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姜鹏, 秦美欧, 蔡福, 温日红, 孟莹, 杨霏云, 孙沛, 冯艾琳, 方缘. 干旱-复水联动对东北春玉米光合生理与产量的影响[J]. 干旱气象, 2023, 41(2): 207-214. |
[2] |
张继波, 薛晓萍, 张新刚, 邱粲, 谭方颖, 李楠. 水分关键期干旱胁迫对冬小麦矿质元素积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干旱气象, 2023, 41(2): 223-232. |
[3] |
雷俊, 蔡迪花, 齐月, 赵福年, 张凯, 姚玉璧, 张新刚, 仇喜红. 水分胁迫对半干旱区马铃薯产量形成的影响研究[J]. 干旱气象, 2023, 41(2): 233-240. |
[4] |
曹晓云, 周秉荣, 周华坤, 乔斌, 颜玉倩, 赵彤, 陈奇, 赵慧芳, 于红妍. 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植被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进展[J]. 干旱气象, 2022, 40(6): 1068-1080. |
[5] |
范进进, 秦鹏程, 史瑞琴, 李梦蓉, 杜良敏. 气候变化背景下湖北省高温干旱复合灾害变化特征[J]. 干旱气象, 2022, 40(5): 780-790. |
[6] |
邓国卫, 孙俊, 赖江, 张玲. 四川水稻不同生育期干旱与产量灰色关联分析[J]. 干旱气象, 2022, 40(5): 814-822. |
[7] |
陈笑晨, 唐振飞, 陈锡宽, 郑潮宇, 李欣欣, 杨婷. 基于CMIP6的福建省极端气温预估[J]. 干旱气象, 2022, 40(3): 415-423. |
[8] |
李芳红, 张晓煜, 冯蕊, 陈仁伟, 张亚红, 卫建国.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园小气候特征[J]. 干旱气象, 2022, 40(2): 284-295. |
[9] |
张继波,李楠,邱粲,薛晓萍. 水分临界期持续干旱胁迫对夏玉米光合生理与产量形成的影响[J]. 干旱气象, 2021, 39(5): 734-741. |
[10] |
郁凌华,谢五三,熊世为,张鑫童,邢程,胡姗姗. 基于SPEI的安徽滁州市旱涝特征及其对小麦产量的影响[J]. 干旱气象, 2021, 39(5): 742-749. |
[11] |
吴斌, 钱业, 王瑞芳, 赵鑫, 金磊. 全球气候模式对影响西北太平洋台风强度的大尺度环境因子的模拟评估[J]. 干旱气象, 2021, 39(3): 466-479. |
[12] |
刘鸣彦, 房一禾, 孙凤华, 赵春雨, 侯依玲, 崔妍, 周晓宇.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太子河流域径流变化的贡献[J]. 干旱气象, 2021, 39(2): 244-251. |
[13] |
薛思嘉, 魏瑞江, 王朋朋, 刘园园, 杨梅 . 基于关键气象因子的河北省马铃薯产量预报[J]. 干旱气象, 2021, 39(1): 138-143. |
[14] |
赵琳, 王长科, 艾婉秀. 北疆地区公众对气候变化认知与适应的性别差异分析[J]. 干旱气象, 2021, 39(1): 168-174. |
[15] |
李裕, 王小恒, 罗兴平, 康淑荷, 陈琛, 张强. 气候变化对半干旱地区作物微量元素利用率影响研究进展[J]. 干旱气象, 2020, 38(6): 895-8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