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杨春荣, 王洪丽, 王爱军. 阿荣旗2008年春季第一场透雨天气分析[J]. 内蒙古气象, 2011(1): 25-26.
|
[2] |
赵雪雁, 王亚茹, 张钦, 等. 近50 a青藏高原东部夏半年强降水事件的气候特征[J]. 干旱区地理, 2015, 38(4): 675-683.
|
[3] |
陈乾, 田清鉴. 开发长江上游空中云水资源增加南水北调中线的水量[J]. 干旱气象, 2013, 31(1): 163-173.
|
[4] |
王研峰, 王蓉, 王聚杰, 等.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一次层状云系微物理特征分析[J]. 干旱区地理, 2019, 42(6): 1291-1300.
|
[5] |
王清川, 寿绍文, 霍东升, 等. 廊坊市春季首场透雨特征及环流背景分析[J]. 内蒙古气象, 2016(2): 9-12.
|
[6] |
李照荣, 李荣庆, 陈添宇, 等. 春季冷锋天气过程层状云微物理结构个例分析[J]. 干旱气象, 2004, 22(4): 40-45.
|
[7] |
洪延超. 层状云结构和降水机制研究及人工增雨问题讨论[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2, 17(6): 937-950.
|
[8] |
何晖, 高茜, 李宏宇. 北京层状云人工增雨数值模拟试验和机理研究[J]. 大气科学, 2013, 37(4): 905-922.
|
[9] |
朱士超, 郭学良. 华北一次积层混合云微物理和降水特征的数值模拟与飞机观测对比研究[J]. 大气科学, 2015, 39(2): 370-384.
|
[10] |
髙茜, 郭学良, 何晖, 等. 基于飞机观测的华北积层混合云降水微物理特征的数值模拟研究[J]. 大气科学, 2020, 44(5):899-912.
|
[11] |
刘黎平, 宗蓉, 齐彦斌, 等. 云雷达反演层状云微物理参数及其与飞机观测数据的对比[J]. 中国工程科学, 2012, 14(9): 64-71.
|
[12] |
赵增亮, 毛节泰, 王磊, 等. 一次典型层积云的飞机观测结果及与卫星资料的对比分析[J]. 气象学报, 2011, 69(3): 521-527.
|
[13] |
游来光, 马培民, 胡志晋. 北方层状云人工降水试验研究[J]. 气象科技, 2002, 30( 增刊) : 19-56.
|
[14] |
金华, 马新成, 黄梦宇, 等. 2008年北京一次春季层状云探测分析[J]. 干旱气象, 2008, 26(4): 35-40.
|
[15] |
李仑格, 德力格尔. 高原东部春季降水云层的微物理特征分析[J]. 高原气象, 2001, 20(2):191-196.
|
[16] |
李照荣, 李荣庆, 李宝梓. 兰州地区秋季层状云垂直微物理特征分析[J]. 高原气象, 2003, 22(6): 583-589.
|
[17] |
庞朝云, 张丰伟, 张建辉. 西北干旱地区一次降水性层状云的飞机观测分析[J]. 干旱气象, 2013, 31(2): 272-277.
|
[18] |
封秋娟, 李培仁, 侯团结, 等. 山西春季一次层状冷云的微物理结构特征[J]. 大气科学学报, 2014, 37(4): 449-458.
|
[19] |
郭学良, 付丹红, 郭欣, 等. 我国云降水物理飞机观测研究进展[J]. 应用气象学报, 2021, 32(6): 641-652.
|
[20] |
杨洁帆, 胡向峰, 雷恒池, 等. 太行山东麓层状云微物理特征的飞机观测研究[J]. 大气科学, 2021, 45(1): 88-106.
|
[21] |
陶树旺, 刘卫国, 李念童, 等. 层状冷云人工增雨可播性实时识别技术研究[J]. 应用气象学报, 2001, 12(增刊1): 14-22.
|
[22] |
MILES N L, VERLINDE J, CLOTHIAUX E E. Cloud droplet size distributions in low-level stratiform clouds[J]. Journal of the Atmospheric Sciences, 2000, 57(2): 295-311.
|
[23] |
王研峰, 黄武斌, 和翠英, 等. 陇中黄土高原一次秋季层状云微物理结构及适播性分析[J]. 干旱气象, 2017, 35(1): 64-72.
|
[24] |
苏立娟, 达布希拉图, 毕力格, 等. 内蒙古中部地区飞机人工增雨概念模型[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5, 29(4): 97-101.
|
[25] |
HOBBS P V. Twenty years of airborne research at 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J].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 1991, 72(11):1707-17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