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N 62-1175/P
  • ISSN 1006-7639
  • 双月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干旱气象, 2022, 40(1): 108-113 DOI: 10.11755/j.issn.1006-7639(2022)-01-0108

论文

河北沧州市臭氧质量浓度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分析

熊险平,1, 沈瑞珊1, 索春男1, 李二杰2, 张唯1

1.河北省沧州市气象局,河北 沧州 061001

2.河北省环境气象中心,河北 石家庄 050021

Analysis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ozone mass concentration and meteorological factors in Cangzhou of Hebei Province

XIONG Xianping,1, SHEN Ruishan1, SUO Chunnan1, LI Erjie2, ZHANG Wei1

1. Cangzhou Meteorological Bureau of Hebei Province, Cangzhou 061001, Hebei, China

2. Hebei Provincial Environmental Meteorological Center, Shijiazhuang 050021, China

责任编辑: 黄小燕;校对:王涓力

收稿日期: 2021-02-8   修回日期: 2021-06-22  

基金资助: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203302)
河北省气象局预报员专项共同资助(20ky38)

Received: 2021-02-8   Revised: 2021-06-22  

作者简介 About authors

熊险平(1981—),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气象与环境预报服务工作.E-mail:44386127@qq.com

摘要

利用2014—2020年河北沧州逐小时气象与环境监测数据,对沧州市臭氧(O3)污染加剧现状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沧州地区O3污染呈加剧态势,且O3已上升为该地区首要污染物;O3污染集中出现在5—9月,O3质量浓度日变化呈单峰单谷型,最大浓度出现在16:00前后;(2)5—9月O3日最大8 h平均质量浓度(简称“O3-8 h”)所处时段,平均气温、最高气温、相对湿度、总辐射辐照度与O3质量浓度的相关性较好,本站气压、水汽压和平均风速与O3质量浓度的相关性未通过显著性检验;(3)5—9月O3-8 h时段,当同时满足8 h平均气温高于30.9 ℃、最高气温高于32.7 ℃、平均相对湿度低于42.1%、平均总辐射辐照度高于505.8 W·m-2时,出现O3污染的概率达84%;(4)气象因子不是O3小时质量浓度快速增长的充分条件。

关键词: 臭氧; 污染加剧; 气象因子; 浓度小时增量

Abstract

Based on hourly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data in Cangzhou of Hebei Province from 2014 to 2020,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aggravation of ozone (O3) pollut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meteorological factors.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The pollution of O3 in Cangzhou had been increasing and O3 had become the primary pollutant. The pollution of O3 concentrated from May to September, and the diurnal variation of O3 mass concentration showed single peak and single valley type, and the maximum concentration occurred around 16:00 BST. (2) During the period of O3-8 h maximum value from May to September, the average temperature, maximum temperature, relative humidity and total radiation irradiance were strongly correlated with the O3 mass concentration, whil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tation atmospheric pressure, water vapor pressure, mean wind speed and the O3 mass concentration didn’t pass the significance test. (3) During the period of O3-8 h maximum value from May to September, when the average temperature of 8 h was above 30.9 ℃, the maximum temperature of 8 h was above 32.7 ℃, the average relative humidity of 8 h was below 42.1% and the average total radiation irradiance of 8 h was above 505.8 W·m-2, the probability pollution of O3 was up to 84%. (4) Meteorological factors were not sufficient conditions for rapid increase of O3 hourly mass concentration.

Keywords: ozone; pollution aggravation; meteorological factors; concentration increment per hour

PDF (1409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收藏本文

本文引用格式

熊险平, 沈瑞珊, 索春男, 李二杰, 张唯. 河北沧州市臭氧质量浓度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分析[J]. 干旱气象, 2022, 40(1): 108-113 DOI:10.11755/j.issn.1006-7639(2022)-01-0108

XIONG Xianping, SHEN Ruishan, SUO Chunnan, LI Erjie, ZHANG Wei. Analysis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ozone mass concentration and meteorological factors in Cangzhou of Hebei Province[J]. Journal of Arid Meteorology, 2022, 40(1): 108-113 DOI:10.11755/j.issn.1006-7639(2022)-01-0108

