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提高地面气象观测站网布局的科学合理性,利用1992—2021年国家级基准、基本及常规气象站观测资料,分析山东省平原和山地丘陵两类地形的气温、相对湿度、降水、气压(简称“4要素”)结构函数,确定 4 要素站网的最佳布站方案与布设距离,并评估现有观测站网布局的适宜性。结果表明,山地丘陵地区4要素的结构函数值均高于平原地区,平原地区结构函数更接近线性;山地丘陵在3种内插方式下的内插标准误差均高于平原地区;当距离满足点值内插标准误差小于观测标准误差时,4要素均以正三角形布站的内插精度最高。山东省国家级基准、基本及常规气象观测站的合理布站方式为正三角形布设;平原和山地丘陵的最佳布站距离分别不超过36.4、29.4 km。分要素看,气温分别不超过36.4 km和29.4 km;相对湿度不超过90.9 km和73.3 km;降水不超过81.9 km和52.3 km;气压不超过44.8 km和31.2 km。平原地区观测站网布局的适宜性优于山地丘陵地区。
张玉洁, .
基于空间结构函数的地面气象观测站网布局研究
[J]. 干旱气象, 2025, 43(2): 329-336.
ZHANG Yujie, .
Research on layout of surface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stations based on spatial structure function
[J]. Journal of Arid Meteorology, 2025, 43(2): 329-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