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程德瑜, 1994. 农业气候学[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 
																													
																						| [2] | 杜军, 胡军, 索朗欧珠, 2005. 西藏高原农业界限温度的变化特征[J]. 地理学报, 60(2): 115-124. | 
																													
																						| [3] | 杜军, 胡军, 尼玛吉,  等, 2019. 1981—2017年西藏“一江两河”流域5cm地温及其界限温度时空变化特征[J]. 地理学报, 74(9): 1 821-1 834. | 
																													
																						| [4] | 符淙斌, 王强, 1992. 气候突变的定义和检测方法[J]. 大气科学, 16(4): 482-493. | 
																													
																						| [5] | 韩耀杰, 彭记永, 张溪荷,  等, 2023. 气候变化背景下河北夏玉米生长季热量资源利用率时空变化[J]. 干旱气象, 41(4): 639-647. DOI
 | 
																													
																						| [6] | 和骅芸, 胡琦, 唐书玥,  等, 2023. 基于站点数据分析中国大陆区域喜凉/温作物界限温度的时空演变[J]. 中国农业气象, 44(2): 85-95. | 
																													
																						| [7] | 胡琦, 潘学标, 邵长秀,  等, 2014. 1961—2010年中国农业热量资源分布和变化特征[J]. 中国农业气象, 35(2): 119-127. | 
																													
																						| [8] | 李艳春, 杨建玲, 苏占胜,  等, 2013. 近50a河套地区东部≥10℃积温的演变特征及成因分析[J]. 干旱气象, 31(3): 511-516. DOI
 | 
																													
																						| [9] | 李明森, 1997. 西藏“一江两河”地区土地资源合理开发[J]. 自然资源学报, 12(2): 24-30. | 
																													
																						| [10] | 刘慧媛, 邹磊, 邢万里, 2021. 1961—2018年海河流域极端降水时空演变特征[J]. 水电能源科学, 39(12): 1-6. | 
																													
																						| [11] | 陶和平, 高攀, 钟祥浩, 2006. 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以西藏“一江两河”地区为例[J]. 山地学报, 24(6): 761-768. | 
																													
																						| [12] | 唐宝琪, 延军平, 李英杰, 2015. 华东地区≥10 ℃积温的时空演变特征[J]. 中国农业气象, 36(6): 674-682. | 
																													
																						| [13] | 魏凤英, 2007. 现代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技术[M]. 2版. 北京: 气象出版社. | 
																													
																						| [14] | 徐华军, 杨晓光, 王文峰,  等, 2011.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农业气候资源变化Ⅶ. 青藏高原干旱半干旱区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J]. 应用生态学报, 22(7): 1 817-1 824. | 
																													
																						| [15] | 徐建华, 2002. 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M]. 2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 
																													
																						| [16] | 杨绣娟, 孙继颖, 高聚林,  等, 2022. 1959—2018年内蒙古地区热量资源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38(5): 106-116. DOI
 | 
																													
																						| [17] | 张戈丽, 欧阳华, 周才平,  等, 2010. 近50年来气候变化对西藏“一江两河”地区农业气候热量资源的影响[J]. 资源科学, 32(10): 1 943-1 954. | 
																													
																						| [18] | 张立波, 景元书, 陈传雷, 2014. 1960—2010年中国华北东北地区热量资源时空变化[J]. 气象与环境学报, 30(1): 80-87. | 
																													
																						| [19] | 张煦庭, 潘学标, 徐琳,  等, 2017. 中国温带地区不同界限温度下农业热量资源的时空演变[J]. 资源科学, 39(11): 2 104-2 115. | 
																													
																						| [20] | 赵金鹏, 胡婧媛, 郭翔,  等, 2022. 近50年青藏高原地区热量资源时空变化特征[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8(4): 822-828. | 
																													
																						| [21] | 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中心, 2023. 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 2023[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 
																													
																						| [22] | ZHAO J F, GUO J P, XU Y H,  et al, 2015.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cultivation patterns of spring maize and its climatic suitability in Northeast China[J]. Agriculture, Ecosystems & Environment, 202: 178-187. | 
																													
																						| [23] | TANG Q Y, ZHANG C X, 2013. Data Processing System (DPS) software with experimental design,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data mining developed for use in entomological research[J]. Insect Science, 20(2): 254-260. | 
																													
																						| [24] | YAN M H, LIU X T, ZHANG W, et al., 2011. Spatio-temporal changes of ≥10 ℃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in northeastern China since 1961[J].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1(1): 17-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