引言

臭氧(O3)是大气的重要微量成分,尽管O3在大气中的含量很少,但它对人类和地表生物的生存却极为重要,在大气环流和地球气候形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约有90%的O3集中在15~45 km的平流层大气中,10%左右分布在对流层大气中[1]。O3对太阳紫外辐射的吸收是平流层的主要热源,但地表附近的O3也是一种重要的污染气体,给人类健康和植物生长,甚至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2,3]

近年来,夏季O3污染已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一个突出问题,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我国O3污染呈加剧态势[4],引起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很多研究针对O3污染特征[5,6,7]、生成机制[8]、源追踪[9]、浓度预测[10,11]、管控评估[12]等方面做了大量分析,研究结论为O3污染治理提供了科学参考。研究表明对流层O3来源主要是平流层注入[13,14]和对流层大气中发生的光化学反应[15],而光化学反应主要由NOx、VOCs、CO等O3前体物在合适的气象条件及太阳辐射作用下发生[16,17]。平均气温、最高气温、相对湿度、本站气压、水汽压、风速、降水量、太阳辐射(日照时数)等气象要素与O3质量浓度有较好的相关关系[5,6,7,8,9,10,11],当O3污染发生时,通常对应温度高、湿度低、风力弱、日照时间长的气象条件[18,19]

沧州地处京津冀区域,属于生态环境部确定的“2+26”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之一(①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2017)。近年来,沧州O3污染态势越来越严峻[20],已成为继PM2.5后困扰沧州空气质量改善和达标管理的重要污染物,因此有必要对沧州O3污染现状及成因进行细致分析。本文利用河北沧州逐小时气象与环境监测数据,重点分析近年来沧州市O3污染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以期为O3污染防治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环境监测数据为河北沧州市环境监测站3个国控点2014—2020年PM2.5、PM10、SO2、NO2、CO、O3逐小时质量浓度数据,分别为电视转播站、环保局、沧县城建局(图1),数据完整率为94.7%,各污染物小时质量浓度值均为3站同时次的平均值;气象数据为沧州市国家气象站同期的气温、降水、风、相对湿度、本站气压、太阳辐射等逐时观测数据。依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21],污染物日质量浓度为00:00—24:00 24个整点时次的算术平均值(当逐时数据有缺失或错误时,将其剔除,以每日实际观测时次计算),其中O3日最大8 h平均质量浓度表征日O3质量浓度,当日O3质量浓度大于160 μg·m-3时定义为O3污染日。

图1

图1   沧州市国控环境监测站和国家气象观测站分布

Fig.1   The distribution of national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ites and national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station in Cangzhou


O3质量浓度的小时变化计算公式为:

Ci=Ci-Ci-1

式中:△Ci(μg·m-3)为i时刻O3质量浓度小时变化;CiCi-1(μg·m-3)分别为i时刻和i-1时刻O3质量浓度。

2 结果分析

2.1 沧州空气质量及臭氧污染现状

图2为2014—2020年河北沧州不同污染物年平均质量浓度变化。可以看出,PM2.5、PM10和CO年平均质量浓度基本为逐年下降趋势,最大值均出现在2014年,分别为88.4、142.3、1304.7 μg·m-3,最小值均出现在2020年,分别为47.3、82.7、709.6 μg·m-3;NO2质量浓度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下降速率较慢,其中2014年最大(41.1 μg·m-3),2017年最小(30.9 μg·m-3);SO2质量浓度在2016年以前呈上升趋势,之后为明显下降趋势;O3质量浓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在2019—2020年略有回落,2018年O3质量浓度最大(114.4 μg·m-3),2015年最小(93.1 μg·m-3)。综上所述,近年来随着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深入实施,沧州PM2.5、PM10、SO2、NO2、CO 5种污染物质量浓度均得到很好的控制,但O3质量浓度总体不降反升,说明O3污染有加剧趋势。

图2

图2   2014—2020年河北沧州不同污染物年平均质量浓度变化

Fig.2   Annual average mass concentration of different pollutants in Cangzhou of Hebei Province from 2014 to 2020


