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刘瑜. 云南寒潮天气特征分析[ J ]. 云南气象, 1997 (4) : 10 - 14.
[ 2 ] 郭荣芬,李英,鲁亚斌.“99. 1. 11”昆明暴雪及强降水天气诊断分析[ J ]. 云南气象, 1999 (3) : 18 - 20.
[ 3 ] 黄慧君,李庆红. 2002年11月20日暴雪天气分析[ J ]. 云南气象, 2001 (2) : 32 - 33.
[ 4 ] 彭贵芬,杨向东. 云南冬季两次暴雨(雪)过程对比分析[ C ].2003年云南省重大灾害性天气气候技术总结文集, 2003: 121 -124.
[ 5 ] 李磊,杞明辉,普贵明. 2005年滇西北两次暴(雨)雪天气过程分析[ J ]. 云南气象, 2007 (2) : 12 - 16.
[ 6 ] 海云莎,马联翔,杨向东. 袭击云南的两次强冷空气过程对比分析[ J ]. 云南气象, 2005 (4) : 11 - 14.
[ 7 ] 孙丹,晏红明,刘瑜,等. 2008年初云南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性天气气候特征初步分析[ C ]. 2008年云南重大灾害性天气气候
技术总结文集2008: 319 - 324.
[ 8 ] 寿绍文,励申申,王善华,等. 天气学分析[M ]. 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2: 40 - 42.
[ 9 ] 贾建颖,董安祥,秦宁生. 青藏高原“96. 1”雪灾的诊断分析[ J ].干旱气象, 2001, 19 (1) : 18 - 20.
[ 10 ] 李晓霞,王小勇,祖永安,等. 兰州市冬季天气气候变化及降雪形势分析[ J ]. 干旱气象, 2004, 22 (1) : 30 - 33.
[ 11 ] 贾宏元,赵光平,沈跃琴,等. 宁夏一次大暴雪天气过程的物理成因[ J ]. 干旱气象, 2007, 25 (4) : 36 - 40.
[ 12 ] 马秀玲,彭九慧,杨雷斌,等. 华北地区一次局地暴雪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 J ]. 干旱气象, 2008, 26 (1) : 64 - 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