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谌芸, 吕伟绮, 于超, 等, 2018. 北方一次暖区大暴雨降水预报失败案例剖析[J]. 气象, 44(1): 15-25.
|
[2] |
方标, 2016. 2015年春末梵净山东侧特大暴雨雷达径向速度特征[J]. 干旱气象, 34(6): 1 064-1 070.
|
[3] |
傅朝, 杨晓军, 周晓军, 等, 2015. 2013年6月19—20日甘肃陇东南暖区暴雨多普勒雷达特征分析[J]. 气象, 41(9): 1 095-1 103.
|
[4] |
苟阿宁, 吴翠红, 王玉娟, 等, 2022. 基于风廓线雷达的湖北梅雨期暴雨中小尺度特征[J]. 干旱气象, 40(1): 84-94.
DOI
|
[5] |
胡振菊, 黎璐, 黄小玉, 等, 2022. 一次典型东风波极端暴雨的中尺度特征及地形影响分析[J]. 干旱气象, 40(1): 73-83.
DOI
|
[6] |
焦赟, 王得楷, 2010. 5·12地震引发陇南市武都区地质环境条件变化分析[J]. 甘肃科学学报, (1): 79-84.
|
[7] |
刘帆, 高萌, 谢逸雯, 等, 2019. 陕西关中地区一次突发性暴雨的雷达回波特征分析[J]. 沙漠与绿洲气象, 13(2): 48-54.
|
[8] |
刘红武, 胡燕, 苏涛, 等, 2021. 2019年主汛期湖南两次致灾暴雨过程对比分析[J]. 高原气象, 40(5): 1 101-1 114.
|
[9] |
刘一玮, 王颖, 2020. 天津地区一次局地大暴雨过程MCS传播发展机制[J]. 沙漠与绿洲气象, 14(5): 61-68.
|
[10] |
孙莹, 王艳兰, 唐熠, 等, 2011. 短时暴雨天气雷达回波概念模型的建立[J]. 高原气象, 30(1): 235-244.
|
[11] |
田丰, 张军, 冉有华, 等, 2017. 甘肃陇南市泥石流灾害危险性及影响因子评价[J]. 灾害学, 32(3): 197-203.
|
[12] |
王宝鉴, 孔祥伟, 傅朝, 等, 2016. 甘肃陇东南一次大暴雨的中尺度特征分析[J]. 高原气象, 35(6): 1 551-1 564.
|
[13] |
王晓娟, 邓荣耀, 陈三春, 2018. 四川盆地一次阵风锋触发的局地强对流天气雷达特征分析[J].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38(2): 62-66.
|
[14] |
吴古会, 彭芳, 齐大鹏, 等, 2023. 贵州一次辐合线锋生极端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特征分析[J]. 干旱气象, 41(5): 753-763.
DOI
|
[15] |
谢启玉, 魏国财, 张令振, 等, 2020. 西宁强降水的多普勒雷达径向速度图特征研究[J]. 气象, 46(2): 269-277.
|
[16] |
杨磊, 蒋大凯, 王瀛, 等, 2017. “8·16”辽宁特大暴雨多尺度特征分析[J]. 干旱气象, 35(2): 267-274.
DOI
|
[17] |
袁凯, 庞晶, 李武阶, 等, 2023. 深度学习模型在2021年汛期武汉市雷达回波临近预报中的应用评估[J]. 干旱气象, 41(1): 173-185.
DOI
|
[18] |
张继东, 2016. 南疆盆地温宿“6.17”大暴雨多普勒雷达特征分析[J]. 沙漠与绿洲气象, 10(5): 10-16.
|
[19] |
张家国, 王珏, 黄治勇, 等, 2011. 几类区域性暴雨雷达回波模型[J]. 气象, 37(3): 285-290.
|
[20] |
赵庆云, 宋松涛, 杨贵名, 等, 2014. 西北地区暴雨时空变化及异常年夏季环流特征[J].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0(4): 517-522.
|
[21] |
周文志, 唐熠, 王艳兰, 等, 2011. 低空急流暴雨天气概念模型及其雷达回波特征分析[J]. 灾害学, 26(4): 14-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