从每日首要污染物统计(表略)来看,沧州首要污染物主要为PM2.5、O3和PM10,占比分别为38.5%、34.7%和21.7%,O3污染日数略少于PM2.5,但从PM2.5和O3作为首要污染物的污染日数年际变化(图3)来看,2018年以后O3污染日数明显多于PM2.5,且二者污染日数差距呈加大趋势。从O3对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的贡献(表略)来看,2014—2020年O3的贡献呈逐年增长趋势,2020年达到最高(15.3%)。从2014—2020年沧州O3污染日数年际变化(图4)来看,2014年以来,沧州O3污染日数总体呈增长趋势,虽然2019—2020年O3污染日数有所减少,但其占总污染日数的比例仍然增加,2020年达52.2%。综上所述,相对于其他污染物,沧州O3污染呈明显加剧态势,且已经超越PM2.5污染成为当前沧州首要污染物。

图3

图3   2014—2020年河北沧州PM2.5、O3作为首要污染物的污染日数年际变化

Fig.3   The inter-annual variation of pollution days of PM2.5 and O3 as primary pollutant in Cangzhou of Hebei Province from 2014 to 2020


图4

图4   2014—2020年河北沧州O3污染日数及其占总污染日数的比例

Fig.4   The O3 pollution days and its proportion in total pollution days in Cangzhou of Hebei Province from 2014 to 2020


2.2 臭氧污染月际变化

图5为2014—2020年沧州O3污染日数及其质量浓度的月际变化。可以看出,2—10月沧州均有O3污染发生,但主要集中在5—9月,该时段O3污染日占全年90%,其中6月污染日最多,达123 d(占28.5%)。沧州O3质量浓度月际变化趋势与污染日数基本一致,同样在5—9月较高,其中6月最高(177 μg·m-3)。从O3对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的逐月贡献(表略)来看,5—9月O3对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的贡献都在15%以上,其中6月最大(23.3%)。综上所述,沧州O3污染主要集中在5—9月,若同一年度内,地方政府对大气污染防治力度没有大的变化,那么造成O3污染月际变化特征的原因主要在于气象因子,因此在分析气象因子对O3污染的影响时,需集中关注5—9月的气象要素变化。

图5

图5   2014—2020年河北沧州O3污染日数及其质量浓度月际变化

Fig.5   The monthly variation of O3 pollution days and O3 mass concentration in Cangzhou of Hebei Province from 2014 to 2020


2.3 臭氧质量浓度日变化

图6为2014—2020年5—9月沧州O3质量浓度逐时变化。可以看出,沧州O3质量浓度的逐时变化呈明显单峰单谷型,06:00(北京时,下同)O3质量浓度最低(49.6 μg·m-3),之后O3质量浓度迅速增大,最大增幅位于11:00前后(22 μg·m-3h-1),之后增幅减小,16:00前后O3质量浓度达到最大(155.0 μg·m-3),16:00以后O3质量浓度逐渐下降。O3日最大8 h平均质量浓度所处时段多集中在午后时段,这种分布规律与人类生产生活、光化学反应强度变化和气象要素日变化等密切相关[22]。鉴于此,研究O3污染时,应集中关注5—9月O3日最大8 h平均质量浓度所处时段的气象数据,以突出气象因子对O3污染加剧的影响。

图6

图6   2014—2020年5—9月河北沧州O3质量浓度逐时变化

Fig.6   The hourly variation of O3 mass concentration in Cangzhou of Hebei Province from May to September during 2014-2020


2.4 气象因子与臭氧质量浓度的关系

2.4.1 不同统计时段的相关性对比分析

结合前文分析,针对不同统计时段讨论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平均相对湿度、平均本站气压、平均水汽压、平均风速、降水量、总辐射辐照度等气象要素与O3质量浓度的相关性,分别为全年全时段(全时段指气象要素日平均为00:00—24:00 24个整点时次算术平均值)、5—9月全时段、5—9月O3日最大8 h平均质量浓度所处时段(简称“O3-8 h时段”,指气象要素日平均为O3-8 h时段的8个整点时次算术平均值),分析结果见表1。可以看出,当统计时段为全年全时段时,除了降水量,其他气象因子与日O3质量浓度的相关系数均通过α=0.01的显著性检验,其中日O3质量浓度与最高气温的相关系数达0.722,这与已有研究结论基本一致[5,10,23]。当统计时段为5—9月全时段时,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本站气压、水汽压、总辐射辐照度与日O3质量浓度的相关性均明显下降,其中日O3质量浓度与水汽压的相关系数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可能原因一方面是这些气象要素自身的变化会导致其与日O3质量浓度相关性的过高估计,如本站气压,另一方面是个别气象要素与日O3质量浓度相关性的物理意义并不强,或为伪相关关系,如水汽压;平均相对湿度与日O3质量浓度的相关性增强。当统计时段为5—9月O3-8 h时段时,与5—9月全时段相比,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平均相对湿度、总辐射辐照度与日O3质量浓度的相关性明显增强,说明集中关注O3污染易出现时段的气象数据,可以更有效地分析气象因子对O3污染加剧的影响。

