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FOST模型对内蒙古河套灌区食用向日葵的适用性评价
Applicability evaluation of edible sunflower in Hetao Irrigation Region of Inner Mongolia based on WOFOST model
通讯作者: 王海梅(1976—),女,内蒙古赤峰人,博士,正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生态气象研究。E-mail:wanghmhuhe@126.com。
责任编辑: 王涓力;校对:黄小燕
收稿日期: 2024-06-18 修回日期: 2024-09-6
基金资助: |
|
Received: 2024-06-18 Revised: 2024-09-6
作者简介 About authors
孙琳丽(1983—),女,河北徐水人,硕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应用气象研究。E-mail:sunlinli198362@163.com。
为评价世界粮食研究(World Food Studies,WOFOST)模型对河套灌区食用向日葵的适用性,实现当地向日葵生长过程的动态模拟,使用初始变量扰动法对WOFOST模型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结合河套灌区巴彦淖尔农业气象试验站2012年向日葵分期播种试验观测资料对WOFOST模型进行参数校准,并进一步结合同年向日葵水分控制试验观测资料、2005—2009年向日葵品比试验数据和2005—2023年向日葵农业气象观测资料对模型的模拟效果进行验证,获得向日葵模型参数,包括各发育阶段比叶面积、最大CO2同化率、单叶光能利用率及有效积温等。结果表明,模拟的出苗—开花期天数、开花—成熟期天数绝对偏差平均值(Average Absolute Deviation,AD)小于3 d,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ormalized Root Mean Squared Error,NRMSE)小于8.00%;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的AD为0.31 m2·m-2,NRMSE为27.96%;模拟叶重(Dry Weight of Living Leaves,WLV)、茎重(Dry Weight of Living Stems,WST)、贮存器官生物量(Dry Weight of Living Storage Organs,WSO)、地上生物量(Total above Ground Production,TAGP)及产量的AD为254.04~682.97 kg·hm-2,NRMSE为9.16%~26.37%。参数校准后的模型能够反映河套灌区向日葵的发育进程变化、叶面积扩展及生物量累积过程,模拟精度较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World Food Studies (WOFOST) model for edible sunflower in the Hetao Irrigation Region and realize the dynamic simulation of local sunflower growth process, the initial variable perturbation method was used to conduct a sensitivity analysis on crop parameters of the WOFOST model, and the sunflower crop parameters in the WOFOST model were calibrated based on the observed data of the experiment of sunflower sowing by stages in 2012 at Bayannur Agrometeorological Experiment Station. Furthermore, the simulation effect of the model was verified by combining the observational data from the sunflower water control experiment in the same year, the sunflower variety comparison experiment data from 2005 to 2009, and the sunflower agricultural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data from 2005 to 2023. The model parameters for sunflower were obtained, including the specific leaf area at each growth stage, the maximum CO2 assimilation rate, the single-leaf photosynthetic efficiency, and the effective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and so 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verage absolute deviation (AD) of the numbers of days from emergence to flowering and flowering to maturity was less than 3 days, and the normalized root mean square error (NRMSE) was less than 8.00%. The AD of leaf area index (LAI) was 0.31 m2·m-2, and the NRMSE was 27.96%. The ranges of AD of dry weight of living leaves (WLV), stems (WST), storage organs (WSO), total above ground production (TAGP) and yield were 254.04-682.97 kg·hm-2, and the NRMSE were 9.16%-26.37%. The localized WOFOST model can reflect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changes of sunflowers, the expansion of leaf area and the accumulation process of biomass in the Hetao Irrigation Region, which has high simulation accuracy and a promising application prospect.
Keywords:
本文引用格式
孙琳丽, 云文丽, 王海梅, 萨日娜, 高亚敏, 王彦平.
SUN Linli, YUN Wenli, WANG Haimei, SA Rina, GAO Yamin, WANG Yanping.
