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邢红艳, 何清, 普宗朝, 王国胜, 金晨. 西北干旱区乌鲁木齐河流域植被生长季降水特征分析[J]. 干旱气象, 2023, 41(1): 34-42. |
[2] |
李光伟, 黄光瑞, 邢峰华, 敖杰. 海口地区GPS反演大气可降水量中加权平均温度模型构建及其应用[J]. 干旱气象, 2022, 40(6): 1081-1091. |
[3] |
唐国瑛, 李丰全, 王莺, 马莉. 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地带2017—2020年地闪时空分布特征[J]. 干旱气象, 2022, 40(5): 849-856. |
[4] |
檀成龙, 檀佳. 中国陆地平均降水量与空中水汽含量的统计关系分析[J]. 干旱气象, 2022, 40(4): 710-719. |
[5] |
钱勇, 邱贵强, 张华明, 李强, 崔蕾, 李云飞. 多源气象资料在森林雷击火辨识中的应用[J]. 干旱气象, 2022, 40(3): 536-543. |
[6] |
蒋元华, 曾向红, 段丽洁, 汤亦豪, 吴浩. 湖南省汛期降水结构演变特征分析[J]. 干旱气象, 2021, 39(4): 554-562. |
[7] |
潘卫华, 余永江, 罗艳艳, 张琳琳, 杨志勇. 基于地基GPS大气可降水量的福建水汽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分析[J]. 干旱气象, 2021, 39(4): 577-584. |
[8] |
黄颖, 毛文茜, 王潇雅, 张文煜, . 近39 a祁连山及其周边地区降水量时空分布特征[J]. 干旱气象, 2020, 38(4): 527-534. |
[9] |
段修荣, 罗伟, 郭海燕. 1963—2017年四川自贡市不同历时年最大降水量变化特征[J]. 干旱气象, 2020, 38(1): 40-49. |
[10] |
韩辉邦, 张小军, 张博越, 田建兵, 康晓燕. 柴达木盆地GPS大气可降水量精度检验及其变化特征[J]. 干旱气象, 2020, 38(1): 50-57. |
[11] |
多典洛珠, 周顺武, 宋倩倩, 孙阳, 赤曲, . 西藏拉萨汛期降水日变化特征[J]. 干旱气象, 2020, 38(1): 58-65. |
[12] |
井宇, 陈闯, 王建鹏, 胡启元. 一次大暴雨过程中两个强降水时段差异对比[J]. 干旱气象, 2020, 38(1): 126-136. |
[13] |
吴琼, 张超美, 许彬, 谢佳杏. 鄱阳湖区域关键气候要素变化特征[J]. 干旱气象, 2020, 38(03): 371-379. |
[14] |
何永利, 丁磊, 李冬冬, 黄建平, 李昶豫, 秘鲁. 全球变暖过程中海陆增温差异特征研究进展[J]. 干旱气象, 2019, 37(5): 703-712. |
[15] |
刘晶, 周雅蔓, 杨莲梅, 张迎新. 2016年伊犁河谷大气可降水量变化特征及其与降水的关系[J]. 干旱气象, 2019, 37(4): 565-5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