表1   2014—2020年沧州不同统计时段气象因子与日O3质量浓度的相关系数

Tab.1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daily O3 mass concentration and meteorological factors under different statistical periods in Cangzhou of Hebei Province from 2014 to 2020

气象要素全年
全时段
5—9月
全时段
5—9月
O3-8 h时段
平均气温0.700*0.375*0.597*
最高气温0.722*0.479*0.587*
平均相对湿度-0.150*-0.342*-0.428*
平均本站气压-0.623*-0.204*0.052
平均水汽压0.509*0.047-0.055
平均风速0.216*0.109*0.067
降水量-0.020-0.215*-0.184*
总辐射辐照度0.561*0.377*0.423*

注:*表示通过α=0.01的显著性检验。

新窗口打开| 下载CSV


有关风速对O3质量浓度影响的研究结论不一致,主要观点有4种:(1)较大风速有利于O3传输至本地[24];(2)较大风速会导致湍流加大,使高空O3下传至地面[25];(3)较大风速可使O3前体物浓度降低,降低光化学反应对O3的消耗[26];(4)较大风速可使O3得到清除[27],导致O3质量浓度与风速呈反相关。可见风速与O3质量浓度的关系比较复杂,这可能也是沧州地区风速与日O3质量浓度相关性不强的原因。综上所述,选取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平均相对湿度和总辐射辐照度作为相关气象要素(简称“相关气象要素”),分析其与O3质量浓度的关系。

2.4.2 臭氧质量浓度与相关气象要素的日变化

图7为2014—2020年5—9月沧州O3质量浓度与相关气象要素的逐时变化。可以看出,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均呈单峰单谷型变化,与O3质量浓度分布基本一致,平均气温、最高气温的最大值均出现在15:00,较O3质量浓度峰值提前约1 h;总辐射辐照度呈单峰型变化,自06:00开始迅速升高,12:00达到最大(730.3 W·m-2),较O3质量浓度峰值提前3~4 h,生成O3的光化学反应需要太阳辐射参与,且太阳辐射强度越强,光化学反应越剧烈[15],但光化学反应生成O3并累积需要一定时间,这可能是O3质量浓度峰值较太阳辐射峰值滞后较多的原因;平均相对湿度与O3质量浓度分布呈反位相,平均相对湿度最小值也出现在15:00。

图7

图7   2014—2020年5—9月河北沧州O3质量浓度和相关气象要素逐时变化

Fig.7   The hourly variation of O3 mass concentration and associated meteorological elements in Cangzhou of Hebei Province from May to September during 2014-2020


2.4.3 臭氧污染日气象数据分析

表2为2014—2020年5—9月沧州O3污染日同时段(O3-8 h时段)相关气象要素统计值。可以看出,当日O3质量浓度超过160 μg·m-3时,一般平均气温在25.9~35.5 ℃、最高气温在27.7~37.4 ℃、平均相对湿度在22.5%~64.1%、总辐射辐照度在315.0~730.5 W·m-2。以中位数为基点进行统计发现,当8 h平均气温高于30.9 ℃时出现O3污染的概率为64.7%;当8 h最高气温高于32.7 ℃时出现O3污染的概率为64.3%;当8 h平均相对湿度低于42.1%时出现O3污染的概率为53.9%;当8 h平均总辐射辐照度高于505.8 W·m-2时出现O3污染的概率为49.9%;当同时满足8 h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平均相对湿度、平均总辐射辐照度中位数条件时,出现O3污染概率达84%。实际上相关气象要素常会互相联动变化,因此在讨论气象因子对O3污染影响时,应选择多种要素进行综合分析,以提高O3污染预警的准确率。

表2   2014—2020年5—9月河北沧州O3污染日同时段相关气象要素统计

Tab.2  The statistics of associated meteorological factors at the same period of O3 pollution days in Cangzhou of Hebei Province from May to September during 2014-2020

