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吴斌, 钱业, 王瑞芳, 赵鑫, 金磊. 全球气候模式对影响西北太平洋台风强度的大尺度环境因子的模拟评估[J]. 干旱气象, 2021, 39(3): 466-479. |
[2] |
刘鸣彦, 房一禾, 孙凤华, 赵春雨, 侯依玲, 崔妍, 周晓宇.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太子河流域径流变化的贡献[J]. 干旱气象, 2021, 39(2): 244-251. |
[3] |
赵琳, 王长科, 艾婉秀. 北疆地区公众对气候变化认知与适应的性别差异分析[J]. 干旱气象, 2021, 39(1): 168-174. |
[4] |
李裕, 王小恒, 罗兴平, 康淑荷, 陈琛, 张强. 气候变化对半干旱地区作物微量元素利用率影响研究进展[J]. 干旱气象, 2020, 38(6): 895-899. |
[5] |
赵慧, 郭庆元, 马鹏程, 王丽娜, 刘丽伟, 刘卫平, 李常德. 陇东南地区近50 a极端低温事件演变特征及环流背景[J]. 干旱气象, 2020, 38(6): 900-908. |
[6] |
朱华亮, 华连生, 温华洋, 庞文静, 梁丽, 孔芹芹. ADTD数据计算雷暴日与目测雷暴日的均一性分析[J]. 干旱气象, 2020, 38(6): 1016-1022. |
[7] |
刘楚薇, 连鑫博, 黄建平. 我国臭氧污染时空分布及其成因研究进展[J]. 干旱气象, 2020, 38(03): 355-361. |
[8] |
刘雪涛, 谢屹然, 许迎杰, 孙绩华. 云南闪电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J]. 干旱气象, 2019, 37(5): 729-735. |
[9] |
李典南, 许东蓓, 苟尚, 苟玉清, 潘赫拉. 甘肃中部一次冷锋后高架雷暴天气过程综合诊断[J]. 干旱气象, 2019, 37(5): 809-816. |
[10] |
马鸿青, 张江涛, 李彦, 徐义国, 董疆南, 王亚婷. 河北保定“7.9”致灾雷暴大风环境场与风暴特征[J]. 干旱气象, 2019, 37(4): 613-621. |
[11] |
丁江钰, 陈小婷, 王建鹏, 葛森, 纪晓玲. 福州长乐机场雷暴及风切变天气特征[J]. 干旱气象, 2019, 37(2): 270-276. |
[12] |
李斯荣, 苗爱梅, 王洪霞. 山西秋季一次飑线过程的云图特征及维持机制[J]. 干旱气象, 2019, 37(2): 312-321. |
[13] |
孙银川1,2,王素艳1,2,李浩3,郑广芬1,王璠2,官景得1. 宁夏六盘山区夏季避暑旅游气候舒适度分析[J]. 干旱气象, 2018, 36(6): 1035-. |
[14] |
张飞民,王澄海,谢国辉,孔维政. 气候变化背景下未来全球陆地风、光资源的预估[J]. 干旱气象, 2018, 36(5): 725-732. |
[15] |
曾庆锋,力 梅,兰红平,江 崟,罗红艳,徐栋璞. 闪电定位数据替代雷暴日人工观测初探[J]. 干旱气象, 2018, 36(5): 813-8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