0 引 言
作物生长模型能够定量描述气象、土壤、作物遗传特性、田间管理等因素对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其机理性和动态性均较强,现已成为农业生产研究的重要手段(马玉平和王石立,2004;熊伟,2004;高亮之,2005;韩湘云等,2013;Yin et al.,2024)。世界粮食研究(World Food Studies,WOFOST)模型是从瓦赫宁根系列模型SUCROS(Simple and Universal Crop growth Simulation)(Hoof et al.,2011)中导出的最早面向应用的模型之一,通过改变模型参数,可模拟多种一年生作物的生长发育过程,适用于不同地区的不同作物和品种(马玉平等,2005a;董智强等,2019;Kulig et al.,2020;Belozerova,2024)。在我国,以往相关研究对作物模型本地化和应用做了一定的探索。例如,马玉平等(2005b)针对华北气候特点和冬小麦品种类型,利用冬小麦越冬期数据,对WOFOST模型参数进行了调整,较好地模拟了华北冬小麦主要发育期和产量;刘维等(2017)采用东北春玉米田间观测数据,通过优化算法对WOFOST模型参数进行校正与优化,模拟的生育期、叶面积指数和生物量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能够反映东北地区春玉米生产情况;高永刚等(2006)利用WOFOST模型和气候变化趋势的数学分析方法,分析了黑龙江省各地大豆1961—2003年产量的时空变化趋势,探讨了气候变化对黑龙江北部和南部区域大豆模拟产量变化的影响。
食用向日葵是内蒙古河套灌区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是农民增加经济收入与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因素。随着栽培技术和农田管理水平的提高,其产量也在逐年提高(云文丽等,2015)。近几年,内蒙古河套灌区向日葵种植面积已占总播种面积的1/4以上,其总产量达内蒙古自治区的60%,已经成为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张玲玲等,2015;武荣盛等,2021;云文丽和贾成朕,2021)。及时、准确、动态、定量地掌握向日葵生长情况,进行科学的田间管理是保障农牧民收入和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目前,国内基于WOFOST模型对玉米、小麦、水稻等多种作物的适用性进行了验证(邬定荣等,2003;谢文霞等,2006;孙琳丽,2018;朱波等,2020),但针对向日葵的相关研究较少。鉴于此,本文以河套灌区向日葵为研究对象,利用巴彦淖尔农业气象试验站2012年向日葵分期播种试验数据、土壤水分控制试验数据及2005—2009年向日葵品比试验数据、近19 a农业气象观测数据,结合对应年份的气象、土壤资料对WOFOST模型开展本地化研究,获得适用于当地的向日葵模型应用参数,并对WOFOST的模拟能力与适应性进行了整体评价,实现了河套灌区向日葵生长过程的逐日动态模拟,为进一步利用模型进行向日葵生产力评估和预测奠定基础,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技术支持。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数据来源
1.2.1 作物数据
作物数据包括向日葵常规农业气象观测数据和大田试验数据。常规农业气象观测数据为2005—2023年向日葵(中熟品种)发育期、产量和田间管理数据(植株密度、施肥和灌溉等农事活动的日期和数量),来源于巴彦淖尔市农业气象试验站,其中发育期用于积温参数的计算,产量数据用于检验模型模拟精度。
大田试验数据主要来源于2012年巴彦淖尔市农业气象试验站分期播种试验和土壤水分控制试验,两组试验供试品种均为当地代表性食用向日葵品种LD5009,属中熟品种,试验田土壤类型为壤土,0~1 m耕作层平均土壤容重1.4 g·cm-3,田间持水量26.1%,凋萎湿度6.2%。其中分期播种试验包括7个播期,每个播期3个重复,小区面积36 m2,种植密度为3.4 株·cm-2,1~4期每期间隔15 d播种,5~7期每期间隔10 d播种(4月5、20日,5月5、20日,6月4、14、24日),灌溉量以当地大田管理为准。土壤水分控制试验采用大型活动遮雨棚对向日葵进行全程水分控制,小区面积24 m2,四周有防渗漏设施,深度2 m。