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白磊, 张帆, 文元桥, 等, 2021. 基于格点资料的1961—2018年中国霜冻灾害时空变化规律[J]. 中国农业气象, 42(9):761-774.
|
[2] |
曹宁, 张磊, 张晓煜, 等, 2017. 近55 a宁夏酿酒葡萄晚霜冻基本特征及变化趋势[J].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8(2):186-192.
|
[3] |
陈迪, 陈豫英, 张磊, 等, 2018. 贺兰山东麓葡萄园区国家级观测站与自动气象站最低气温的对比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34(30): 110-117.
DOI
|
[4] |
陈鹤, 蔡荣辉, 陈静静, 等, 2022. 基于深度学习方法的气温预报技术应用与评估[J]. 气象, 48(11):1373-1 383.
|
[5] |
陈仁伟, 张晓煜, 杨豫, 等, 2020. 贺兰山东麓六个酿酒葡萄品种抗寒性比较[J]. 北方园艺, 453(6):43-48.
|
[6] |
陈卫平, 张晓煜, 崔萍, 等, 2020. 2020年春季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晚霜冻调查[J]. 宁夏农林科技, 61(5):51-53.
|
[7] |
陈豫英, 陈楠, 王素艳, 等, 2011. MOS方法在动力延伸期候平均气温预报中的应用[J]. 应用气象学报, 22(1):86-95.
|
[8] |
陈豫英, 陈楠, 杨银, 等, 2019. 贺兰山东麓春季最低气温和霜冻精细化格点预报产品的检验[J]. 自然灾害学报, 28(1):198-206.
|
[9] |
郭润霞, 刘新伟, 王一丞, 等, 2024. CLDAS气温实况融合产品在兰州和武威的检验评估及偏差订正[J]. 干旱气象, 42(1): 146-155.
DOI
|
[10] |
韩念霏, 杨璐, 陈明轩, 等, 2022. 京津冀站点风温湿要素的机器学习订正方法[J]. 应用气象学报, 33(4): 489-500.
|
[11] |
贾丽红, 张云惠, 何耀龙, 等, 2018. 基于多模式的新疆最高(低)气温预报误差订正及集成方法研究[J]. 干旱气象, 36(2):310-318.
DOI
|
[12] |
贾丽杰, 2022. 径向基神经网络结构设计及在线建模方法研究[D]. 北京: 北京工业大学.
|
[13] |
李芳红, 张晓煜, 冯蕊, 等, 2022.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园小气候特征[J]. 干旱气象, 40(2):284-295.
DOI
|
[14] |
李红英, 张晓煜, 王静, 等, 2014. 宁夏不同熟性酿酒葡萄生态适宜性区划[J]. 生态学杂志, 33(11):3120-3 126.
|
[15] |
李艳春, 李艳芳, 2001. 宁夏近百年来的气候变化及突变分析[J]. 高原气象, 20(1):100-104.
|
[16] |
梁小娟, 张晓煜, 杨永娥, 等, 2024. 宁夏‘赤霞珠’葡萄不同发育期晚霜冻害阈值试验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 44(3): 460-469.
|
[17] |
刘嘉慧敏, 潘留杰, 戴昌明, 等, 2023. 我国气温网格预报检验及客观订正方法研究进展[J]. 气象科技进展, 13(6):10-20.
|
[18] |
罗菊英, 周建山, 闫永财, 2014. 基于数值预报及上级指导产品的本地气温MOS预报方法[J]. 气象科技, 42(3): 443-450.
|
[19] |
罗泽举, 宋丽红, 薛宇峰, 等, 2006. 一类基于SVM/RBF的气象模型预测系统[J]. 计算机工程, 32(21): 31-32.
DOI
|
[20] |
马学款, 普布次仁, 唐叔乙, 等, 2007. 人工神经网络在西藏中短期温度预报中的应用[J]. 高原气象, 26(3):491-495.
|
[21] |
潘淑坤, 张明军, 汪宝龙, 等, 2013. 1960—2011年新疆初终霜日及无霜期的变化特征[J]. 干旱区研究, 30(4):735-742.
|
[22] |
齐铎, 刘松涛, 张天华, 等, 2020. 基于格点的中国东北中北部2 m温度数值预报检验及偏差订正[J]. 干旱气象, 38(1):81-88.
|
[23] |
邱贵强, 时少英, 王洪霞, 等, 2023. 2 m气温集成订正方法及在冬奥延庆赛区的应用[J]. 应用气象学报, 34(4): 400-412.
|
[24] |
田笑, 余文韬, 从靖, 等, 2022. 统计降尺度方法在天津小时降水和气温精细化预报中的应用[J]. 干旱气象, 40(1):135-145.
