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王平, 范广洲, 董一平, 等. 四川空中水资源的稳定性与可开发性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0, 25(10):1762-1776. | 
																													
																						| [2] | 张弛, 吴绍洪. 西南地区夏季极端降水的水汽来源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5):1186-1194. | 
																													
																						| [3] | SILVERMAN B A. A critical assessment of hygroscopic seeding of convective clouds for rainfall enhancement[J].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 2003, 84(9):1219-1230. | 
																													
																						| [4] | 严采蘩, 陈万奎. 统计评估人工增雨效果的一些问题研究[J]. 应用气象学报, 2001, 12(增刊1):80-87. | 
																													
																						| [5] | 黄美元. 我国人工降水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发展思路[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1, 16(5):543-550. | 
																													
																						| [6] | 黄彦彬, 姚展予, 游积平, 等. 基于".NET"的华南区域人工增雨效果统计检验共享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 气象, 2011, 37(6):727-734. | 
																													
																						| [7] | 牛淑贞, 鲍向东, 张一平, 等. 河南省春季一次人工增雨作业效果分析[J].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07, 30(4):24-29. | 
																													
																						| [8] | 王伟健, 姚展予, 贾烁, 等. 随机森林算法在人工增雨效果统计检验中的应用研究[J].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8, 41(2):113-119. | 
																													
																						| [9] | 刘艳华, 周毓荃, 黄毅梅, 等. 一次冷锋降水云系结构和人工增雨条件模拟分析[J].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9, 42(1):60-72. | 
																													
																						| [10] | 张微. 冷涡前部飞机人工增雨作业条件数值模拟研究[J].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20, 14(6):54-60. | 
																													
																						| [11] | 李大山. 人工影响天气现状与展望[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2002. | 
																													
																						| [12] | 曾光平, 方仕珍, 肖锋. 1975—1986年古田水库人工降雨效果总分析[J]. 大气科学, 1991, 15(4):97-108. | 
																													
																						| [13] | 钱莉, 俞亚勋, 杨永龙. 河西走廊东部人工增雨试验效果评估[J]. 干旱区研究, 2007, 24(5):679-685. | 
																													
																						| [14] | 李宏宇, 嵇磊, 周嵬, 等. 北京地区人工增雨效果和防雹经济效益评估[J]. 高原气象, 2014, 33(4):1119-1130. | 
																													
																						| [15] | GABRIEL K R. The Israeli artificial rainfall simulation experiment. statistical evaluation for the period 1961-1965[C]//. 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Berkeley Symposium on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Probabilit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7:91-113. | 
																													
																						| [16] | GAGIN A, NEUMANN J. The second Israeli randomized cloud seeding experiment: evaluation of the results[J]. Journal of Applied Meteorology, 1981, 20(11):1301-1311. | 
																													
																						| [17] | HESS W N, SARTOR J D. Weather and climate modification[J]. Physics Today, 1974, 28(6): 51-52. | 
																													
																						| [18] | 王以琳, 王俊. 地面人工增雨随机试验方法的探讨[J]. 干旱气象, 2015, 33(5):756-760. | 
																													
																						| [19] | 王婉, 姚展予. 非随机化人工增雨作业功效数值分析和效果评估[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2, 17(6):855-861. | 
																													
																						| [20] | 程鹏, 沈天成, 罗汉, 等. 石羊河上游地面人工增雨效果统计检验分析[J]. 干旱区地理, 2021, 44(4):962-970. | 
																													
																						| [21] | 高子毅, 刘广忠. 克拉玛依山区人工增水效果的再评价[J]. 新疆气象, 2000, 23(1):23-26. | 
																													
																						| [22] | 郭红艳, 李春光, 刘强, 等. 山东济宁地区人工增雨效果检验[J]. 干旱气象, 2014, 32(3):454-459. | 
																													
																						| [23] | 廖向花, 张逸轩, 陈小敏, 等. 重庆一次典型飞机人工增雨作业的效果分析[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39(9):156-163. | 
																													
																						| [24] | 王婉, 姚展予. 2006年北京市人工增雨作业效果统计分析[J]. 高原气象, 2009, 28(1):195-202. | 
																													
																						| [25] | 林丹, 耿蔚. 四川盆地南部一次冬季飞机增雨作业个例分析[J].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6, 36(2):82-87. | 
																													
																						| [26] | 林丹, 王维佳. 四川盆地初夏一次飞机增雨作业的效果检验[J].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20, 35(1):117-122. | 
																													
																						| [27] | 黄嘉佑. 气象统计分析与预报方法[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1990: 16-23. | 
																													
																						| [28] | 邓北胜. 人工影响天气技术与管理[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2011: 140-147. | 
																													
																						| [29] | 程鹏, 陈祺, 蒋友严, 等. 河西走廊石羊河流域近10年人工增雨效果检验评估[J]. 高原气象, 2021, 40(4):866-874. | 
																													
																						| [30] | 姚展予.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人工影响天气研究进展回顾[J]. 应用气象学报, 2006, 17(6):786-795. | 
																													
																						| [31] | 冯宏芳, 隋平, 蔡英群, 等. 蓄水型人工增雨效果检验[J]. 气象科技, 2010, 38(4):510-5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