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IPCC, 2021. 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发布[N]. 中国气象报, 8- 10(1). | 
																													
																						| [2] | 艾力亚尔·艾海提, 2021. 中国区域极端气候事件未来风险变化影响分析[D]. 南京: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 [3] | 曹萌, 刘精, 陈颖, 2024. 2023年夏季新疆高温的阶段性特征及环流演变[J]. 沙漠与绿洲气象, 18(5): 113-119. | 
																													
																						| [4] | 方欣, 刘小槺, 岳大鹏, 2022. 毛乌素沙地1960—2018年气候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J]. 水土保持研究, 29(2):163-169. | 
																													
																						| [5] | 高婧, 李胜楠, 井立红, 等, 2021. 新疆塔城地区极端气温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J]. 干旱区地理, 44(2): 346-359. DOI
 | 
																													
																						| [6] | 蒋帅, 张黎, 景元书, 等, 2023. 1981—2015年中国区域极端气候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J]. 水土保持研究, 30(6): 295-306. | 
																													
																						| [7] | 李俊晓, 李朝奎, 殷智慧, 2013. 基于ArcGIS的克里金插值方法及其应用[J]. 测绘通报(9):87-90. | 
																													
																						| [8] | 刘心洁, 聂道洋, 2024. 1956—2005年中国极端温度空间型变化年代际特征[J].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41(1): 79-83. | 
																													
																						| [9] | 卢珊, 胡泽勇, 沈姣姣, 等, 2025. 近62年我国极端高温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J]. 高原气象, 44(1):201-213. DOI
 | 
																													
																						| [10] | 马章怀, 王一博, 高泽永, 2024. 基于EOF的1951—2020年东亚季风区降水特征及其对夏季风不同配置的响应研究[J]. 高原气象, 43(4): 855-867. DOI
 | 
																													
																						| [11] | 潘银妹, 戴雪荣, 毛东雷, 2022. 新疆开都河-孔雀河流域近59年极端气候事件时空变化特征[J]. 湖北农业科学, 61(15): 42-49. | 
																													
																						| [12] | 齐月, 陈海燕, 房世波, 等, 2015. 1961—2010年西北地区极端气候事件变化特征[J]. 干旱气象, 33(6): 963-969. DOI
 | 
																													
																						| [13] | 曲姝霖, 仝纪龙, 唐睿, 等, 2017. 西北地区极端高温变化及其对气候变暖停滞的响应[J]. 气象与环境学报, 33(4): 78-85. | 
																													
																						| [14] | 肉孜买买提·阿不来提, 2020. 新疆伊宁市1952—2015年气温及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J]. 陕西水利(12): 20-22. | 
																													
																						| [15] | 肉孜买买提·阿不来提, 穆振侠,  2018. 新疆伊犁地区巩乃斯河流域1972—2015年气温及降水时间序列的变化特征及趋势分析[J]. 地下水, 40(6): 162-165. | 
																													
																						| [16] | 沈永平, 王国亚, 2013. IPCC第一工作组第五次评估报告对全球气候变化认知的最新科学要点[J]. 冰川冻土, 35(5): 1 068-1 076. | 
																													
																						| [17] | 宋玉鑫, 2021. 新疆极端气候及干湿变化特征研究[D]. 郑州: 郑州大学. | 
																													
																						| [18] | 孙颖, 王长科, 许红梅, 等, 2007. 直面气候挑战: 解读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J]. 中国减灾(7): 8-9. | 
																													
																						| [19] | 唐懿, 蔡雯悦, 翟建青, 等, 2022. 2021年夏季中国气候异常特征及主要气象灾害[J]. 干旱气象, 40(2): 179-186. DOI
 | 
																													
																						| [20] | 魏建宁, 姜琳琳, 郭晓雷, 等, 2025. 基于PRISM的贺兰山东麓银川段晚霜冻期间日最低气温空间插值研究[J]. 干旱气象, 43(2): 321-328. DOI
 | 
																													
																						| [21] | 邬晓丹, 罗敏, 孟凡浩, 等, 2022. 气候暖湿化背景下新疆极端气候事件时空演变特征分析[J]. 干旱区研究, 39(6): 1 695-1 705. | 
																													
