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 ] 刘洪利,李维亮,周秀骥,等.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气候模式的发展和检验
 [ J ]. 应用气象学报, 2005, 16 (1) : 24 - 34.
 
 [ 2 ] 王会祥,唐效炎,王木林,等. 长江三角洲痕量气态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
 [ J ]. 中国科学(D辑) , 2003, 33 (2) : 114 - 118.
 
 [ 3 ] 刘正军,冯学智,王周龙,等. 基于GIS与遥感集成的土地利用现状动态监测
 [ J ]. 遥感信息, 2000, (1) : 29 - 31.
 
 [ 4 ] 史培军,陈晋,潘光忠. 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机制分析
 [ J ]. 地理学报, 2000, 55 (2) : 151 - 160.
 
 [ 5 ] 刘纪远,布和敖斯尔. 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现代过程时空特征的研究———基于卫星遥感数据
 [ J ]. 第四纪研究, 2000, 20 (3) : 229- 239.
 
 [ 6 ]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风云纵览(风云一号C星图集)
 [M ]. 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1.
 
 [ 7 ] Chen Longxun, Zhu Wenqin, Zhou Xiuji. Characteristics of envion2mental and climate change in Changjiang Delta and its possible
 mechanism
 [ J ]. ActaMeteor Sinica, 2000, 14 (1) : 129 - 140.
 
 [ 8 ] 国家统计局工交司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能源局.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04
 [M ].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4.
 
 [ 9 ] 王振华,钱锦霞,韩普. 太原市气温变化规律研究
 [ J ]. 干旱气象, 2005 , 3 (2) : 25 - 28.
 
 [ 10 ] 宋艳玲,董文杰,张尚印,等. 北京市城、郊气候要素对比研究
 [ J ]. 干旱气象, 2003, 21 (3) : 63 - 68.
 
 [ 11 ] 宋连春; 张强; 孙国武. 等. 全球变暖对甘肃省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
 [ J ]. 干旱气象, 2004, 22 (2) : 69 - 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