分别在二叶—花序形成期、花序形成—开花期和开花—成熟期3个关键发育期设置严重缺水、缺水、水分适宜和偏湿4个等级控水指标(土壤水分下限值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0~40%、>40%~55%、>55%~70%、>70%~100%),非控水时段水分充分供给,每个处理设置2个重复。两组试验中耕、锄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均与当地大田管理水平一致。观测数据主要包括发育期、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叶重(Dry Weight of Living Leaves,WLV)、茎重(Dry Weight of Living Stems,WST)、贮存器官生物量(Dry Weight of Living Storage Organs,WSO)、地上生物量(Total above Ground Production,TAGP)及产量,主要用于调整模型生长参数和检验模拟精度。其中,叶面积采用叶面积系数法测定,各分器官生物量按茎、叶等分器官烘干称重测定,上述观测方法严格按照《农业气象观测规范:上卷》(国家气象局,1993)执行。
另外,2005—2009年向日葵品比试验中熟组的发育期观测数据来源于当地种子站和农牧业科学研究所,用于检验生育期的模拟精度。
1.2.2 气象数据
气象数据为作物数据对应年份及站点的逐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日照时数、水汽压、风速、降水量等要素数据,主要用于调整模型参数和检验模拟精度,来源于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
1.2.3 土壤数据
土壤数据为该站田间持水量、凋萎湿度、土壤容重、地下水位深度以及试验测定的0~100 cm每隔10 cm的各层土壤水分,用于确定土壤参数初值,来源于巴彦淖尔市农业气象试验站。
1.3 研究方法
1.3.1 作物模型敏感参数确定方法
为了有效地校准作物模型,首先需要对模型众多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筛选出对作物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敏感性较高的参数。本研究采用初始变量扰动法,以相对敏感度为检验标准,即在其他参数值不变的情况下,测试参数值增加和减少10%后,模型模拟结果[总叶重(Total Dry Weight of Leaves,TWLV)、总茎重(Total Dry Weight of Stems,TWST)、总贮存器官生物量(Total Dry Weight of Storage Organs,TWSO)、TAGP、最大叶面积指数(Maximum Leaf Area Index,LAIM)]的变化百分率,计算公式(Morris,1991;马玉平,2004)如下:
式中:S和Sr为状态变量对不同参数的敏感度和相对敏感度,单位%;Y为模拟的状态变量,q为不同参数的初始值,Δq为各输入参数的变化量。
表1 WOFOST模型向日葵敏感参数的相对敏感度
Tab.1
参数 | 物理意义 | TWLV | TWST | TWSO | TAGP | LAIM | |||||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
SLA1(DVS=0) | 比叶面积/(hm2·kg-1) | 2.14 | 2.09 | 1.61 | 1.34 | 0.97 | 0.53 | 1.36 | 1.03 | 2.47 | 2.32 |
SLA2(DVS=1.0) | 0.82 | 0.77 | 0.75 | 0.65 | 0.84 | 0.67 | 0.81 | 0.38 | 1.62 | 1.51 | |
SPAN | 叶龄/d | 0.01 | 0.00 | 0.02 | 0.01 | 0.97 | 0.66 | 0.52 | 0.35 | 0.07 | 0.07 |
EFF2(T=40 ℃) | 单叶光能利用效率/(kg·hm-2·h-1·J-1·m2·s) | 0.91 | 0.87 | 0.82 | 0.77 | 0.67 | 0.61 | 0.76 | 0.70 | 0.92 | 0.89 |
AMAX1(DVS=0) | 叶片最大CO2同化速率/(kg·hm-2·h-1) | 1.32 | 1.25 | 0.95 | 0.83 | 0.48 | 0.32 | 0.76 | 0.62 | 1.33 | 1.33 |
