的非超级单体特征

[J]. 干旱气象, 2020, 38(2):263-270.

[本文引用: 1]

YING M, ZHANG W, YU H, et al.

An overview of the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tropical cyclone database

[J]. Journal of the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Technology, 2014, 31(2):287-301.

DOI      URL     [本文引用: 1]

BOUGEAULT P, TOTH Z, BISHOP C, et al.

The THORPEX interactive grand global ensemble

[J].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 2010, 91:1059-1072.

DOI      URL     [本文引用: 1]

YU H Z, MENG Z Y.

Key synoptic-scale features influencing the high-impact heavy rainfall in Beijing, China, on 21 July 2012

[J]. Tellus A: Dynamic Meteorology and Oceanography, 2016, 68, 31045.DOI: 10.3402/tellusa.v68.31045.

DOI      [本文引用: 2]

FISHER R A. Statistical methods for research workers[M]. Edinburgh, UK: Oliver and Boyd, 1925: 378.

[本文引用: 1]

王斌, ELSBERRY R L, 王玉清, .

热带气旋运动的动力学研究进展

[J]. 大气科学, 1998, 22(4):535-547.

[本文引用: 1]

FANG J, ZHANG F Q.

Initial development and genesis of hurricane Dolly (2008)

[J]. Journal of the Atmospheric Sciences, 2010, 67:655-672.

DOI      URL     [本文引用: 1]

CHEN X M, WANG Y Q, ZHAO K, et al.

A numerical study on rapid intensification of Typhoon Vicente (2012) in the South China Sea. Part I: verification of simulation, storm-scale evolution, and environmental contribution

[J]. Monthly Weather Review, 2017, 145(3):877-898.

DOI      URL     [本文引用: 1]

袁梅, 平凡, 李国平.

台风“梅花”路径转折期间的结构特征分析与模拟

[J]. 大气科学, 2018, 42(5):1000-1012.

[本文引用: 1]

张行才, 王建新.

环境温度场的异常变化与台风的趋暖运动

[J]. 海洋预报, 2007, 24(4):13-19.

[本文引用: 1]

杨诚, 于文革.

一种北上台风路径预报方法

[J]. 气象, 2006, 32(8):88-91.

[本文引用: 1]

于海侠. 高层强增温与热带气旋路径及其强度变化关系[D]. 金华: 浙江师范大学, 2010.

[本文引用: 1]

朴贤雄, 杨平章.

转向台风路径的预报与分析

[J]. 气象科学, 1993, 13(2):131-136.

[本文引用: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