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气象 ›› 2025, Vol. 43 ›› Issue (3): 375-384.DOI: 10.11755/j.issn.1006-7639-2025-03-0375
收稿日期:
2025-02-07
修回日期:
2025-04-09
出版日期:
2025-06-30
发布日期:
2025-07-12
通讯作者:
吴国明(1982—),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卫星遥感和农业气象。E-mail: wiffiw@hotamail.com。作者简介:
聂振岭(1970—),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综合气象观测。E-mail: 176585736@qq.com。
基金资助:
NIE Zhenling1(), WU Guoming2,3(
), DONG Hangyu2,3
Received:
2025-02-07
Revised:
2025-04-09
Online:
2025-06-30
Published:
2025-07-12
摘要: 科学评估苹果关键生育期的干旱灾害风险,对降低苹果因旱损失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河北省气象资料、苹果种植资料、高程、河流密度和植被覆盖度等多源数据,通过分析干旱灾害发生的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和承灾体暴露性,系统评估了河北省苹果关键生育期的干旱灾害风险特征。结果表明:河北省苹果在萌芽—幼果期干旱发生概率最高,普遍超过60%,且以重旱和特旱为主。致灾因子危险性由高到低依次为:萌芽—幼果期>着色—成熟期>果实膨大期,其中西北部在各生育期均为危险性高值区。孕灾环境敏感性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递增的空间分布特征,承灾体暴露性在东部和南部局地相对较高。萌芽—幼果期、果实膨大期、着色—成熟期干旱灾害风险指数大于0.800的区域分别占比20.8%、8.7%和8.5%,且西北部在各生育期均为风险指数的高值区。苹果全生育期干旱灾害风险的高值区、中值区和低值区分别占总面积的14.2%、27.2%、58.6%,整体呈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升高趋势。因此,需重点关注河北省西北部高风险区的干旱灾害防御工作,为苹果产业抗旱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中图分类号:
聂振岭, 吴国明, 董航宇. 干旱灾害对河北省苹果种植的风险评估[J]. 干旱气象, 2025, 43(3): 375-384.
NIE Zhenling, WU Guoming, DONG Hangyu. Risk assessment of drought disasters on apple cultivation in Hebei Province[J]. Journal of Arid Meteorology, 2025, 43(3): 375-384.
干旱等级 | 萌芽—幼果期 | 果实膨大期 | 着色—成熟期 | 全生育期 |
---|---|---|---|---|
无旱 | WPLR≥-0.45 | WPLR≥-0.18 | WPLR≥-0.47 | WPLR≥-0.29 |
轻旱 | -0.56≤WPLR<-0.45 | -0.32≤WPLR<-0.18 | -0.58≤WPLR<-0.47 | -0.40≤WPLR<-0.29 |
中旱 | -0.66≤WPLR<-0.56 | -0.48≤WPLR<-0.32 | -0.70≤WPLR<-0.58 | -0.51≤WPLR<-0.40 |
重旱 | -0.78≤WPLR<-0.66 | -0.73≤WPLR<-0.48 | -0.85≤WPLR<-0.70 | -0.74≤WPLR<-0.51 |
特旱 | WPLR<-0.78 | WPLR<-0.73 | WPLR<-0.85 | WPLR<-0.74 |
表1 基于水分盈亏率的干旱等级划分
Tab.1 Division of drought grade based on water profit and loss ratio
干旱等级 | 萌芽—幼果期 | 果实膨大期 | 着色—成熟期 | 全生育期 |
---|---|---|---|---|
无旱 | WPLR≥-0.45 | WPLR≥-0.18 | WPLR≥-0.47 | WPLR≥-0.29 |
轻旱 | -0.56≤WPLR<-0.45 | -0.32≤WPLR<-0.18 | -0.58≤WPLR<-0.47 | -0.40≤WPLR<-0.29 |
中旱 | -0.66≤WPLR<-0.56 | -0.48≤WPLR<-0.32 | -0.70≤WPLR<-0.58 | -0.51≤WPLR<-0.40 |
重旱 | -0.78≤WPLR<-0.66 | -0.73≤WPLR<-0.48 | -0.85≤WPLR<-0.70 | -0.74≤WPLR<-0.51 |
特旱 | WPLR<-0.78 | WPLR<-0.73 | WPLR<-0.85 | WPLR<-0.74 |
高程/m | 高程标准差 | ||
---|---|---|---|
1级(≤1 m) | 2级(>1~<10 m) | 3级(≥10 m) | |
1级(≤100) | 0.9 | 0.8 | 0.7 |
2级(>100~300) | 0.8 | 0.7 | 0.6 |
3级(>300~700) | 0.7 | 0.6 | 0.5 |
4级(>700) | 0.6 | 0.5 | 0.4 |
表2 高程与高程标准差的不同组合值
Tab.2 Different combination values of elevation and elevation standard deviation
高程/m | 高程标准差 | ||
---|---|---|---|
1级(≤1 m) | 2级(>1~<10 m) | 3级(≥10 m) | |
1级(≤100) | 0.9 | 0.8 | 0.7 |