AMAX2(DVS=1.2) | 0.87 | 0.82 | 0.83 | 0.76 | 0.83 | 0.74 | 0.84 | 0.76 | 0.85 | 0.85 | |
TMNF(Tmin=3.0 ℃) | 总同化速率的订正系数 | 3.59 | 3.26 | 2.91 | 2.78 | 2.61 | 2.07 | 2.80 | 2.53 | 3.69 | 3.28 |
CVL | 叶片转化率/(kg·kg-1) | 0.88 | 0.77 | 0.66 | 0.56 | 0.33 | 0.23 | 0.52 | 0.42 | 0.89 | 0.81 |
CVO | 贮存器官转化率/(kg·kg-1) | 0.05 | 0.04 | 0.19 | 0.17 | 0.85 | 0.83 | 0.52 | 0.50 | 0.04 | 0.07 |
CVR | 根部转化率/(kg·kg-1) | 1.35 | 0.65 | 0.98 | 0.60 | 1.03 | 0.51 | 0.83 | 0.78 | 1.37 | 1.29 |
CVS | 茎转化率/(kg·kg-1) | 1.08 | 0.96 | 0.98 | 0.86 | 0.48 | 0.35 | 0.73 | 0.60 | 1.07 | 1.00 |
注:DVS为发育进程(Development Stage of Crop),等于某阶段实际累积的有效温度与该阶段所需积温之比与光周期影响因子的乘积,DVS=0时为出苗期、DVS=1时为开花期、DVS=2时为成熟期,下同。
1.3.2 作物模型参数校准方法
作物参数分为发育参数和生长参数,发育参数主要为向日葵出苗—开花期、开花—成熟期所需的有效积温和光周期影响因子,有效积温通过2005—2023年向日葵农业气象观测发育期数据及对应的气温资料确定,光周期影响因子采用模型默认值;生长参数包括描述干物质形成、同化物分配、叶面积增长及衰老等过程的参数。根据前人的研究结果和经验(张黎,2005;孙琳丽等,2016),对于上述不敏感参数或敏感性较高但取值范围较小的参数,可以通过查阅文献获取或取WOFOST模型默认值;对于敏感性较高且取值范围较大或与品种有关的参数,先根据田间试验资料计算或查阅文献获得参数可能的取值范围,再通过“试错法”做适当调整。文中采用2012年向日葵土壤水分控制试验观测数据调整生长参数,表2为模型主要作物参数校准值。
表2 WOFOST模型向日葵主要参数调整值
Tab.2
参数 | 物理意义 | 缺省值 | 调整值 | 参数范围 |
---|---|---|---|---|
TSUM1 | 出苗至开花有效积温/(℃·d) | 1 050 | 1 116.5 | 150~1050 |
TSUM2 | 开花至成熟有效积温/(℃·d) | 1 000 | 895.6 | 600~1550 |
SLA1 (DVS=0) | 比叶面积/(hm2·kg-1) | 0.003 5 | 0.003 3 | 0.000 7~0.004 2 |
SLA2 (DVS=1) | 0.002 5 | 0.003 0 | ||
SPAN | 叶片衰老系数/d | 30 | 35 | 17~50 |
AMAX1 (DVS=0) | 叶片最大CO2同化速率/(kg·hm-2·h-1) | 36 | 40 | 25~75 |
AMAX2 (DVS=1.25) | 36 | 45 | ||
EFF2 (T=40 ℃) | 单叶光能利用效率/(kg·hm-2·h-1·J-1·m2·s) | 0.4 | 0.45 | 0.35~0.50 |
土壤参数主要描述土壤物理性质、渗透特性等,与土壤质地和结构有关,具有一定的地域差异,本文对部分土壤参数进行了调整,其中,凋萎湿度 (Soil Moisture Content at Wilting Point,SMW)、田间持水量(Soil Moisture Content at Field Capacity,SMFC)、初始土壤有效水分(Initial Amount of Available Water in Total Rootable Zone,WAV)、初始根深处的初始水分含量(Maximum Initial Soil Moisture Content of the Initial Rooting Depth,SMLIM)使用实测值,其余参数如根区最大下渗速率(Maximum Percolation Rate Root Zone,SOPE)、饱和导水率(Hydraulic Conductivity of Saturated Soil,K0)等取模型默认值。
1.3.3 模型适用性验证方法
