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敏, 孙树峻, 张健, 李天方, 陈锐, 杨星, 肖雅文. 甘孜州植被覆盖度演变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研究[J]. 干旱气象, 2024, 42(6): 944-952. |
[2] |
陆晓娟, 王芝兰, 张金玉, 王昀, 王丽娟, 胡蝶, 沙莎, 王素萍, 李忆平. 海温和MJO对2023年西南春旱的协同影响[J]. 干旱气象, 2024, 42(2): 166-179. |
[3] |
许丹, 龙俐, 张东海, 任曼琳, 陈娟. 基于MCI干旱综合指数的贵州省干旱时空分布及灾情变化特征[J]. 干旱气象, 2023, 41(6): 897-909. |
[4] |
韩元元, 雒佳丽, 王飞洋, 李申涛. RCP8.5情景下未来热带太平洋海域大气对海表温度的响应分析[J]. 干旱气象, 2022, 40(5): 804-813. |
[5] |
张亚春, 马耀明, 马伟强, 王宾宾, 王玉阳, . 青藏高原不同下垫面蒸散量及其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J]. 干旱气象, 2021, 39(3): 366-373. |
[6] |
龚静, 朱世珍, 张鹏亮, 王启花, 王丽霞, 郭三刚, 张博越. 青海省东部地区云特征参量与降水相关性分析[J]. 干旱气象, 2021, 39(06): 948-956. |
[7] |
聂云, 周继先, 李习瑾, 冉阳, 陈超. 贵州一次暖区飑线过程的环境条件和结构特征#br#[J]. 干旱气象, 2020, 38(5): 782-793. |
[8] |
杨帅, 侯奇奇, 耿雪莹, 高宇俊, 刘璇, 周鹏. 1974—2016年河北省最大冻土深度及其与温度的关系[J]. 干旱气象, 2020, 38(03): 380-387. |
[9] |
严凯琳, 俞 淼, 郭 黎, 廖 宏. 江淮梅雨异常与东亚地区地表感热通量的关系[J]. 干旱气象, 2019, 37(5): 771-780. |
[10] |
甘文强,李刚,万雪丽. 近57 a 5—9月贵州极端强降水变化特征[J]. 干旱气象, 2018, 36(4): 617-623. |
[11] |
张波1,2,谭文1,古书鸿1,谷晓平1. 1961—2015年贵州省夏季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J]. 干旱气象, 2017, 35(3): 420-. |
[12] |
王娜1,王冀2,王琦1,肖科丽3,姚静4,方建刚1. 陕西冬季气温变化特征及其成因[J]. 干旱气象, 2016, 34(4): 604-609. |
[13] |
马艳敏,李建平,王颖,陈立文,唐晓玲,刘珂. 吉林省中西部浅层地下水位时空变化特征及与降水的关系[J]. 干旱气象, 2015, 33(6): 994-999. |
[14] |
牛广山,王大勇. 2014年夏季豫西北高温干旱成因分析[J]. 干旱气象, 2015, 33(5): 808-814. |
[15] |
曹越前,张武,药静宇,王暐. 半干旱区云量变化特征及其与太阳辐射关系的研究[J]. 干旱气象, 2015, 33(4): 684-6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