2级(>100~300) | 0.8 | 0.7 | 0.6 |
3级(>300~700) | 0.7 | 0.6 | 0.5 |
4级(>700) | 0.6 | 0.5 | 0.4 |
地点 | 年份 | 时段 | 灾情描述 | WPLR等级 | 差异程度 | 地点 | 年份 | 时段 | 灾情描述 | WPLR等级 | 差异程度 |
---|---|---|---|---|---|---|---|---|---|---|---|
唐山 | 2004 | I | 中旱 | 无旱 | 2 | 承德 | 2004 | I | 重旱 | 重旱 | 0 |
沧州 | 2004 | I | 无旱 | 无旱 | 0 | 秦皇岛 | 2004 | I | 中旱 | 中旱 | 0 |
衡水 | 2004 | I | 无旱 | 无旱 | 0 | 廊坊 | 2004 | I | 中旱 | 中旱 | 0 |
邯郸 | 2004 | I | 无旱 | 轻旱 | 1 | 保定 | 2004 | I | 中旱 | 中旱 | 0 |
石家庄 | 2004 | I | 重旱 | 重旱 | 0 | 张家口 | 2007 | II | 重旱 | 重旱 | 0 |
邢台 | 2004 | I | 重旱 | 重旱 | 0 | 张家口 | 2010 | II | 重旱 | 重旱 | 0 |
张家口 | 2004 | I | 重旱 | 重旱 | 0 | 张家口 | 2012 | II | 较重 | 重旱 | 0 |
表3 河北省苹果干旱发生情况与实际情况差异程度验证
Tab.3 Verification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occurrence of apple drought and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Hebei Province
地点 | 年份 | 时段 | 灾情描述 | WPLR等级 | 差异程度 | 地点 | 年份 | 时段 | 灾情描述 | WPLR等级 | 差异程度 |
---|---|---|---|---|---|---|---|---|---|---|---|
唐山 | 2004 | I | 中旱 | 无旱 | 2 | 承德 | 2004 | I | 重旱 | 重旱 | 0 |
沧州 | 2004 | I | 无旱 | 无旱 | 0 | 秦皇岛 | 2004 | I | 中旱 | 中旱 | 0 |
衡水 | 2004 | I | 无旱 | 无旱 | 0 | 廊坊 | 2004 | I | 中旱 | 中旱 | 0 |
邯郸 | 2004 | I | 无旱 | 轻旱 | 1 | 保定 | 2004 | I | 中旱 | 中旱 | 0 |
石家庄 | 2004 | I | 重旱 | 重旱 | 0 | 张家口 | 2007 | II | 重旱 | 重旱 | 0 |
邢台 | 2004 | I | 重旱 | 重旱 | 0 | 张家口 | 2010 | II | 重旱 | 重旱 | 0 |
张家口 | 2004 | I | 重旱 | 重旱 | 0 | 张家口 | 2012 | II | 较重 | 重旱 | 0 |
图2 1980—2023年河北省苹果不同生育期干旱发生概率分布(单位:%)
Fig.2 The total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of drought occurrence in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of apple in Hebei Province from 1980 to 2023 (Unit: %)
图3 1980—2023年河北省苹果不同生育期不同等级干旱发生概率空间分布(单位:%)
Fig.3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of different drought grades in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of apple in Hebei Province from 1980 to 2023 (Unit: %)
图4 1980—2023年河北省苹果各生育期干旱灾害致灾因子危险性指数空间分布
Fig.4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risk index of drought disaster causing factors in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of apple in Hebei Province from 1980 to 2023
图5 1980—2023年河北省苹果不同生育期干旱灾害孕灾环境敏感性指数空间分布
Fig.5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environmental sensitivity index of drought disaster in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of apple in Hebei Province from 1980 to 2023
图6 1980—2023年河北省苹果干旱灾害承灾体暴露性指数空间分布(单位:%)
Fig.6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exposure index of apple drought disaster bearing bodies in Hebei Province from 1980 to 2023 (Unit: %)
[1] | 程雪, 孙爽, 张方亮, 等, 2020. 我国北方地区苹果干旱时空分布特征[J]. 应用气象学报, 31(1):63-73. |
[2] | 高歌, 李莹, 陈涛, 等, 2023. 2004—2019年中国干旱多承灾体灾损风险特征评估[J]. 气象, 49(5):611-623. |
[3] |
郭守生, 张铖玉, 马昕芮, 等, 2024. 气候变化背景下青海省春小麦水分盈亏率时空分布特征[J]. 中国农学通报, 40(20):122-129.