模型适用性评价包括两部分。首先通过散点图直观比较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吻合程度和一致性,对模型模拟性能进行总体定性评价;然后选择国际上通用的评价指标决定系数(R2)、绝对偏差平均值(Average Absolute Deviation,AD)、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d Error,RMSE)、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ormalized Root Mean Squared Error,NRMSE)等进一步对发育期、LAI、WSO、TAGP及产量的模拟精度进行评价。R2反映了实测值与模拟值的一致性,越接近1表示模拟效果越好。AD、RMSE和NRMSE反映了模拟值与实测值的误差情况,值越小表示模拟效果越好,其中,NRMSE≤10%为极高精度;10%<NRMSE≤20%为高精度;20%<NRMSE≤30%为中等精度;NRMSE>30%为低精度(张素青等,2014;胡雪琼等,2015)。AD、RMSE、NRMSE的计算公式(陈怀亮等,2016)如下:
式中:n为样本数,Yi、Xi分别为模拟值与实测值,
2 结果与分析
基于表2的模型参数调整值,以实际出苗期作为模拟的初始日期,对应代表站点的逐日气象数据为驱动变量,对WOFOST模型的向日葵发育进程、叶面积扩展、生物量累积和产量模拟精度进行检验。
2.1 发育期检验
开花期和成熟期是向日葵生长发育的关键节点,出苗—开花期和开花—成熟期的天数是评价WOFOST模型模拟发育进程是否合理的重要指标。利用2005—2009年巴彦淖尔市向日葵品比试验中熟组发育期观测数据进行独立样本检验。
图1
图1
向日葵出苗—开花期天数(a)和开花—成熟期天数(b)的实测值与模拟值对比
Fig.1
Comparison between the simulated and observed days of the emergence to flowering (a) and the flowering to maturity (b) of sunflower
表3 WOFOST模型模拟向日葵出苗—开花期天数、开花—成熟期天数误差
Tab.3
状态变量 | 样本数/个 | R2 | AD/d | RMSE/d | NRMSE/% |
---|---|---|---|---|---|
出苗期—开花期天数 | 68 | 0.58 | 2.53 | 3.11 | 5.86 |
开花期—成熟期天数 | 68 | 0.39 | 2.98 | 3.56 | 7.69 |
2.2 LAI和生物量模拟检验
利用2012年向日葵分期播种试验观测数据及2005—2023年农业气象观测单产数据对WLV、WST、LAI、WSO、TAGP及产量进行独立样本检验。其中产量模拟值为WSO模拟值与转换系数的乘积。转换系数利用试验数据通过实测WSO和实测产量的比值确定,文中取0.58。
图2
图2
向日葵第1(a)、第2(b)播期及7个播期整体(c)LAI实测值与模拟值对比
Fig.2
Comparison between the simulated and observed values of LAI during the first (a), the second (b) seedtimes and the whole seven seedtimes (c) of sunflower
模拟的向日葵各器官生物量显示,模拟值与实测值均呈现良好的一致性。同样以第1、2播期为例(图3),各器官生物量模拟值随日序呈不同程度的递增趋势,与实测变化趋势相符,模拟值与实测值较接近。7个播期(图4)各器官生物量模拟值的R2为0.90~0.98,拟合度较高;AD为373.18~682.97 kg·hm-2,RMSE为542.76~1 095.46 kg·hm-2,NRMSE为18.55%~26.37%,均小于30%(表4)。产量是作物生长发育状态的最终表现,其模拟结果是对模型参数校准是否合理的综合反映,近19 a产量模拟结果(表4)显示,产量模拟的R2为0.61,AD和RMSE均在305 kg·hm-2以内,NRMSE小于10%。从模型整体模拟效果来看,各状态变量的模拟值和实测值吻合较好,尤其是WSO和产量的模拟精度最高,NRMSE小于20%,说明校准后的模型总体模拟效果良好,能够较好地反映叶面积扩展和生物量累积过程。
图3
图3
向日葵第1(a)、第2(b)播期WLV、WST、WSO 和TAGP的实测值与模拟值对比
Fig.3
Comparison between the simulated and observed values of WLV, WST, WSO and TAGP of sunflower during the first (a) and the second (b) seedtimes of sunflower
图4
图4
