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气象 ›› 2022, Vol. 40 ›› Issue (3): 524-535.DOI: 10.11755/j.issn.1006-7639(2022)-03-0524
        
                                                                                                                                                            陈晓燕1( ), 孔祥伟1(
), 孔祥伟1( ), 彭筱1, 刘新伟1, 吴晶1, 任淑媛2
), 彭筱1, 刘新伟1, 吴晶1, 任淑媛2
                  
        
        
        
        
    
        
                    CHEN Xiaoyan1( ), KONG Xiangwei1(
), KONG Xiangwei1( ), PENG Xiao1, LIU Xinwei1, WU Jing1, REN Shuyuan2
), PENG Xiao1, LIU Xinwei1, WU Jing1, REN Shuyuan2
			  
			
			
			
                
        
    
摘要:
2020年汛期6—8月甘肃降水日数多、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大,对该时间段内3种全球模式(ECMWF、GRAPES_GFS和NCEP_GFS模式)和4种区域模式[GRAPES区域数值预报业务系统(GRAPES_3 km)、西北区域区域模式(GRAPES_LZ10 km)、西北区域快速更新循环预报系统(GRAPES_LZ3 km)和华东区域模式(SMS-WARMS)]24 h累计降水预报性能进行检验评估。结果表明:(1)全球模式中ECMWF模式的预报性能优于其余2个模式,而区域模式中GRAPES_3 km和SMS-WARMS模式预报性能相对较好,且SMS-WARMS模式预报性能更稳定。(2)区域模式晴雨准确率及小雨和中雨的TS评分、ETS评分、命中率低于全球模式,暴雨优于全球模式;大雨和暴雨的空报率和预报偏差均高于全球模式。(3)根据500 hPa环流形势可将甘肃汛期降水划分为副高边缘型和低槽型2种类型,针对2020年4次副高边缘型和3次低槽型降水进行分类检验评估。全球模式和区域模式均对前者的各个量级降水预报性能优于后者;ECMWF模式和区域模式对2种类型大雨和暴雨预报效果优于NCEP_GFS和GRAPES_GFS模式;全球模式中ECMWF模式、区域模式中SMS-WARMS模式对2种类型降水预报效果最好。(4)7种模式对2种类型中雨和大雨雨带走向预报较好,对副高边缘型降水过程降水落区的预报能力优于低槽型降水过程,但预报降水强度较观测偏强,尤其是降水中心区域。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