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边巴卓嘎, 2021. 冬季南支槽对西藏西南部暴雪的影响[D]. 南京: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18-29. | 
																													
																						| [2] | 段旭, 段玮, 2015. 孟加拉湾风暴对高原地区降水的影响[J]. 高原气象, 34(1): 1-10. DOI
 | 
																													
																						| [3] | 郭城, 李博渊, 杨森, 等, 2012. 新疆阿勒泰地区大到暴雪天气气候特征[J]. 干旱气象, 30(4): 604-608. | 
																													
																						| [4] | 过霁冰, 徐祥德, 施晓晖, 等, 2012. 青藏高原冬季积雪关键区视热源特征与中国西南春旱的联系[J]. 高原气象, 31(4): 900-909. | 
																													
																						| [5] | 康志明, 罗金秀, 郭文华, 等, 2007. 2005年10月西藏高原特大暴雪成因分析[J]. 气象, 33(8): 60-67. | 
																													
																						| [6] | 卢秉红, 杨青, 高松影, 等, 2016. 两次不同类型暴雪的雷达回波特征分析[J]. 干旱气象, 34(5): 836-840. DOI
 | 
																													
																						| [7] | 罗布坚参, 德吉白珍, 次仁朗杰, 2016. 西藏高原西南部地区一次暴雪天气过程诊断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32(5): 18-24. | 
																													
																						| [8] | 柳龙生, 李英, 赵毅勇, 2015. 孟加拉湾风暴费林(1302)对藏南一次暴雪过程的影响分析[J]. 气象, 41(9): 1 079-1 085. | 
																													
																						| [9] | 林志强, 假拉, 薛改萍, 等, 2014. 1980—2010年西藏高原大到暴雪的时空分布和环流特征[J]. 高原气象, 33(4): 900-906. DOI
 | 
																													
																						| [10] | 林志强, 2016. 南支槽对西南高原地区冬半年日降水的影响[J]. 高原气象, 35(6): 1 456-1 463. | 
																													
																						| [11] | 马林, 张青梅, 赵春宁, 等, 2003. 青藏高原东部牧区春季雪灾天气的形成及其预报[J]. 自然灾害学报, 12(3): 61-68. | 
																													
																						| [12] | 索渺清, 丁一汇, 2009. 冬半年副热带南支西风槽结构和演变特征研究[J]. 大气科学, 33(3): 425-442. | 
																													
																						| [13] | 索渺清, 丁一汇, 2014. 南支槽与孟加拉湾风暴结合对一次高原暴雪过程的影响[J]. 气象, 40(9): 1 033-1 047. | 
																													
																						| [14] | 寿绍文, 2017. 中尺度气象学研究:寿绍文学术论文选[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155-157. | 
																													
																						| [15] | 时兴合, 李生辰, 李栋梁, 等, 2007. 青海南部冬季积雪和雪灾变化的特征[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3(1): 36-40. | 
																													
																						| [16] | 王慧清, 付亚男, 孟雪峰, 2019. 内蒙古东北部地区一次极端降雪过程的水汽输送特征[J]. 干旱气象, 37(2): 277-287. | 
																													
																						| [17] | 王敏, 孙树峻, 王雪, 2010. 青藏高原东南侧一次大范围暴雨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J].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30(4): 47-50. | 
																													
																						| [18] | 杨淑华, 赵桂香, 程海霞, 等, 2021. 山西两类暴雪过程的雷达产品特征比较及降雪量估测[J]. 干旱气象, 39(3): 436-447. | 
																													
																						| [19] | 余燕群, 熊秋芬, 卓玛, 等, 2020. 近31年藏北暴雪天气的气候特征和环流分型[J]. 湖北农业科学, 59(17): 31-37. | 
																													
																						| [20] | 杨志刚, 建军, 洪建昌, 2014. 1961—2010年西藏极端降水事件时空分布特征[J]. 高原气象, 33(1): 37-42. DOI
 | 
																													
																						| [21] | 詹姆斯·霍顿, 格雷戈瑞·哈金, 2019. 动力气象学引论(原书第五版)[M].  段明铿, 王文,刘毅庭, 译.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165-167. | 
																													
																						| [22] | 周倩, 程一帆, 周甘霖, 等, 2011. 2008年10月青藏高原东部一次区域暴雪过程及气候背景分析[J]. 高原气象, 30(1): 22-29. | 
																													
																						| [23] | 庄晓翠, 覃家秀, 李博渊, 2016. 2014年新疆西部一次暴雪天气的中尺度特征[J]. 干旱气象, 34(2): 326-334. DOI
 | 
																													
																						| [24] | HOSKINS B, MCINTYRE M, ROBERTSON A, 1985. On the use and significance of isentropic potential vorticity maps[J]. Quarterly Journal of the Royal Meteorological Society, 111: 887-946. | 
																													
																						| [25] | SAULO C, RUIZ J, SKABAR, et al, 2007. Synergism between the low-level jet and organized convection at its exit region[J]. Monthly Weather Review, 135(4): 1 310-1 3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