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CLDAS气温和降水产品在内蒙古地区适用性分析
董祝雷, 赵艳丽, 冯晓晶, 刘诗梦
干旱气象    2023, 41 (5): 811-819.   DOI: 10.11755/j.issn.1006-7639(2023)-05-0811
摘要361)   HTML8)    PDF(pc) (11743KB)(1289)    收藏

中国气象局陆面数据同化系统(CMA Land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CLDAS)提供了高时空分辨率的陆面融合数据集,为精细化气象服务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而数据的适用性评估是开展数据应用的重要基础。基于国家气象信息中心CN05.1格点观测数据和内蒙古119个国家级气象站观测资料,对CLDAS的2 m平均气温和降水产品在内蒙古地区的适用性进行检验评估,并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ERA5(The Fifth Generation 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 Re-Analysis)和英国的CRU TS(Climatic Research Unit gridded Time Series)再分析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三种数据集均能很好地反映内蒙古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空间分布特征,但对内蒙古大部地区降水量存在低估、平均气温存在高估现象,且CLDAS数据集还能够反映地形变化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CLDAS和CRU TS的降水变率空间分布优于ERA5;CRU TS和ERA5的气温线性趋势与CN05.1观测结果相似,但增温率高于观测,而CLDAS气温产品还能反映局地降温趋势。无论是月尺度还是季节尺度,CLDAS数据集与站点观测值的相关系数均高于CRU TS和ERA5,平均绝对误差小于CRU TS和ERA5,CLDAS气温和降水产品误差最大的区域在河套地区。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不同云微物理参数化方案对冰雹模拟的影响
衣娜娜, 苏立娟, 史金丽, 董祝雷, 许志丽
干旱气象    2020, 38 (4): 619-631.  
摘要328)      PDF(pc) (6182KB)(1683)    收藏
在利用WRF模式模拟2015年7月29日内蒙古中部地区一次典型冷涡天气系统影响下的冰雹过程基础上,初步探讨积云(KF、BMJ、GD、G3)和微物理(Lin、WSM6、GM、NT、MYDM7)参数化方案对冰雹模拟结果的影响。液态和固态降水粒子质量浓度时间变化受微物理与积云参数化方案共同影响,水汽、能量以及动力条件主要受积云参数化方案影响。综合考虑不同等级降水的TS评分和呼和浩特市两次对流过程的模拟效果,4种积云参数化方案中,KF表现最优,其次是G3和GD方案,BMJ的模拟效果较差。5种微物理方案中Lin和WSM6模拟效果较好,其中WSM6-KF模拟的降水粒子质量浓度的时间变化、水汽和能量条件以及动力条件的效果最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内蒙古河套地区极端降水特征分析
刘林春, 刘炜, 孙鑫, 刘新, 董祝雷, 张宇
干旱气象    2020, 38 (4): 535-542.  
摘要811)      PDF(pc) (3113KB)(2422)    收藏
摘要:基于内蒙古河套地区34个国家气象站1961—2018年逐日降水量,分析近58 a极端降水事件和降水过程的时空分布特征,并选取典型过程分析极端降水过程环流背景场特征。结果表明:(1)平均年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7—8月降水最丰沛。8月降水量显著减少,5、6和12月降水量显著增加。(2)极端降水阈值东南高西北低,鄂尔多斯市乌审召降水量历史极值最大,巴彦淖尔市海力素最小。大部地区极端降水事件频次在5 次以上,强度东南强西北弱。(3)极端降水事件 7—8月最多,平均强度8月最强。9月极端降水事件显著增加,强度显著增强。(4)年平均极端降水过程强度减弱趋势显著,过程降水大值区多集中在土默特左旗、伊金霍洛旗和呼和浩特市区。(5)极端降水过程多受槽前西南气流影响,充足的水汽条件配合异常强盛的上升气流,易发生强降水事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内蒙古夏季降水与亚洲纬向环流的联系
董祝雷,白美兰,衣娜娜
干旱气象    DOI: 10.11755/j.issn.1006-7639(2018)-02-0256
5. 内蒙古地区典型草原下垫面CO2通量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白美兰,孟玉婧,董祝雷,李喜仓
干旱气象    DOI: 10.11755/j.issn.1006-7639(2018)-02-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