DOI |
[4] | 河北省统计局, 2012. 河北农村统计年鉴2011[M].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
[5] | 贺洁, 王让会, 刘春伟, 2024. 基于SPAC系统的阿克苏地区农业干旱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42(5): 255-262. |
[6] |
贾桂梅, 李春强, 王蓉蓉, 等, 2024. 河北省苹果生长季极端干旱时空特征[J]. 农学学报, 14(11):64-71.
DOI |
[7] | 金垚, 王锐婷, 邹雨伽, 等, 2022. 基于水分亏缺指数的四川省水稻干旱灾害综合风险评价[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4(11):51-61. |
[8] | 李聪, 孙菀, 刘佳, 等, 2020. 河南省大豆干旱风险区划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 59(12):51-55. |
[9] | 李万志, 张调风, 马有绚, 等, 2021. 基于灾害风险因子的青海省干旱灾害风险区划[J]. 干旱气象, 39(3):480-485. |
[10] | 刘焕莉, 范增禄, 韩明稚, 等, 2020. 基于ANUSPLIN的京津冀区域逐日气温格点数据集建立方法研究[J]. 海洋气象学报, 40(3):111-120. |
[11] | 梅茹玉, 毛克彪, 杜宝裕, 等, 2022. 河北省冬小麦—夏玉米干旱灾害风险评估[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43(7): 216-231. |
[12] |
穆佳, 吴迪, 刘洋, 等, 2024. 吉林省玉米干旱风险对产量的影响分析[J]. 干旱气象, 42(4): 498-506.
DOI |
[13] | 钱永兰, 吕厚荃, 张艳红, 2010. 基于ANUSPLIN软件的逐日气象要素插值方法应用与评估[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6(2):7-15. |
[14] | 邱美娟, 郭春明, 王冬妮, 等, 2018. 基于作物水分亏缺指数的吉林省玉米不同生育时段干旱特征分析[J]. 灾害学, 33(2): 89-98. |
[15] | 邱美娟, 刘布春, 刘园, 等, 2021. 中国北方苹果种植需水特征及降水适宜性[J]. 应用气象学报, 32(2):175-187. |
[16] | 宋珂, 2024. 山东省夏玉米干旱灾害风险评估[D]. 廊坊: 防灾科技学院. |
[17] | 隋刚, 郝兵元, 彭林, 2010. 利用高程标准差表达地形起伏程度的数据分析[J].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41(4):381-384. |
[18] | 孙可可, 陈进, 许继军, 等, 2013. 基于EPIC模型的云南元谋水稻春季旱灾风险评估方法[J]. 水利学报, 44(11): 1 326-1 332. |
[19] | 索相敏, 李学营, 王献革, 等, 2014. 高温干旱对苹果生产的影响及对策[J]. 现代农村科技(16):46. |
[20] | 王景红, 柏秦凤, 梁轶, 等, 2014. 陕西苹果干旱指数研究及基于县域单元的苹果干旱风险分布[J]. 气象科技, 42(3): 516-523. |
[21] | 王景红, 梁轶, 柏秦凤, 等, 2013. 陕西猕猴桃高温干旱灾害风险区划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9(7): 105-110. |
[22] | 王静, 2023. 中国苹果生产空间布局优化研究[D]. 杨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23] |
王莺, 张强, 王劲松, 等, 2022. 21世纪以来干旱研究的若干新进展与展望[J]. 干旱气象, 40(4):549-566.
