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于静,王莺,高亚敏,齐佳慧,付铭. 基于MOD16产品的科尔沁草原地表蒸散时空变化特征[J]. 干旱气象, 2021, 39(5): 831-837. |
[2] |
周惜荫, 李谢辉. 1978—2017年西南地区干湿时空变化特征[J]. 干旱气象, 2021, 39(3): 357-365. |
[3] |
冯晓莉, 多杰卓么, 李万志, 申红艳, 陈冀青. 1961—2018年青海高原极端气温指数时空变化特征[J]. 干旱气象, 2021, 39(1): 28-37. |
[4] |
曹晓云, 肖建设, 乔斌, 陈国茜, 权晨, 祝存兄, 史飞飞. 1961—2019年柴达木盆地沙尘强度时空变化特征[J]. 干旱气象, 2021, 39(1): 46-53. |
[5] |
达选芳, 李照荣, 王小勇, 刘抗, 邸燕君, 闫晓敏. 有云条件下太阳辐射短临预报订正技术研究[J]. 干旱气象, 2021, 39(06): 1006-1016. |
[6] |
范思睿, 王维佳, 林丹. 基于ISCCP云资料的中国地区不同类型云的时空分布[J]. 干旱气象, 2020, 38(2): 213-225. |
[7] |
朱永宁, 冯东溥, 李红英, 段晓凤, 郑方. 宁夏春霜冻期最低气温和霜冻日数时空变化特征[J]. 干旱气象, 2020, 38(2): 256-262. |
[8] |
王耀庭, 孟春雷, 苗世光, 郑祚芳, 李青春. 基于人口和能耗数据估算北京人为热排放[J]. 干旱气象, 2020, 38(1): 89-99. |
[9] |
董旭光, 邱粲, 刘焕彬, 陈艳春, 叶殿秀, 李胜利. 济南地区小时强降水变化特征[J]. 干旱气象, 2019, 37(6): 892-898. |
[10] |
李万荣, 张弢. 1960—2017年河西走廊东部寒潮时空变化特征[J]. 干旱气象, 2019, 37(5): 747-753. |
[11] |
姚镇海, 姚叶青, 王传辉, 樊凡, 施国萍 . 1987—2016年安徽省暑期体感温度时空变化特征[J]. 干旱气象, 2019, 37(3): 454-. |
[12] |
孙夏, 范广洲, 张永莉, 赖欣. 夏季青藏高原不同层次土壤湿度时空变化特征[J]. 干旱气象, 2019, 37(2): 252-261. |
[13] |
彭冬梅, 陈鹏翔, 张旭. 基于卫星遥感的新疆地表太阳总辐射估算[J]. 干旱气象, 2019, 37(2): 322-330. |
[14] |
强安丰,汪妮,解建仓,姜仁贵. 三江源区大气可降水量时空特征及其与降水关系[J]. 干旱气象, 2019, 37(1): 22-30. |
[15] |
马茜蓉1,游庆龙1,2,蔡淼3,周毓荃3,刘菊菊1. 基于CERES卫星资料分析中国近15 a云量变化[J]. 干旱气象, 2018, 36(6): 9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