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薛亮, 袁淑杰, 王劲松. 我国不同区域气象干旱成因研究进展与展望[J]. 干旱气象, 2023, 41(1): 1-13. |
[2] |
李忆平, 张金玉, 岳平, 王素萍, 查鹏飞, 王丽娟, 沙莎, 张良, 曾鼎文, 任余龙, 胡蝶. 2022年夏季长江流域重大干旱特征及其成因研究[J]. 干旱气象, 2022, 40(5): 733-747. |
[3] |
刘书言, 荣艳淑, 吕星月, 殷雨婷. 2012年中美两国干旱的对比分析[J]. 干旱气象, 2021, 39(5): 717-726. |
[4] |
周斌,王春学,张顺谦. 1961—2018年四川盆地极端伏旱日数准2 a周期变化特征及其可能成因[J]. 干旱气象, 2021, 39(5): 727-733. |
[5] |
吴秀兰, 马禹, 陈睿勇. 1980—2019年北疆风灾时空变化特征及成因[J]. 干旱气象, 2021, 39(2): 262-268. |
[6] |
郑铮, 潘灵杰, 钱燕珍, 赵昶昱, 黄旋旋, 肖王星. 台风“利奇马”造成浙江沿海极端强降水的演变特征[J]. 干旱气象, 2021, 39(2): 269-278. |
[7] |
王健疆, 马浩, 余丽萍, 龚理卿, 汪晨. 2019年浙江省秋旱大气环流特征分析[J]. 干旱气象, 2021, 39(1): 1-7. |
[8] |
檀艳静, 胡程达, 史桂芬. 黄淮海区域参考作物蒸散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br#[J]. 干旱气象, 2020, 38(5): 794-803. |
[9] |
井宇, 陈闯, 王建鹏, 胡启元. 一次大暴雨过程中两个强降水时段差异对比[J]. 干旱气象, 2020, 38(1): 126-136. |
[10] |
甘璐, 邢楠, 雷蕾. 北京“8·11”崩塌地质灾害气象成因分析[J]. 干旱气象, 2020, 38(03): 433-439. |
[11] |
张健,张明,侯云鹏,王会蓉,赵福年. 干旱胁迫对甘肃中部春小麦生理性状及灌水利用效率的影响[J]. 干旱气象, 2019, 37(1): 139-145. |
[12] |
张宇,冯建英,王芝兰,王素萍. 2018年秋季全国干旱状况及其影响与成因[J]. 干旱气象, 2018, 36(6): 1052-. |
[13] |
张 宇,王芝兰,沙 莎,冯建英. 2018年夏季全国干旱状况及其成因[J]. 干旱气象, 2018, 36(5): 884-892. |
[14] |
张良,王素萍,张宇,冯建英. 2018年春季全国干旱状况及其成因分析[J]. 干旱气象, 2018, 36(3): 529-. |
[15] |
陈有利,钱燕珍, 潘灵杰,段晶晶,郑梅迪. 一次与台风相关联的浙江东北部暴雨成因及预报难点分析[J]. 干旱气象, 2018, 36(2): 272-2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