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蔡新玲, 叶殿秀, 孙娴, 等, 2014. 1961—2011年陕西省汛期短时强降水变化特征[J]. 高原气象, 33(6): 1 618-1 626.
|
[2] |
陈栋, 陈际龙, 黄荣辉, 等, 2016. 中国东部夏季暴雨的年代际跃变及其大尺度环流背景[J]. 大气科学, 40(3): 581-590.
|
[3] |
陈发虎, 陈婕, 黄伟, 2021. 东亚夏季风减弱诱发我国西北干旱区降水增加[J].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51(5): 824-826.
|
[4] |
陈丽娟, 王壬, 陈友飞, 2016. 1960—2014年福建省极端气候事件时空特征及变化趋势[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14(6): 107-113.
|
[5] |
符娇兰, 权婉晴, 麦子, 等, 2023. “23·7”华北特大暴雨过程雨强精细化特征及动力和热力条件初探[J]. 气象, 49(12): 1 435-1 450.
|
[6] |
郭敬环, 刁一娜, 邵建红, 等, 2024. 1961—2020年华北地区7—8月份极端降水频次趋势转折及可能原因分析[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54(1): 12-25.
|
[7] |
郭凌曜, 章新平, 廖玉芳, 等, 2013. 湖南短时强降水事件气候特征[J]. 灾害学, 28(2): 76-80.
|
[8] |
郝莹, 鲁俊, 温华洋, 等, 2012. 安徽省近49年短历时强降水事件趋势变化特征[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1(9): 1 143-1 147.
|
[9] |
侯鹏敏, 朱业玉, 左璇, 等, 2022. 2021年郑州市“7·20”特大暴雨降水极端特征分析[J]. 气象与环境科学, 45(6): 25-33.
|
[10] |
江洁, 周天军, 张文霞, 2022. 近60年来中国主要流域极端降水演变特征[J]. 大气科学, 46(3): 707-724.
|
[11] |
李燕, 赛瀚, 刘静, 等, 2017. 辽宁省短时强降水气候特征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33(4): 56-63.
|
[12] |
刘晶, 周雅蔓, 杨莲梅, 等, 2019. 2016年伊犁河谷大气可降水量变化特征及其与降水的关系[J]. 干旱气象, 37(4): 565-576.
|
[13] |
刘园园, 周顺武, 吴裴裴, 等, 2013. 近45 a郑州夏季大气可降水量及其降水转化率分析[J]. 干旱气象, 31(3): 486-490.
DOI
|
[14] |
刘远, 李莹, 郭增元, 等, 2023. 2022年全球重大天气气候事件[J]. 气象, 49(9): 1 142-1 148.
|
[15] |
陆晓娟, 王芝兰, 张金玉, 等, 2024. 海温和MJO对2023年西南春旱的协同影响[J]. 干旱气象, 42(2): 166-179.
DOI
|
[16] |
骆敬新, 王慧, 王爱梅, 等, 2023. 气候变暖背景下中国沿海降水变化特征[J]. 海洋通报, 42(2): 151-158.
|
[17] |
马章怀, 王一博, 高泽永, 2024. 基于EOF的1951—2020年东亚季风区降水特征及其对夏季风不同配置的响应研究[J]. 高原气象, 43(4): 855-867.
DOI
|
[18] |
毛冬艳, 曹艳察, 朱文剑, 等, 2018. 西南地区短时强降水的气候特征分析[J]. 气象, 44(8): 1 042-1 050.
|
[19] |
孟丽霞, 许东蓓, 狄潇泓, 等, 2017. 甘肃省短时强降水的时空特征[J]. 沙漠与绿洲气象, 11(6): 34-39.
|
[20] |
冉津江, 齐玉磊, 龙治平, 等, 2023. 基于高密度站点的四川盆地短时强降水特征分析[J]. 高原气象, 42(4): 949-961.
DOI
|
[21] |
沈伟, 袁慧玲, 陈曦, 等, 2017. 江苏暖季短时强降水的时空不均匀特征分析[J]. 大气科学学报, 40(4): 453-462.
|
[22] |
肖安, 尹小飞, 刘献耀, 2022. 江西省降水日变化时空分布特征[J]. 干旱气象, 40(5): 840-848.
DOI
|
[23] |
俞小鼎, 2013. 短时强降水临近预报的思路与方法[J]. 暴雨灾害, 32(3): 202-209.
|
[24] |
张娟娟, 刘波, 曾杨, 等, 2023. 江西省极端降水分类及特征分析[J]. 气象与减灾研究, 46(4): 243-251.
|
[25] |
章毅之, 吴琼, 胡菊芳, 等, 2018. 江西省小时降水特征分析[J]. 暴雨灾害, 37(3): 274-280.
|
[26] |
郑丽君, 肖安, 李浙华, 2024. 江西大气整层可降水量特征及其与暴雨的关系[J]. 干旱气象, 42(5): 755-766.
DOI
|
[27] |
钟敏, 肖安, 许冠宇, 2022. 基于CMA-MESO的分级短时强降水概率预报方法研究[J]. 干旱气象, 40(4): 700-709.
DOI
|
[28] |
周学鸣, 何金海, 叶榕生, 1995. 乌拉尔阻塞高压影响亚洲夏季风环流和我国东部旱涝的数值试验[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18(1): 25-32.
|
[29] |
JIANG R Y, CUI X P, LIN J, et al, 2023. 40-year statistics of warm-season extreme hourly precipitation over southwest China[J]. Journal of Applied Meteorology and Climatology, 62(12): 1 891-1 908.
|
[30] |
KAHRAMAN A, KENDON E J, CHAN S C, et al, 2021. Quasi-stationary intense rainstorms spread across Europe under climate change[J].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48(13): e2020GL092361. DOI:10.1029/2020GL092361.
|
[31] |
ZHANG W X, ZHOU T J, ZOU L W, et al, 2018. Reduced exposure to extreme precipitation from 0.5 ℃ less warming in global land monsoon regions[J]. Nature Communications, 9: 3153. DOI:10.1038/s41467-018-0563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