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鲍媛媛, 康志明, 金荣花, 等, 2007. 川渝地区夏季旱涝与海温异常浅析[J]. 气象, 33(5): 89-93. | 
																													
																						| [2] | 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17. 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判别方法GB/T 33666—2017[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 
																													
																						| [3] | 国家气候中心,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国家气象中心, 等, 2006. 气象干旱等级GB/T 20481—2006[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 
																													
																						| [4] | 国家气候中心, 中国气象局预报与网络司,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2017. 气象干旱等级GB/T 20481—2017[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 
																													
																						| [5] | 胡豪然, 毛晓亮, 梁玲, 2008. 近50年川渝地区夏季极端高温事件的时空演变特征[J].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8(3): 15-20. | 
																													
																						| [6] | 贾子康, 郑志海, 封国林, 2020. 中国南方地区盛夏高温类型及其对应的大尺度环流和海温异常[J]. 气象学报, 78(6): 928-944. | 
																													
																						| [7] | 李忆平, 李耀辉, 2017. 气象干旱指数在中国的适应性研究进展[J]. 干旱气象, 35(5): 709-723. DOI
 | 
																													
																						| [8] | 李永华, 卢楚翰, 徐海明, 等, 2012. 热带太平洋-印度洋海表温度变化及其对西南地区东部夏季旱涝的影响[J]. 热带气象学报, 28(2): 145-156. | 
																													
																						| [9] | 李永华, 徐海明, 刘德, 2009. 2006年夏季西南地区东部特大干旱及其大气环流异常[J]. 气象学报, 67(1): 122-132. | 
																													
																						| [10] | 林纾, 李红英, 黄鹏程, 等, 2022. 2022年夏季我国高温干旱特征及其环流形势分析[J]. 干旱气象, 40(5): 748-763. DOI
 | 
																													
																						| [11] | 刘晓冉, 程炳岩, 杨茜, 等, 2009. 川渝地区夏季高温干旱变化特征及其异常年环流形势分析[J]. 高原气象, 28(2): 306-313. | 
																													
																						| [12] | 庞轶舒, 秦宁生, 王春学, 等, 2020. ENSO事件的季节演变对西南夏季降水异常的影响分析[J]. 高原气象, 39(3): 581-593. DOI
 | 
																													
																						| [13] | 彭京备, 刘舸, 孙淑清, 2016. 2013年我国南方持续性高温天气及副热带高压异常维持的成因分析[J]. 大气科学, 40(5): 897-906. | 
																													
																						| [14] | 彭京备, 张庆云, 布和朝鲁, 2007. 2006年川渝地区高温干旱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 气候与环境研究, 12(3): 464-474. | 
																													
																						| [15] | 陶诗言, 卫捷, 2006. 再论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西伸北跳[J]. 应用气象学报, 17(5): 513-525. | 
																													
																						| [16] | 陶诗言, 朱福康, 1964. 夏季亚洲南部100毫巴流型的变化及其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进退的关系[J]. 气象学报, 22(4): 385-396. | 
																													
																						| [17] | 王国复, 叶殿秀, 张颖娴, 等, 2018. 2017年我国区域性高温过程特征及异常大气环流成因分析[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14(4): 341-349. | 
																													
																						| [18] | 王劲松, 姚玉璧, 王莺, 等, 2022. 青藏高原地区气象干旱研究进展与展望[J]. 地球科学进展, 37(5): 441-461. DOI
 | 
																													
																						| [19] | 王素艳, 游超, 何潇, 2008. 2006年四川盆地旱情及其对农业的影响评估[J]. 中国农业气象, 29(1): 115-118. | 
																													
																						| [20] | 王喜元, 闫业超, 岳书平, 等, 2016. 1961—2010年长江流域高温热浪时空变化特征[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8(4): 602-609. | 
																													
																						| [21] | 吴锦成, 朱烨, 刘懿, 等, 2022. 中国热浪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 水文, 42(3): 72-77. | 
																													
																						| [22] | 吴遥, 唐红玉, 蒋兴文, 等, 2019. 重庆市一次特强区域性高温天气过程诊断[J]. 干旱气象, 37(5): 817-826. | 
																													
																						| [23] | 薛亮, 袁淑杰, 王劲松, 2023. 我国不同区域气象干旱成因研究进展与展望[J]. 干旱气象, 41(1): 1-13. DOI
 | 
																													
																						| [24] | 袁媛, 杨辉, 李崇银, 2012. 不同分布型厄尔尼诺事件及对中国次年夏季降水的可能影响[J]. 气象学报, 70(3): 467-478. | 
																													
																						| [25] | 张强, 谢五三, 陈鲜艳, 等, 2021. 1961—2019年长江中下游区域性干旱过程及其变化[J]. 气象学报, 79(4): 570-581. | 
																													
																						| [26] | 张庆云, 陶诗言, 彭京备, 2008. 我国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成因机理的研究进展[J]. 大气科学, 32(4): 815-825. | 
																													
																						| [27] | 赵振国, 1999. 中国夏季旱涝及环境场[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 
																													
																						| [28] | 周斌, 王春学, 张顺谦, 2021. 1961—2018年四川盆地极端伏旱日数准2a周期变化特征及其可能成因[J]. 干旱气象, 39(5): 727-733. DOI
 | 
																													
																						| [29] | 周浩, 程炳岩, 叶钊, 2010. 重庆汛期降水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关系[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2(1): 63-67. | 
																													
																						| [30] | 朱益民, 杨修群, 陈晓颖, 等, 2007. ENSO与中国夏季年际气候异常关系的年代际变化[J]. 热带气象学报, 23(2): 105-116. | 
																													
																						| [31] | 邹力, 倪允琪, 1997. ENSO对亚洲夏季风异常和我国夏季降水的影响[J]. 热带气象学报, 13(4): 306-314. | 
																													
																						| [32] | 邹旭恺, 高辉, 2007. 2006年夏季川渝高温干旱分析[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3(3): 149-153. | 
																													
																						| [33] | ALLEN R G, PEREIRA L, RAES D, et al, 1998. FAO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Paper No. 56: Crop Evapotranspiration (guidelines for computing crop water requirements)[M]. Rome:FAO,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Service, 300. | 
																													
																						| [34] | DAI A G, ZHAO T B, 2017. Uncertainties in historical changes and future projections of drought. Part I: estimates of historical drought changes[J]. Climatic Change, 144(3): 519-5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