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城市化对宁波地区极端气温及人体舒适度的影响
黄鹤楼, 丁烨毅, 涂小萍, 赵昶昱, 姚日升
干旱气象    2020, 38 (03): 396-403.  
摘要444)      PDF(pc) (1341KB)(2064)    收藏
利用浙江省沿海宁波市鄞州站(城区)和石浦站(海岛)1956—2018年逐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资料,结合宁波1978—2017年城市化进程参数,研究城市化进程对人体舒适度气象指数(BCMI)及相关气象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1)宁波沿海城市城区和海岛年平均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均呈增高趋势,城市化进程对城区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增幅的贡献率分别为32.3%、48.8%;(2)城市化导致城区年平均相对湿度呈减小趋势,海岛站相对湿度变化不明显;(3)城区和海岛年平均风速均呈减小趋势,城区风速突变年份相对更早,但风速的减小主要是气候自然变化所致,与城市化进程关系不大;(4)气温对人体舒适度指数BCMI的影响最大,城区夏季和冬季极端气温下的BCMI均表现出增大趋势,夏季往炎热不舒适方向发展,冬季则往舒适方向发展;(5)宁波城市化进程参数K与城区BCMI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性,城市化进程对城区夏季最高气温和冬季最低气温增幅的贡献率分别为57.8%和46.1%。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一次回流降雪过程边界层东风结构分析
黄鹤,于雷,王志超,马鸿青,王银钢
干旱气象    DOI: 10. 11755/j. issn. 1006 -7639(2013) -04 -0756
3. 2010 年8 月河北一次暴雨的综合诊断
王志超, 于雷, 黄鹤, 马鸿青, 王咏青
干旱气象    2012, 30 (1): 81-87.  
摘要1182)      PDF(pc) (1440KB)(836)    PDF(mobile) (654KB)(21)    收藏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 1° × 1°再分析资料,对2010 年8 月18 日发生在河北的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 暴雨区处于西南风高空急流中心右后侧,高低空急流的耦合是强降雨出现并维持的重要原因。地面湿静力能量锋区的形成和维持,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很好的中尺度触发条件。500 hPa 干位涡能较好地表征冷空气的活动,且对降雨落区有很好的指示意义。暴雨前期850 hPa 为负位涡异常,大气对流不稳定,随正位涡异常区冷空气的侵入强对流暴雨爆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