DOI
|
[25] |
王丹, 戴昌明, 娄盼星, 等, 2021. 陕西ECMWF、GRAPES_Meso和SCMOC气温预报的对比检验及订正[J]. 干旱气象, 39(4): 697-708.
|
[26] |
王蕾, 杨景泰, 卞若玢, 等, 2024. 大连地区ECMWF细网格模式阵风预报误差检验与分析[J]. 干旱气象, 42(1): 129-136.
DOI
|
[27] |
王连喜, 李菁, 李剑萍, 等, 2011. 气候变化对宁夏农业的影响综述[J]. 中国农业气象, 32(2):155-160.
|
[28] |
王迎春, 李平东, 胡连山, 2011. 宁夏年、季平均气温时空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J]. 南方农业学报, 312(9):1081-1 086.
|
[29] |
吴启树, 韩美, 郭弘, 等, 2016. MOS温度预报中最优训练期方案[J]. 应用气象学报, 27(4): 426-434.
|
[30] |
熊聪聪, 潘璇, 赵奇, 等, 2014. 多模式集成的RBF神经网络天气预报[J].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29(1):75-78.
|
[31] |
熊世为, 郁凌华, 胡姗姗, 等, 2017. 基于ECMWF细网格产品的一种优化BP-MOS气温预报方法[J]. 干旱气象, 35(4):668-673.
|
[32] |
杨晓玲, 郭丽梅, 丁文魁, 2010. 武威市霜冻气候特征及预报[J]. 中国农业气象, 31(4):612-616.
|
[33] |
杨洋, 张磊, 陈豫英, 等, 2019. 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种植区晚霜冻低温持续时间规律分析[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54(6): 149-154.
|
[34] |
杨洋, 张磊, 陈豫英, 等, 2017. 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种植区春霜冻发生时间规律研究[J]. 自然灾害学报, 26(4):84-90.
|
[35] |
叶殿秀, 张勇, 2008. 1961—2007年我国霜冻变化特征[J]. 应用气象学报, 19(6): 661-665.
|
[36] |
曾晓青, 薛峰, 赵瑞霞, 等, 2019. 几种格点化温度滚动订正预报方案对比研究[J]. 气象, 45(7): 1 009-1 018
|
[37] |
张磊, 曹宁, 段晓凤, 等, 2018. 宁夏酿酒葡萄晚霜冻气候风险研究[J]. 山西农业科学, 384(2):260-264.
|
[38] |
张晓煜, 李红英, 陈仁伟, 等, 2022. 宁夏酿酒葡萄晚霜冻风险区划指标[M]. 北京: 气象出版社:44-45.
|
[39] |
张亚刚, 王勇, 张肃诏, 等, 2022. 基于ECMWF的两种温度客观预报订正方法及评估[J]. 沙漠与绿洲气象, 16(4):95-103.
|
[40] |
张亚刚, 杨银, 张成军, 等, 2021. 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温度预报订正方法及评估[J]. 热带气象学报, 37(1):136-144.
|
[41] |
张祖莲, 毛炜峄, 张山清, 等, 2022. 北疆春季气温和霜冻网格精细化预报订正及检验[J]. 气象, 48(11):1460-1 474.
|
[42] |
赵兔祥, 李福生, 郭晓雷, 等, 2023. 冬季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种植区土壤热特性研究[J]. 干旱气象, 41(4): 648-656.
DOI
|
[43] |
郑广芬, 陈晓光, 孙银川, 等, 2006. 宁夏气温、降水、蒸发的变化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J]. 气象科学, 26(4):412-421.
|
[44] |
朱琳, 王万瑞, 任宗启, 等, 2003. 陕北仁用杏的花期霜冻气候风险分析及区划[J]. 中国农业气象, 24(2):50-52.
|
[45] |
朱永宁, 冯东溥, 李红英, 等, 2020. 宁夏春霜冻期最低气温和霜冻日数时空变化特征[J]. 干旱气象, 38(2): 256-262.
|
[46] |
翟颖佳, 陈豫英, 张磊, 等, 2019. 贺兰山东麓葡萄种植园区不同类型霜冻的形成条件分析[J]. 自然灾害学报, 28(5):134-142.
|
[47] |
AUGSPURGER C K, 2013. Reconstructing patterns of temperature, phenology, and frost damage over 124 years: Spring damage risk is increasing[J]. Ecology, 94(1): 41-50.
PMID
|
[48] |
BENNIE J, KUBIN E, WILTSHIRE A, et al, 2010. Predicting spatial and temporal patterns of bud-burst and spring frost risk in north-west Europe: The implications of local adaptation to climate[J]. Global Change Biology, 16(5): 1 503-1 514.
|
[49] |
ZHU M, PANG L, XIAO Z, et al, 2019. Temperature drift compensation for high-G MEMS accelerometer based on RBF NN improved method[J]. Applied Sciences, 9(4),695.DOI:10.3390/app90406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