																						| [22] | 吴丽萍, 2022. 伊犁喀什河流域近120年气候变化过程研究[D]. 乌鲁木齐: 新疆师范大学. | 
																													
																						| [23] | 谢文豪, 易善桢, 冷创, 2024. 结合偏差校正和动态约束线性回归模型的两阶段多源降水数据融合方法[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6(11): 2 506-2 528. | 
																													
																						| [24] | 徐娇媚, 2013. 伊犁河谷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影响初探[D]. 乌鲁木齐: 新疆农业大学. | 
																													
																						| [25] | 许婷婷, 杨霞, 周鸿奎, 2022. 1981—2019年新疆区域性高温天气过程时空特征及其环流分型[J]. 干旱气象, 40(2): 212-221. DOI
 | 
																													
																						| [26] | 闫俊杰, 闫敏, 崔东, 等, 2017. 近55年新疆伊犁河谷气温和降水变化趋势分析[J]. 水电能源科学, 35(10): 13-16. | 
																													
																						| [27] | 杨扬, 常伟, 张兴东, 2024. 新疆极端气候时空变化及其与棉花生产关联研究[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45(12): 60-74. | 
																													
																						| [28] | 尹德震, 李芳, 林中达, 2022. 中国生态脆弱区高温热浪和干旱历史变化特征分析[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7(5): 604-618. | 
																													
																						| [29] | 袁开升, 何太蓉, 王丽萍, 等, 2021. 1971—2016年新疆极端温度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 新疆环境保护, 43(1): 37-45. | 
																													
																						| [30] | 张存杰, 张思齐, 宁惠芳, 2024. 近60 a中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变化趋势及2023年特征分析[J]. 干旱气象, 42(4):536-552. DOI
 | 
																													
																						| [31] | 张建云, 王国庆, 李岩, 等, 2008. 全球变暖及我国气候变化的事实[J]. 中国水利(2): 28-30. | 
																													
																						| [32] | 张强, 杨金虎, 马鹏里, 等, 2023. 西北地区气候暖湿化增强东扩特征及其形成机制与重要环境影响[J]. 干旱气象, 41(3):351-358. DOI
 | 
																													
																						| [33] | 赵嘉阳, 王文辉, 靳全锋, 等, 2017. 基于EOF的福建省降水量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31(2):73-79. | 
																													
																						| [34] | 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中心, 2024. 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4)[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 
																													
																						| [35] | 邹晓蕾, 2012. 气候变化趋势计算及其对观测精度的敏感性[J]. 气象科技进展, 2(1): 41-43. | 
																													
																						| [36] | BENISTON M, STEPHENSON D B, CHRISTENSEN O B, et al, 2007. Future extreme events in European climate: An exploration of regional climate model projections[J]. Climatic Change, 81(1): 71-95. | 
																													
																						| [37] | DENG H J, CHEN Y N, SHI X, et al, 2014. Dynamics of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extremes and their spatial variation in the arid region of northwest China[J]. Atmospheric Research, 138: 346-355. | 
																													
																						| [38] | HAMED K H, RAMACHANDRA RAO A, 1998. A modified Mann-Kendall trend test for autocorrelated data[J]. Journal of Hydrology, 204(1/2/3/4): 182-196. | 
																													
																						| [39] | LIVINGSTON J E, LÖVBRAND E, ALKAN OLSSON J, 2018. From climates multiple to climate singular: Maintaining policy-relevance in the IPCC synthesis report[J]. Environmental Science & Policy, 90: 83-90. | 
																													
																						| [40] | ZHAI X B, LI Y P, WANG H, et al, 2023. Assessment of the potential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s on Syr Darya watershed: A hybrid ensemble analysis method[J]. Journal of Hydrology: Regional Studies, 47: 101415. DOI:10.1016/j.ejrh.2023.101415. | 
																													
																						| [41] | ZHANG X B, HOGG W D, MEKIS É, 2001.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heavy precipitation events over Canada[J]. Journal of Climate, 14(9): 1 923-1 936. | 
																													
																						| [42] | ZUO Q T, SONG Y X, WANG H J, et al, 2021. Spatial variations of extreme precipitation events and attribution analysis in the main water resource area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J].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Climatology, 144(1): 535-5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