DOI |
[24] |
王莺, 张强, 韩兰英, 2016. 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中国南方水旱灾害风险特征[J]. 干旱气象, 34(6):919-926.
DOI |
[25] | 乌日娜, 张兴东, 曹永强, 等, 2022. 辽宁省玉米旱灾时空分布特征及综合风险评价[J]. 生态学报, 42(16):6731-6 744. |
[26] |
吴叔阳, 郑博福, 汪江, 等, 2024. 2022年江西省极端干旱对柑橘种植经济损失的遥感评估[J]. 遥感技术与应用, 39(2):337-349.
DOI |
[27] | 肖楠舒, 刘布春, 殷红, 等, 2022. 基于作物水分亏缺指数的环渤海地区鲜食葡萄干旱风险评估[J]. 中国农业气象, 43(5): 380-391. |
[28] | 徐新良, 2018a. 中国月度NDVI、 EVI 250 m数据集. 资源环境科学数据注册与出版系统(http://www.resdc.cn/DOI).DOI:10.12078/2018060602) |
[29] | 徐新良, 2018b. 基于DEM提取的中国流域、河网数据集. 资源环境科学数据注册与出版系统() |
[30] | 杨王华, 刘志娟, 巩敬锦, 等, 2024. 东北地区未来春玉米干旱风险时空分布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 中国农业科学, 57(12):2336-2 349. |
[31] | 余锐, 侯灵, 云翔, 等, 2023. 基于百分位数法的广东气温变化特征研究[J]. 广东气象, 45(5):17-21. |
[32] | 袁喆, 徐翔宇, 许继军, 等, 2023. 基于灾损拟合分析的区域干旱灾害风险区划方法及应用:以湖南省为例[J]. 中国防汛抗旱, 33(3):24-29. |
[33] | 臧建升, 温克刚, 2008. 《中国气象灾害大典:河北卷》[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
[34] | 张玮玮, 张眉, 吴杨, 等, 2020. 复杂地形下浙江夏季气候要素空间插值方法评价[J]. 干旱气象, 38(4): 674-682. |
[35] |
张玉翠, 谭江红, 闫彩霞, 2024. 湖北省区域性高温、干旱及其复合事件变化特征及危险性评估[J]. 干旱气象, 42(6): 825-835.
DOI |
[36] | 张玥滢, 2020. 苹果水旱灾害风险评价与保险产品研发[D].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院. |
[37] |
赵鸿, 蔡迪花, 王鹤龄, 等, 2023. 干旱灾害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其应对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J]. 干旱气象, 41(2): 187-206.
DOI |
[38] | 赵佳琪, 张强, 朱秀迪, 等, 2021. 中国旱灾风险定量评估[J]. 生态学报, 41(3): 1 021-1 031. |
[39] | 中国气象局, 2004—2012. 中国气象灾害年鉴[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
[4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23. 中国统计年鉴2023[M].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
[41]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2024. 中国水旱灾害防御公报2023[M]. 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42] | 邹海平, 陈汇林, 李伟光, 等, 2015. 海南岛冬种瓜菜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J]. 中国农业气象, 36(1): 100-107. |
[43] | ALLEN R G, PEREIRA L S, RAES D, et al, 1998. Crop evapotranspiration: Guidelines for computing crop water requirements[M]. FAO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Paper No. 56. Rome: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
[44] | DOORENBOS J, KASSAM A H, 1979. Yield response to water[Z]. FAO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Paper 33, Rome: 193. |
[45] | IPCC, 2021. Climate Change 2021: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 Working Group I Contribution to the Six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M].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46] | LIU Z C, ZHOU W, WANG X, 2024. Extreme meteorological drought events over China(1951-2022):Migration patterns, diversity of temperature extremes, and decadal variations[J].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41(12): 2 313-2 336. |
