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邓斌, 肖长春, 姚魏, 等, 2019. 合肥市高温热浪对市民死亡及中暑的影响分析[J]. 沙漠与绿洲气象, 13(4):124-127.
|
[2] |
段修荣, 罗伟, 王玲玲, 等, 2024. 2022年盛夏自贡市极端高温特征及气象服务技术总结[J].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44(增刊1):104-113.
|
[3] |
范进进, 秦鹏程, 史瑞琴, 等, 2022. 气候变化背景下湖北省高温干旱复合灾害变化特征[J]. 干旱气象, 40(5):780-790.
DOI
|
[4] |
郝立生, 马宁, 何丽烨, 2022. 2022年长江中下游夏季异常干旱高温事件之环流异常特征[J]. 干旱气象, 40(5):721-732.
DOI
|
[5] |
胡颖, 殷娴, 陈剑桥, 等, 2022. 基于GIS的云南省1 km精细化暴雨灾害风险评估[J]. 气象科技, 50(5):742-750.
|
[6] |
焦敏, 李辑, 陈鹏狮, 等, 2019. 2018年夏季辽宁异常高温干旱的环流特征及成因[J]. 大气科学学报, 42(4):571-580.
|
[7] |
李庆祥, 黄嘉佑, 2011. 对我国极端高温事件阈值的探讨[J]. 应用气象学报, 22(2):138-144.
|
[8] |
李忆平, 张金玉, 岳平, 等, 2022. 2022年夏季长江流域重大干旱特征及其成因研究[J]. 干旱气象, 40(5):733-747.
DOI
|
[9] |
林爱兰, 谷德军, 彭冬冬, 等, 2021. 近60年我国东部区域性持续高温过程变化特征[J]. 应用气象学报, 32(3):302-314.
|
[10] |
林纾, 李红英, 黄鹏程, 等, 2022. 2022年夏季我国高温干旱特征及其环流形势分析[J]. 干旱气象, 40(5):748-763.
DOI
|
[11] |
毛炜峄, 陈鹏翔, 沈永平, 2016. 气候变暖背景下2015年夏季新疆极端高温过程及其影响[J]. 冰川冻土, 38(2):291-304.
DOI
|
[12] |
彭莉莉, 戴泽军, 罗伯良, 等, 2015. 2013年夏季西太平洋副高异常特征及其对湖南高温干旱的影响[J]. 干旱气象, 33(2):195-201.
DOI
|
[13] |
孙欣, 陈力强, 2016. 辽宁省高影响天气预报技术[M]. 沈阳: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14-116.
|
[14] |
孙昭萱, 张强, 孙蕊, 等, 2022. 2022年西南地区极端高温干旱特征及其主要影响[J]. 干旱气象, 40(5):764-770.
DOI
|
[15] |
唐恬, 金荣花, 彭相瑜, 等, 2014. 2013年夏季我国南方区域性高温天气的极端性分析[J]. 气象, 40(10):1207-1 215.
|
[16] |
王国复, 叶殿秀, 张颖娴, 等, 2018. 2017年我国区域性高温过程特征及异常大气环流成因分析[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14(4):341-349.
|
[17] |
王荣, 王遵娅, 高荣, 等, 2023. 1961—2020年中国区域性高温过程的气候特征及变化趋势[J]. 地球物理学报, 66(2):494-504.
|
[18] |
王胜, 田红, 吴蓉, 等, 2022. 2022年安徽省区域性高温和干旱过程综合评估[J]. 干旱气象, 40(5):771-779.
DOI
|
[19] |
王文, 许金萍, 蔡晓军, 等, 2017. 2013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高温干旱的大气环流特征及成因分析[J]. 高原气象, 36(6):1595-1 607.
|
[20] |
王艳姣, 任福民, 闫峰, 2013. 中国区域持续性高温事件时空变化特征研究[J]. 地理科学, 33(3):314-321.
DOI
|
[21] |
肖风劲, 赵东, 尹红, 等, 2009. 东北干旱严重南方高温持续(2009年8月)[J]. 气象, 35(11):156-157.
|
[22] |
邢佩, 杨若子, 杜吴鹏, 等, 2020. 1961—2017年华北地区高温日数及高温热浪时空变化特征[J]. 地理科学, 40(8):1365-1 376.
|
[23] |
熊亚军, 于平, 扈海波, 2013. 国内高温气候变化事实及其灾害特征研究进展[J]. 干旱气象, 31(1):194-198.
DOI
|
[24] |
徐志强, 2009. 辽宁干旱严重部分地区农作物绝收[N/OL]. 国际在线,(2009-08-14)[2025-01-14]. https://news.sina.cn/sa/2009-08-14/detail-ikknscsk5082990.d.html.
|
[25] |
许婷婷, 杨霞, 周鸿奎, 2022. 1981—2019年新疆区域性高温天气过程时空特征及其环流分型[J]. 干旱气象, 40(2):212-221.
DOI
|
[26] |
杨萍, 封国林, 刘伟东, 等, 2010. 空间点过程理论在极端气候事件中的应用研究[J]. 应用气象学报, 21(3):352-359.
|
[27] |
杨毅, 2018. 持续高温致大连海参大面积死亡养殖户损失惨重[N/OL]. 中国新闻网,(2018-08-06)[2025-01-14]. https://www.chinanews.com.cn/sh/2018/08-06/8591201.shtml.
|
[28] |
叶殿秀, 尹继福, 陈正洪, 等, 2013. 1961—2010年我国夏季高温热浪的时空变化特征[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9(1):15-20.
|
[29] |
叶培龙, 刘新伟, 赵文婧, 等, 2019. 2016年8月甘肃省持续性高温过程及其异常大气环流特征[J]. 高原气象, 38(6):1283-1 292.
|
[30] |
张君枝, 梁雅楠, 王冀, 等, 2023. 气候变化背景下京津冀极端高温事件变化特征研究[J]. 灾害学, 38(4):80-88.
|
[31] |
张夕迪, 孙军, 2018. 2018年7月大气环流和天气分析[J]. 气象, 44(10):1370-1 376.
|
[32] |
张迎新, 张守保, 2010. 2009年华北平原大范围持续性高温过程的成因分析[J]. 气象, 36(10):8-13.
|
[33] |
赵梓淇, 李丽光, 王宏博, 等, 2014. 1961—2010年辽宁高温日数和热浪特征[J]. 气象与环境学报, 30(5):57-61.
|
[34] |
POUMADÈRE M, MAYS C, LE MER S, et al, 2005. The 2003 heat wave in France: Dangerous climate change here and now[J]. Risk Analysis, 25(6): 1 483-1 494.
|
[35] |
TOBÍAS A, DE OLALLA P G, LINARES C, et al, 2010. Short-term effects of extreme hot summer temperatures on total daily mortality in Barcelona, Spai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meteorology, 54(2): 115-117.
DOI
PMID
|
[36] |
WANG Y J, REN F M, ZHANG X B, 2014.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of regional high temperature events in Chin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matology, 34(10): 3 054-3 0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