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沈永平, 王国亚. IPCC第一工作组第五次评估报告对全球气候变化认知的最新科学要点[J]. 冰川冻土, 2013, 35(5):1068-1076.
|
[2] |
翟盘茂, 王萃萃, 李威. 极端降水事件变化的观测研究[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7, 3(3):144-148.
|
[3] |
陈姣, 张耀存. 气候变化背景下陆地极端降水和温度变化区域差异[J]. 高原气象, 2016, 35(4):955-968.
|
[4] |
GORMAN P A. Contrasting responses of mean and extreme snowfall to climate change[J]. Nature, 2014, 512(7515):416-418.
DOI
URL
|
[5] |
DONAT M G, LOWRY A L, ALEXANDER L V, et al. More extreme precipitation in the world’s dry and wet regions[J]. Nature Climate Change, 2016(6):508-513.
|
[6] |
张淑萍, 祝从文. 2009 年冬季新疆北部持续性暴雪的环流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 大气科学, 2011, 35(5):833-846.
|
[7] |
万瑜, 曹兴, 窦新英, 等. 中天山北坡春季寒潮型暴雪致灾成因分析[J]. 干旱区地理, 2015, 38(3):478-486.
|
[8] |
刘畅, 杨成芳. 山东省极端降雪天气事件特征分析[J]. 干旱气象, 2017, 35(6):957-967.
|
[9] |
杜佳, 杨成芳, 戴翼, 等. 北京地区4月一次罕见暴雪的形成机制分析[J]. 气象, 2019, 45(10):1363-1374.
|
[10] |
胡玲, 刘锦, 东高红, 等. 天津城区暴雪的环流形势与雷达特征分析[J].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20, 43(1):34-42.
|
[11] |
徐娟娟, 郝丽, 刘嘉慧敏, 等. 2018年1月陕西区域性暴雪过程诊断[J]. 干旱气象, 2020, 38(1):117-125.
|
[12] |
张芹, 丁治英, 杨成芳, 等. 山东一次历史极端降雪过程的诊断分析[J]. 高原气象, 2015, 34(4):1131-1138.
|
[13] |
张彩英. 基于风廓线雷达资料的暴雪天气过程分析[J].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6, 39(4):80-85.
|
[14] |
阎访, 王丽荣, 李宝莉, 等. 石家庄一次秋季罕见暴雪天气过程物理诊断[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0, 26(5):17-24.
|
[15] |
庄晓翠, 覃家秀, 李博渊. 2014年新疆西部一次暴雪天气的中尺度特征[J]. 干旱气象, 2016, 34(2):326-334.
|
[16] |
李新, 顾佳佳, 李戈, 等. 一次暴雪天气中的风廓线雷达资料分析[J].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20, 43(2):93-99.
|
[17] |
裴宇杰, 王福侠, 张迎新, 等. 2009年晚秋河北特大暴雪多普勒雷达特征分析[J]. 高原气象, 2012, 31(4):1110-1118.
|
[18] |
周之栩. 风廓线雷达资料在暴雪天气过程中的应用[J].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2, 35(4):69-72.
|
[19] |
王慧清, 付亚男, 孟雪峰. 内蒙古东北部地区一次极端降雪过程的水汽输送特征[J]. 干旱气象, 2019, 37(2):277-287.
|
[20] |
范俊红, 易笑园. 大范围持续暴雪过程中多种影响系统的对比分析[J]. 气象学报, 2019, 77(6):965-979.
|
[21] |
马振升. 河南省区域暴雪的天气学分型及应用[J].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3, 36(1):54-60.
|
[22] |
李丽, 徐勋建, 冯涛, 等. 湖南地区雨雪冰冻过程中的高空急流演变特征[J].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17, 40(2):132-140.
|
[23] |
赵求东, 赵传成, 秦艳, 等. 中国西北干旱区降雪和极端降雪变化特征及未来趋势[J]. 冰川冻土, 2020, 42(1):81-90.
|
[24] |
王冀, 蒋大凯, 张英娟. 华北地区极端气候事件的时空变化规律分析[J]. 中国农业气象, 2012, 33(2):166-173.
|
[25] |
周晓宇, 赵春雨, 崔妍, 等. 辽宁省不同等级降雪变化特征[J]. 冰川冻土, 2017, 39(4):720-732.
|
[26] |
杨霏云, 郑秋红, 罗蒋梅, 等. 实用农业气象指标[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2015.
|
[27] |
阎访, 周顺武, 王传辉, 等. 石家庄暴雪的天气学分型[J]. 中国科技论文, 2015, 10(21):2555-2562.
|
[28] |
杨晓亮, 王咏青, 杨敏, 等. 一次暴雨与特大暴雪并存的华北强降水过程分析[J]. 气象, 2014, 40(12):1446-1454.
|
[29] |
段宇辉, 王文, 田志广, 等. 华北北部相似形势下的两场雨转暴雪过程对比[J]. 干旱气象, 2013, 31(4):784-789.
|
[30] |
王丽荣, 刘黎平, 王立荣, 等. “09.11.10”石家庄特大暴雪中尺度风场分析[J]. 气象, 2013, 39(8):1023-1030.
|
[31] |
阎访, 孙婧怡. 石家庄暴雪天气过程中相态转变的温度指标分析[J].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20, 43(2):106-116.
|
[32] |
中国气象局.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2003.
|
[33] |
《河北省天气预报手册》编写组. 河北省天气预报手册[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2017.
|
[34] |
陈静, 栗秀芬, 阎访, 等. 石家庄气候与物候[M].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13.
|
[35] |
魏凤英. 现代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技术[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