统计项目8 h
平均
气温/
8 h
最高
气温/
8 h平均
相对
湿度/
%
8 h平均
总辐射
辐照度/
(W·m-2)
平均数30.932.743.0508.9
中位数30.932.742.1505.8
第5个百分位数25.927.722.5315.0
第95个百分位数35.537.464.1730.5

新窗口打开| 下载CSV


2.4.4 气象要素小时变量分析

将O3质量浓度小时增量大于30 μg·m-3定义为O3质量浓度快速增长。对2014—2020年5—9月沧州O3质量浓度小时变量进行统计得到有效数据23 754个,其中O3质量浓度快速增长次数占4.2%。分析每日逐小时O3质量浓度快速增长的次数(表略)可以发现,O3快速增长在每日各时段均有出现,其中83%出现在09:00—13:00,最集中时段在10:00—11:00(48%)。对相关气象要素小时变量(表3)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当O3质量浓度快速增长时,多出现气温上升、相对湿度下降以及总辐射辐照度增强的现象,当同时满足表3中相关气象要素中位数条件时,出现O3质量浓度快速增长的概率仅为16%,说明气象因子并非O3质量浓度快速增长的充分条件,O3质量浓度的快速增长可能还需综合考虑人类活动、O3前体物累积、光化学生成O3滞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表3   2014—2020年5—9月河北沧州O3质量浓度快速增长时段相关气象要素小时变量统计

Tab.3  The hourly variable statistics of associated meteorological factors in the period of O3 mass concentration rapid growth in Cangzhou of Hebei Province from May to September during 2014-2020

统计项目平均气温/
(℃·h-1)
最高气温/
(℃·h-1)
平均相对湿度/
(%·h-1)
总辐射辐照度/
(W·m-2·h-1)
平均数1.31.4-5.572.0
中位数1.41.4-5.088.0
第5个百分位数-0.4-0.3-15.0-283.0
第95个百分位数2.72.82.0358.0

新窗口打开| 下载CSV


3 结论与讨论

(1)2014—2020年,沧州市O3年平均质量浓度、O3污染日数及其占总污染日数比例、O3对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贡献均呈逐年上升趋势,O3已成为沧州首要污染物。

(2)沧州O3污染集中在5—9月,且6月最多;O3质量浓度日变化呈单峰单谷型,最大值出现在16:00前后。

(3)5—9月O3日最大8 h平均质量浓度所处时段,平均气温、最高气温、相对湿度、总辐射辐照度与O3质量浓度的相关性较强,本站气压、水汽压和平均风速与O3质量浓度的相关性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4)5—9月O3日最大8 h平均质量浓度所处时段,当同时满足8 h平均气温高于30.9 ℃、最高气温高于32.7 ℃、平均相对湿度低于42.1%、平均总辐射辐照度高于505.8 W·m-2时,出现O3污染的概率达84%。气象因子不是O3小时质量浓度快速增长的充分条件。

针对当前O3污染加剧态势,各级政府均高度重视,不断加大了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力度,特别对VOCs、NOx等O3前体物排放实施了更强力的控制[28],以达到减轻O3污染的目的,可以预见,以后同样的气象条件,可能造成的O3污染发生概率、对O3质量浓度增量贡献等,都将随着O3治理措施推进程度而相应改变,气象因子与O3污染的关系表现为一个动态进程,因此以后需根据最新实况数据不断对研究结论进行修订,特别在O3质量浓度预测方面,需对所选气象要素阈值进行动态更新。

参考文献

PAN X, KANAYA Y, TANIMOTO H, et al.

Examining the major contributors of ozone pollution in a rural area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during harvest season

[J]. 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 2015, 15(11):6101-6111.

[本文引用: 1]

LIPPMANN M.

Health effects of ozone: a critical review

[J]. JAPCA, 1989, 39(5):672-695.

DOI      URL     [本文引用: 1]

RABL A, EYRE N.

An estimate of regional and global O3 damage from precursor NOx and VOC emissions

[J].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1998, 24(8):835-850.

DOI      URL     [本文引用: 1]

HE J, GONG S, YU Y, et al.

Air poll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relation to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during 2014-2015 in major Chinese cities

[J].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17, 223:484-496.

DOI      URL     [本文引用: 1]

杨志捷, 刘烨焜, 韩理.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O3污染特征及影响因子

[J]. 干旱气象, 2019, 37(4):631-638.

