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师锐, 何光碧, 周春花. 四川一次持续性暴雨过程的水汽特征及多尺度系统影响分析[J]. 干旱气象, 2021, 39(3): 415-425. |
[2] |
杨淑华, 赵桂香, 程海霞, 周晋红, 李腊平, 李效珍, 刘洁莉. 山西两类暴雪过程的雷达产品特征比较及降雪量估测[J]. 干旱气象, 2021, 39(3): 436-447. |
[3] |
任余龙, 张铁军, 柳媛普, 吴晶. 夏季风过渡区下垫面非均匀性对一次暴雨影响的数值模拟[J]. 干旱气象, 2020, 38(5): 755-763. |
[4] |
齐亚杰, 陈敏, 仲跻芹, 范水勇, 刘瑞婷, 郭淳薇. RMAPS-ST耦合城市冠层模式后对华北地面气象要素的短期预报评估[J]. 干旱气象, 2020, 38(5): 859-868. |
[5] |
杨侃, 纪晓玲, 毛璐, 张肃诏. 贺兰山两次特大致洪暴雨的数值模拟与地形影响对比[J]. 干旱气象, 2020, 38(4): 581-590. |
[6] |
成林, 张志红, 史桂芬, 王秀萍, 彭记永. 干热风天气下麦田通量特征[J]. 干旱气象, 2020, 38(2): 205-212. |
[7] |
曾勇, 杨莲梅, 张迎新. 伊犁地区一次罕见特大暴雨中尺度系统的数值模拟[J]. 干旱气象, 2020, 38(2): 290-300. |
[8] |
唐林, 李琼, 黎祖贤, 蔡淼, 蔡荣辉, 高沁. 一次积层混合云云系微物理结构数值模拟与增雨条件分析[J]. 干旱气象, 2020, 38(1): 100-108. |
[9] |
徐娟娟, 郝丽, 刘嘉慧敏, 郭大梅, 赵强. 2018年1月陕西区域性暴雪过程诊断[J]. 干旱气象, 2020, 38(1): 117-125. |
[10] |
阎琦, 崔锦, 杨青. 2018年辽宁两次雨转暴雪过程对比分析[J]. 干旱气象, 2019, 37(6): 944-953. |
[11] |
高松, 陈贵川, 吴钲, 杜钦, 赵磊, 呼延李豆. 一次西南低涡影响下的川渝地区暴雨个例分析[J]. 干旱气象, 2019, 37(4): 597-612. |
[12] |
高松,方德贤,陈贵川,陈良吕,吴钲. 中尺度集合预报对川渝地区“8.16”暴雨过程的分析[J]. 干旱气象, 2018, 36(4): 652-666. |
[13] |
赵采玲1,2,张铁军1,王玮1,柳媛普1,曾鼎文1,李耀辉1. 不同土地利用数据对中国西北地区风速模拟的影响[J]. 干旱气象, 2018, 36(3): 397-. |
[14] |
裴尕桑1,4,靳双龙2,曾晓青3,王式功1,黄海亮1,5. 青海一次强降水过程的物理量预报应用试验[J]. 干旱气象, 2018, 36(3): 507-. |
[15] |
曾勇,杨莲梅,张迎新. 中亚低涡背景下新疆阿克苏地区一次强对流天气形成的干侵入机制[J]. 干旱气象, 2018, 36(1): 34-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