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复杂地形飑线发生、发展机理及其灾害性天气预警指标一直是山西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报关注的重点。2022年7月25日,山西南部发生一次罕见的最大瞬时风力达12级的飑线过程,本文基于多源观测及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其触发、演变、组织化过程。结果表明:(1)飑线生命史分为上游离散对流单体东移发展形成线状对流系统、山区新生雷暴发展形成多单体风暴、线状对流并入多单体风暴
后组织成飑线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垂直风切变较弱,但高能高湿、层结不稳定等有利环境使得对流以组织化程度较低的多单体风暴为主;第三阶段,前倾结构更加明显,层结不稳定显著增大,临近低空扰动使得局地垂直风切变明显改善,对流迅速组织为强飑线。(2)地面中尺度辐合线、露点锋以及中尺度涡旋的发展维持是主要的组织触发机制;垂直方向上前侧入流与后侧出流共存、低层辐合与高层辐散共存,水平方向上环境入流与系统出流共存的自组织结构,使得飑线得以维持发展。(3)从热力结构看,第三阶段地面冷池合并加强形成强冷池,其造成的冷池密度流是极端雷暴大风产生的关键原因。(4)地面辐合线和中尺度涡旋较对流组织加强提前20 min以上,雷达图像上低层径向速度大值区、中层径向辐合等特征比地面大风出现提前10~25 min,对监测预警有一定指示意义。
胡嘉缨 , 赵桂香 , 闫 慧 , 徐逸雯 , 操俊伟.
复杂地形下一次飑线的组织化过程及成因分析
[J]. 干旱气象, 2025, 43(2): 289-299.
HU Jiaying , ZHAO Guixiang , YAN Hui , XU Yiwen , CAO Junwei.
Organization and causation of a squall line under the complex terrain
[J]. Journal of Arid Meteorology, 2025, 43(2): 289-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