向日葵7个播期整体WLV(a)、WST(b)、WSO(c) 和TAGP(d)的实测值与模拟值对比
Fig.4
Comparisons between the simulated and observed values of WLV(a), WST(b), WSO(c) and TAGP(d) during the whole seven seedtimes of sunflower
表4 WOFOST模型模拟向日葵LAI、WLV 、WST、WSO、TAGP和产量误差
Tab.4
状态变量 | 样本数/个 | R2 | AD | RMSE | NRMSE/% |
---|---|---|---|---|---|
LAI/(m2·m-2) | 35 | 0.90 | 0.31 | 0.44 | 27.96 |
WLV/(kg·hm-2) | 35 | 0.90 | 473.05 | 631.16 | 26.37 |
WST/(kg·hm-2) | 35 | 0.97 | 368.18 | 586.42 | 24.16 |
WSO/(kg·hm-2) | 21 | 0.96 | 373.18 | 542.76 | 18.55 |
TAGP/(kg·hm-2) | 35 | 0.97 | 682.97 | 1 095.46 | 23.88 |
产量Y/(kg·hm-2) | 19 | 0.61 | 254.04 | 304.10 | 9.16 |
3 讨论与结论
3.1 讨论
WOFOST模型描述作物生长发育过程的参数较多,研究多采用敏感性分析方法在众多参数中筛选敏感参数,以此作为是否对该参数进行调整的重要依据。本研究采用初始变量扰动法分析WOFOST模型参数的敏感性,已有相关研究(蔡福等,2019;江晓东等,2020)利用同样的方法将测试参数增加或减少10%后计算敏感度或相对敏感度判断参数的敏感性,但增加或减少10%两种计算结果哪种更有指导价值,未见相关比较。本文通过比较两种计算方法,并结合参数的生物学意义,确定模型的敏感参数,同时通过比较发现,两种方法筛选出的敏感参数虽有一定差异,但排名靠前的敏感参数大部分相同;多数参数减少10%比增加10%的相对敏感度高,结合各参数的生物学意义判断,测试参数减少10%筛选的敏感参数对模型参数校准更有指导价值。例如,SLA2与作物叶片的发育密切相关,其数值的大小反映了叶片截获光的能力,对作物光合速率具有指示作用,该参数增加10%和减少10%对TAGP的相对敏感度分别为0.38%和0.81%,可见后者对模型筛选敏感参数更有参考意义,可判断该参数为模型的敏感参数,这与刘维等(2017)利用EFAST方法分析WOFOST玉米模型的敏感性结果一致。
作物模型可以较好地解释气象、土壤等环境因素与生产管理措施对作物发育进程及产量的影响,具有较强的机理性(浩宇,2017;孙扬越和申双和,2019)。WOFOST模型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的通用作物生长模型,目前,相关研究已对玉米、小麦、水稻等多种作物的适用性进行了验证(邬定荣等,2003;谢文霞等,2006;孙琳丽,2018;朱波等,2020),获得了比较理想的评价结果,并逐步应用到了作物生产实践中,但对向日葵的相关研究依然较少。本文收集多种观测数据对河套灌区向日葵的WOFOST模型参数进行校准,校准后的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研究区向日葵主要发育进程的变化、叶面积扩展和生物量累积过程。但由于农业系统的复杂性,作物模型建立过程中对系统进行了一些简化,尚难以完全反映其所有内在过程与外界环境的关系,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仍存在一定偏差。研究模拟值为水分胁迫生长条件下的输出结果,模拟过程中考虑了养分供应等处于最佳条件,而实际上极端气候事件、气候变化、病虫害、耕作措施等对作物生长起着重要作用(孙琳丽等,2016;董智强等,2019),这些因素均会导致模拟结果与实际生产间的偏差;同时,试验数据的质量和数量,模型参数校准方法等也可能是影响模型模拟精度的重要原因。例如,受条件所限,本研究试验观测时间间隔较长,仅对关键发育期进行观测,观测项目有限,对模型参数的校准存在局限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模型的模拟精度。在今后的作物模型研究中,将考虑试验数据的精细化、多元化以及作物生长环境设定的科学性、极端天气的影响等因素对模型模拟精度的影响, 这也是今后研究的一个重点方向。
3.2 结论