[本文引用: 3]

陆倩, 付娇, 王朋朋, .

河北石家庄市近地层臭氧浓度特征及气象条件分析

[J]. 干旱气象, 2019, 37(5):836-843.

[本文引用: 2]

谈昌蓉, 郭晓宁, 陈奇, .

西宁近地面臭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J]. 干旱气象, 2019, 37(1):31-39.

[本文引用: 2]

赵慧, 马鹏程, 韩婷婷, .

近66 a中国地区对流层顶温度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大气臭氧柱总量关系

[J]. 干旱气象, 2016, 34(6):966-975.

[本文引用: 2]

赵乐, 刘新军, 范莉茹, .

石家庄夏季典型时段臭氧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J]. 中国环境监测, 2019, 35(4):78-84.

[本文引用: 2]

陆倩, 王国辉, 付娇, .

承德市臭氧污染气象条件预报方法研究

[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9, 35(6):67-76.

[本文引用: 3]

韩余, 周国兵, 陈道劲, .

重庆市臭氧污染及其气象因子预报方法对比研究

[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0, 36(4):59-66.

[本文引用: 2]

周德荣, 田旭东, 蔡哲, .

G20峰会期间长三角区域臭氧变化及管控效果评估

[J]. 中国环境监测, 2020, 36(2):41-49.

[本文引用: 1]

张健恺, 刘玮, 韩元元, .

平流层臭氧变化对对流层气候影响的研究进展

[J]. 干旱气象, 2014, 32(5):685-693.

[本文引用: 1]

李洋, 张健恺, 田文寿, .

动力传输和地表排放对北京地区对流层臭氧长期变化的影响

[J]. 干旱气象, 2018, 36(2):157-166.

[本文引用: 1]

王明星. 大气化学[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1999:360-368.

[本文引用: 2]

LOMBARDOZZI D, SPARKS J, BONAN G.

Integrating O3 influences on terrestrial processes: photosynthetic and stomatal response data available for regional and global modeling

[J]. Biogeosciences Discussions, 2013, 10(4) :6973-7012.

[本文引用: 1]

FU Y, LIAO H, YANG Y, et al.

Interannual and decadal changes in tropospheric ozone in China and the associated chemistry-climate interactions: a review

[J].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19, 36:975-993.

DOI      URL     [本文引用: 1]

朱毓秀, 徐家骝.

近地面臭氧污染过程和相关气象因子的分析

[J]. 环境科学研究, 1994, 7(6):13-18.

[本文引用: 1]

周贺玲, 周玉都, 闻静.

河北廊坊近地面层O3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J]. 干旱气象, 2017, 35(3):405-411.

[本文引用: 1]

王玫, 郑有飞, 柳艳菊, .

京津冀臭氧变化特征及与气象要素的关系

[J]. 中国环境科学, 2019, 39(7):2689-2698.

[本文引用: 1]

环境保护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S].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12.

[本文引用: 1]

FUJITA E M, CAMPBELL D E, ZIELINSKA B, et al.

Diurnal and weekday variations in the source contributions of ozone precursors in California’s south coast air basin

[J]. Journal of the Air & Waste Management Association, 2003, 53(7):844-863.

[本文引用: 1]

杨婧, 朱海斌, 刘建军, .

气象条件对银川市区近地面臭氧质量浓度的影响

[J]. 干旱气象, 2021, 39(2):302-308.

[本文引用: 1]

杨显玉, 易家俊, 吕雅琼, .

成都市及周边地区严重臭氧污染过程成因分析

[J]. 中国环境科学, 2020, 40(5):2000-2009.

[本文引用: 1]

姚青, 孙玫玲, 刘爱霞.

天津臭氧浓度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及其预测方法

[J]. 生态环境学报, 2009, 18(6):2206-2210.

[本文引用: 1]

王闯, 王帅, 杨碧波, .

气象条件对沈阳市环境空气臭氧浓度影响研究

[J]. 中国环境监测, 2015, 31(3):32-37.

[本文引用: 1]

步巧利, 甘泉, 黄先香.

佛山市近地面O3变化特征及与气象因素的关系

[J]. 广东气象, 2020, 42(3):46-49.

[本文引用: 1]

“十四五”蓝天保卫战全面打响

[J]. 中华环境, 2021(11):22.

[本文引用: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