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于地面自动站、多波段天气雷达、实况探空及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ing,ECMWF)第 5代再分析资料 ERA5,对 2022年 7月 7日云南省一次罕见飑线天气过程的环境条件、中尺度特征及维持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飑线过程发生在大陆高压与副热带高压辐合区内,环境场具有较强对流不稳定能量、中等强度垂直风切变及明显的高层干冷空气入侵特征。C波段雷达反射率和径向速度的变化与地面大风、冰雹的发生有很好的对应关系,飑线特征明显,近地层入流急流明显,伴随速度模糊和阵风锋特征;降雹单体具有三体散射、中层辐合和风暴顶辐散特征;X波段双偏振相控阵雷达的高时空分辨率观测显示,成熟冰雹云的强反射率因子超过 55 dBZ,强上升气流附近存在明显的差分反射率(ZDR)柱,垂直伸展至高于湿球温度 0 ℃层的高度;双偏振参数还表明,冰雹降落过程中伴有降水。分析认为,地面辐合线的持续维持、风暴内
部上升气流与倾斜下沉气流共存,以及低层辐合与高层辐散配合,是此次飑线得以维持的主要机制。
杨芳园, , 杨素雨, , 甄廷忠 , 杨竹云, , 李晓鹏 , 胡勇华 , 石宝灵.
云南省一次罕见飑线过程发生机制分析
[J]. 干旱气象, 2025, 43(2): 265-276.
YANG Fangyuan, , YANG Suyu, , ZHEN Tingzhong , YANG Zhuyun, , LI Xiaopeng , HU Yonghua , SHI Baoling.
Mechanism analysis of a rare squall line process in Yunnan Province
[J]. Journal of Arid Meteorology, 2025, 43(2): 265-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