本研究基于河套灌区巴彦淖尔市向日葵品比试验数据、农业气象试验站试验数据、多年农业气象观测数据,对应年份的气象、土壤资料对WOFOST模型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参数进行校准,并利用独立的观测资料对生育期、叶面积指数、各器官生物量、产量进行模拟验证与适应性评价,得到如下具体结论。
1)基于初始变量扰动法对WOFOST模型参数的敏感性进行分析,确定向日葵模型的敏感参数为SLA1、SLA2、AMAX1、AMAX2、SPAN、EFF2、TMNF、CVR、CVS、CVL、CVO。
2)获得一套适用于当地向日葵的WOFOST模型作物参数、土壤参数及变量初值,实现了河套灌区向日葵生长过程的逐日动态模拟。适应性评价结果显示模型模拟出苗—开花期、开花—成熟期天数的AD小于3 d,RMSE小于4 d,NRMSE在8%以内;模拟LAI的AD为0.31 m2·m-2,RMSE为0.44 m2·m-2;模拟各器官生物量及产量的AD为254.04~682.97 kg·hm-2,RMSE为304.1~1 095.46 kg·hm-2,NRMSE均小于30%,其中WSO和产量的模拟精度最高。校准后的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研究区向日葵主要发育进程的变化、叶面积扩展和生物量累积过程。
参考文献
内蒙古河套灌区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及其驱动因素
[J].农业种植结构是区域农业生产的重要部分,是决定区域水、土资源分配的核心。以2000—2018年MODIS NDVI多时相遥感数据为基础,结合不同物候期玉米、小麦、向日葵和番瓜的野外光谱测定和种植区GPS标定,构建了基于阈值分割的作物识别方法,分析了河套灌区主要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玉米等4类作物种植面积变化趋势存在差异,其中玉米种植面积71.1×10<sup>3</sup>—199.3×10<sup>3</sup> hm<sup>2</sup>,呈波动上升趋势(P<0.001);小麦49.3×10<sup>3</sup>—249.2×10<sup>3</sup> hm<sup>2</sup>,呈波动下降趋势(P<0.001);向日葵140.2×10<sup>3</sup>—337.4×10<sup>3</sup> hm<sup>2</sup>,呈波动上升趋势(P<0.001);番瓜6.4×10<sup>3</sup>—68.3×10<sup>3</sup> hm<sup>2</sup>,呈波动上升趋势(P<0.001)。研究时段内向日葵发生转换的面积最大,向日葵种植用地向玉米、小麦和番瓜转移面积为107.9×10<sup>3</sup> hm<sup>2</sup>。作物种植面积变化驱动因素是引黄水量、地下水埋深、气温、人口活动、社会经济发展(GDP)和城市建设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基于田间试验的水稻模型ORYZA2000区域参数比较
[J].利用江苏南京、安徽宣城两地的水稻田间试验数据和气象资料,对ORYZA2000 模型基本作物参数进行调整,包括不同发育阶段的发育速率、干物质分配系数、比叶面积等。两试验点的作物营养生长参数(DVRJ) 和生殖生长参数(DVRR) 差异很大,反应了模型的区域差异性。模拟效果均能准确反应叶面积指数、生物量的动态变化过程,在地上部生物量的模拟准确度最高。两试验点的叶面积指数、地上部生物量、绿叶生物量、茎生物量和穗生物量的归一化均方根NSMSE 值分别为9%、19%、18%、13%、25%和16%、25%、17%、19%、24%,因而南京试验点的模拟效果比宣城好,参数更具区域适应性。
WOFOST模型在内蒙古河套灌区模拟玉米生长全程的适应性
[J].在河套灌区引入成熟的作物模型并进行适应性验证,可为进一步开展玉米生长监测及估产提供依据和基础。本文利用河套灌区巴彦淖尔农业气象试验站2012年玉米观测数据,结合当地气象、土壤资料对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开发的WOFOST模型进行参数校准,并利用2013年玉米观测数据和2001—2011年农业气象观测资料对模型的区域适用性进行验证,获得了玉米的基本作物参数,包括各发育阶段比叶面积、最大CO<sub>2</sub>同化率、单叶光能利用率等。结果表明:通过校准作物参数,WOFOST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LAI扩展、生物量的动态积累过程,LAI、各器官生物量及最终产量的模拟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独立样本检验中,模型模拟LAI的绝对偏差平均值为0.75,叶生物量、茎生物量、贮存器官生物量、地上部总生物量、产量的归一化均方根误差分别为33%、26%、17%、18%和13%;模拟2001—2011年玉米产量的归一化均方根误差为7.5%。参数校准后的模型对LAI、各器官生物量、产量的模拟结果较为符合实际,WOFOST模型能够适用于河套地区玉米生产过程生理、生态因子诊断、评估等。
