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CLDAS气温和降水产品在内蒙古地区适用性分析
董祝雷, 赵艳丽, 冯晓晶, 刘诗梦
干旱气象    2023, 41 (5): 811-819.   DOI: 10.11755/j.issn.1006-7639(2023)-05-0811
摘要361)   HTML8)    PDF(pc) (11743KB)(1290)    收藏

中国气象局陆面数据同化系统(CMA Land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CLDAS)提供了高时空分辨率的陆面融合数据集,为精细化气象服务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而数据的适用性评估是开展数据应用的重要基础。基于国家气象信息中心CN05.1格点观测数据和内蒙古119个国家级气象站观测资料,对CLDAS的2 m平均气温和降水产品在内蒙古地区的适用性进行检验评估,并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ERA5(The Fifth Generation 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 Re-Analysis)和英国的CRU TS(Climatic Research Unit gridded Time Series)再分析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三种数据集均能很好地反映内蒙古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空间分布特征,但对内蒙古大部地区降水量存在低估、平均气温存在高估现象,且CLDAS数据集还能够反映地形变化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CLDAS和CRU TS的降水变率空间分布优于ERA5;CRU TS和ERA5的气温线性趋势与CN05.1观测结果相似,但增温率高于观测,而CLDAS气温产品还能反映局地降温趋势。无论是月尺度还是季节尺度,CLDAS数据集与站点观测值的相关系数均高于CRU TS和ERA5,平均绝对误差小于CRU TS和ERA5,CLDAS气温和降水产品误差最大的区域在河套地区。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内蒙古地区夏季旱涝急转环流异常特征及其预测
刘炜, 赵艳丽, 冯晓晶
干旱气象    2021, 39 (2): 203-214.   DOI: 10.11755/j.issn.1006-7639(2021)-02-0203
摘要641)      PDF(pc) (4311KB)(2441)    收藏
利用内蒙古地区116个气象观测站逐月降水量、NCEP/NCAR逐月再分析资料、NOAA海表温度资料以及国家气象业务内网提供的130项气候监测指数,计算内蒙古夏季旱涝急转指数并分区,分析各分区“旱转涝”和“涝转旱”年的海气异常特征,探讨各气候区夏季旱涝急转指数与前期环流和海温指数的关系,并构建预测模型。结果表明:(1)近39 a来,内蒙古各气候区从春末夏初到盛夏由旱转涝的特征趋于减弱,而由涝转旱的特征趋于增强。(2)内蒙古西部地区夏季旱转涝年和涝转旱年,东亚大槽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强度以及水汽条件和垂直运动均存在显著差异;内蒙古东北部地区夏季旱转涝年和涝转旱年,东北冷涡强度、水汽条件和垂直运动存在显著差异。(3)内蒙古地区夏季旱涝急转指数与前期印度洋和热带西太平洋暖池区、黑潮区及北太平洋东北部海温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4)基于前期环流及海温指数构建的内蒙古夏季旱涝急转指数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可为内蒙古地区夏季旱涝急转预测提供一定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