[47] | NIU K J, HU Q F, ZHAO L, et al, 2019. Analysis of agricultural drought risk based on information distribution and diffusion methods in the main grain production areas of China[J]. Atmosphere, 10(12):764. DOI:10.3390/atmos10120764. |
[48] | SU B D, HUANG J L, FISCHER T, et al, 2018. Drought losses in China might double between the 1.5 ℃ and 2.0 ℃ warming[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15(42): 10 600-10 605. |
[49] | SU X Y, HUANG G, WANG L, et al, 2024. Global drought changes and attribution under carbon neutrality scenario[J]. Climate Dynamics, 62(8):7851-7 868. |
[50] | ZHANG Q, YAO Y B, WANG Y, et al, 2019. Characteristics of drought in Southern China under climatic warming, the risk,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J].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Climatology, 136(3):1157-1 173. |
[1] | 周建琴, 李蒙, 陶云, 窦小东, 王玉尤婷. 云南农业干旱灾害演变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研究[J]. 干旱气象, 2025, 43(1): 21-31. |
[2] | 陈逸骁, 岳思妤, 夏雯雯. 中国干旱灾害的时空变化及其与直接经济损失的关联性研究[J]. 干旱气象, 2024, 42(4): 485-497. |
[3] | 赵鸿, 蔡迪花, 王鹤龄, 杨阳, 王润元, 张凯, 齐月, 赵福年, 陈斐, 岳平, 王兴, 姚玉璧, 雷俊, 魏星星. 干旱灾害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其应对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J]. 干旱气象, 2023, 41(2): 187-206. |
[4] | 邓国卫, 孙俊, 赖江, 张玲. 四川水稻不同生育期干旱与产量灰色关联分析[J]. 干旱气象, 2022, 40(5): 814-822. |
[5] | 王莺, 张强, 王劲松, 韩兰英, 王素萍, 张良, 姚玉璧, 郝小翠, 王胜. 21世纪以来干旱研究的若干新进展与展望[J]. 干旱气象, 2022, 40(4): 549-566. |
[6] | 乐章燕, 石茗化, 李德, 霍治国, 杜子旋, 檀艳静. 河南省设施农业冬季低温灾害风险评估[J]. 干旱气象, 2022, 40(4): 667-676. |
[7] | 李万志, 张调风, 马有绚, 冯晓莉, 余迪, 陈冀青. 基于灾害风险因子的青海省干旱灾害风险区划[J]. 干旱气象, 2021, 39(3): 480-485. |
[8] | 邱美娟, 刘布春, 刘园, 庞静漪, 王珂依, 王亚明, 张玥滢. 1971—2017年我国苹果主产区降水适宜度的时空分布特征[J]. 干旱气象, 2020, 38(5): 810-819. |
[9] | 田宏伟,李树岩. 河南省夏玉米干旱综合风险精细化区划[J]. 干旱气象, 2016, 34(5): 852-859. |
[10] | 赵年武,郭连云,赵恒和. 高寒半干旱地区马铃薯生育期气候因子变化规律及其影响[J]. 干旱气象, 2015, 33(6): 1024-1030. |
[11] | 王劲松,张 强,王素萍,王 莺,王 静,姚玉璧,任余龙. 西南和华南干旱灾害链特征分析[J]. 干旱气象, 2015, 33(2): 187-194. |
[12] | 李军玲,张 弘,曹淑超. 基于GIS的河南省冬小麦晚霜冻风险评估与区划[J]. 干旱气象, 2015, 33(1): 45-51. |
[13] | 张存杰,王 胜,宋艳玲,蔡雯悦. 我国北方地区冬小麦干旱灾害风险评估[J]. 干旱气象, 2014, 32(6): 883-893. |
[14] | 杨小利. 甘肃平凉市苹果花期冻害农业保险风险等级评估[J]. 干旱气象, 2014, 32(2): 281-285. |
[15] | 石界,姚玉璧,雷俊. 基于 GIS 的定西市干旱灾害风险评估及区划[J]. 干旱气象, 2014, 32(2): 305-309.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
陇ICP备09004376
Copyright © 2019 《干旱气象》 编辑部
地址: 甘肃省兰州市东岗东路2070号,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730020
电话: 0931-2402270、0931-2402775 Email:ghqx@iamcma.cn、ghs_ghqx@sina.com
技术支持: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访问总数: 当日访问总数: 当前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