内蒙古麦后移栽向日葵精细化气候适宜性区划
[J].基于内蒙古麦后移栽向日葵生育期的分区,利用中国气象局陆面数据同化系统(CLDAS)的降水和气温格点资料以及内蒙古地区119个气象站观测数据,结合灌溉农区空间分布数据,以适宜生长日数和全生育期气候适宜度为区划指标,在ArcGIS环境下开展内蒙古地区麦后移栽向日葵精细化气候适宜性区划研究。结果表明:制约内蒙古麦后移栽向日葵正常生长和产量形成的主要因素是热量不足和干旱,全区可分为生长不适宜区、较适宜区、适宜区和最适宜区,其中河套灌区、土默川、西辽河平原灌溉条件良好,为麦后移栽向日葵生长的最适宜区,而内蒙古中部大部和东部大部地区移栽后热量严重不足,中西部偏北地区降水亏缺严重,麦后移栽向日葵无法完全成熟,为不适宜种植区。基于CLDAS格点资料与气象站观测数据的内蒙古麦后移栽向日葵气候适宜性分布一致性较好,但CLDAS格点数据的区划精细程度优于站点数据。河套灌区是最适宜种植区,与当前麦后移栽向日葵产业布局较为一致,故本文区划结果可为内蒙古地区麦后移栽向日葵生产合理布局提供一定参考。
运用WOFOST模型对浙江水稻潜在生长过程的模拟与验证
[J].通过2001~2003年在金华市和2004年在杭州市的水稻田间试验,应用WOFOST模型对浙江水稻潜在生长进行了模拟和验证。对于常规晚稻秀水11和杂交晚稻协优46,用2001年和2002年的试验数据作参数校正,得到一套参数后,用2003年试验数据作模型验证;对于单季稻两优培九,则以2004年试验数据用于校正,2003年的用于验证。通过对几种水稻品种模拟结果的综合分析,主要结论如下: WOFOST 模型可以成功地用于浙江主要水稻品种潜在生长过程的模拟,可以较好地分析浙江水稻的生长过程和产量潜力。由WOFOST模型计算得到浙江中部地区连作晚稻的生产潜力为8100 kg/hm2左右,中稻为9300 kg/hm2左右。目前两种水稻的实际平均产量分别为模拟产量的78%和70%。判断结果表明,有必要对目前水稻中、后期的田间管理措施进行重新审视。
WOFOST模型在河南省夏玉米主产区的校准与验证
[J].为检验WOFOST模型在河南夏玉米主产区的适用性,通过大田试验数据,对WOFOST进行参数校准,并利用独立数据,对夏玉米叶面积指数、生物量、产量的模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校准后的WOFOST对叶面积指数、生物量和产量的模拟效果较好。在整个生育期内,叶面积指数模拟值与观测值的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RMSE)为20.7%,茎、叶、籽粒各器官干物质量及地上部生物量模拟值与观测值的NRMSE分别为10.6%、18.3%、21.3%、17.7%,夏玉米收获产量模拟值与观测值的NRMSE为6.1%。校准后的WOFOST可较准确地模拟夏玉米生长动态及生物量积累动态,适用于河南夏玉米主产区夏玉米生长模拟和产量预测。
Enhancing WOFOST crop model with unscented Kalman filter assimilation of leaf area index
[J].
Simulating dynamic crop growth with an adapted land surfare model JULES-SUCROS: Model cl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J].
The use of the WOFOST model to simulate water-limited yield of early potato cultivars
[J].
Factorial sampling plans for preliminary computational experiments
[J].
Assessment of crop yield in China simulated by thirteen global gridded crop models
[J].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