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半干旱区一次特大暴雨事件的降水极端性分析
Analysis on precipitation extremity of a torrential rain event in semi-arid region of eastern Gansu
通讯作者: 黄武斌(1990—),男,甘肃白银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天气预报研究. E-mail:hwb0707@sina.com。
责任编辑: 王涓力;校对:蔡迪花
收稿日期: 2022-08-24 修回日期: 2022-09-28
基金资助: |
|
Received: 2022-08-24 Revised: 2022-09-28
作者简介 About authors
张君霞(1990—),女,甘肃白银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模式客观订正方法研究.E-mail:18419611389@163.com。
2022年7月15日地处半干旱区的甘肃陇东出现一次特大暴雨过程,多站日雨量和小时雨量均突破历史极值。利用2022年7月14日20:00至15日20:00(北京时)逐分钟、逐小时降水观测数据,甘肃省庆阳市192个区域气象站建站以来日降水量、小时降水量资料,以及地面-卫星-雷达三源融合降水分析产品(CMA Multi-source Merged Precipitation Analysis System,CMPAS)10 min和1 h降水量数据,分析此次特大暴雨过程的降水特征及极端性。结果表明:这次特大暴雨过程具有累积降水量大、暴雨及以上量级降水落区集中、对流性降水强、降水中心稳定少动、短时强降水持续时间长等特征,其中累积降水量、降水强度和短时强降水持续时间的极端性明显。特大暴雨中心位于庆城县中北部的翟家河站,最大累积雨量达373.2 mm,是该站建站以来观测最大值,接近甘肃省所有国家站日降水量极值的2倍;最大小时雨量达84. 9 mm,位居庆阳市所有测站建站以来小时雨量第3位;短时强降水最长持续时间达6 h,是庆阳市所有测站建站以来最大值。分钟级降水量演变表明,强降水中心的降水强度具有脉动变化特征,降水位置在东、西、南、北方向存在摆动,但摆动幅度较小。
关键词:
An extremely heavy rainstorm occurred on 14-15 July 2022 in Longdong, Gansu Province, which is located in semi-arid region, the daily rainfall and hourly rainfall intensity at several stations broke the historical extreme values. Based on the minutely and hourly precipitation observation data from 20:00 BST 14 to 20:00 BST 15 July 2022, the daily and hourly precipitation data from 192 regional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m in Qingyang of Gansu Province, and the CMPAS (CMA Multi-source Merged Precipitation Analysis System) 10-minute and hourly precipitation data, the precipit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extremity of the torrential rain event a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xtremely torrential rain event is characterized by large cumulative precipitation, concentrated rainfall area of rainstorm and above, strong convective precipitation, stable and less movement of the rainfall centers, and long duration of short-term strong precipitation, among which the extremities of cumulative precipitation, hourly precipitation intensity and short-term heavy precipitation duration are obvious. The heavy rainstorm center, Zhaijiahe station, is located in the middle and north part of Qingcheng County, the maximum accumulated rainfall is 373.2 mm, which is the maximum since the station establishment, and is nearly twice of daily precipitation extreme values at all national stations in Gansu Province. The maximum hourly rainfall is 84.9 mm, ranking the third in historical records at all stations in Qingyang, and the longest duration of short-term strong rainfall is as long as 6 hours, which is the maximum in historical records at all stations in Qingyang since establishment of them. The evolution of minutely precipitation shows that the precipitation intensity in the heavy precipitation center has pulsating change, and the precipitation location has swing in the east, west, south and north, but the swing amplitude is small.
Keywords:
本文引用格式
张君霞, 黄武斌, 杨秀梅, 刘维成, 周子涵, 沙宏娥.
ZHANG Junxia, HUANG Wubin, YANG Xiumei, LIU Weicheng, ZHOU Zihan, SHA Honge.
引言
西北地区东部地处东亚夏季风北边缘过渡带[31],是气候变化敏感区[32],降水量年内分布极不平衡[33],7—8月暴雨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3%[34],中等强度和强降水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5%以上[35],区域性特征明显,受地形影响明显[34⇓-36]。1981—2018年该区域暴雨日数无明显减少或增加趋势,暴雨日雨量极值远小于全国,但1 h和10 min降水量极值与我国东部地区相当,短历时(1 h或3 h)降水量占24 h降水量的比例接近华南地区[36],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致灾性极强。西北地区东部暴雨日雨量极值出现在甘肃陇东地区,极端暴雨常发生在7—8月,夜雨和对流性特征明显[37],排名前5位的暴雨日雨量极值为162.0~184.5 mm[36]。
1 资料与方法
观测资料为甘肃省气象信息与技术装备保障中心质量控制后的2022年7月14日20:00(北京时,下同)至15日20:00庆阳市8个国家气象观测站(简称“国家站”)和192个区域气象观测站(简称“区域站”)逐分钟和逐小时实况降水数据,以及192个区域站建站以来日降水量和小时降水量数据,区域站降水观测记录最早2010年,最晚2013年。格点实况降水资料采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研发的地面-卫星-雷达三源融合降水分析产品(CMA Multi-source Merged Precipitation Analysis System,CMPAS),空间分辨率为0.01°×0.01°,时间分辨率为10 min和1 h,该产品在中国区域质量较优[40-41],能合理反映中国地区降水空间分布[42]。
降水量等级采用中央气象台定义标准,暴雨、大暴雨及特大暴雨对应日雨量分别为50≤R<100 mm、100≤R<250 mm、R≥250 mm,将1 h雨量超过20 mm的强降水定义为短时强降水[43]。通过统计对比等方法,分析此次特大暴雨过程中降水的特征及极端性。
文中附图涉及地图均基于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标准地图服务网站下载的审图号为GS(2019)333号的标准地图制作,底图无修改。
2 降水实况
2022年7月14—15日,庆阳市出现一次特大暴雨过程,大雨以上量级降水共115站,约占该市所有测站的56%。其中,特大暴雨7站,大暴雨15站,暴雨33站,24 h降水量最大373.2 mm(庆城县翟家河站),最大小时雨量84.9 mm(庆城县马岭站)。图1为7月14日20:00至15日20:00累积降水量空间分布及庆阳市地形与气象站点分布。可以看出,此次特大暴雨过程有2个强降水中心,分别位于庆阳市北部庆城县和南部合水县西部;大量级降水均出现在海拔高度较低的山谷地带。
图1
图1
2022年7月14日20:00至15日20:00庆阳市24 h降水量(a,单位:mm)及地形高度(填色区,单位:m)与气象站点(b)分布
(矩形区域为强降水中心位置)
Fig.1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accumulated precipitation from 20:00 BST 14 to 20:00 BST 15 July 2022 (a, Unit: mm) and terrain elevation (the color shaded, Unit: m) and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b) in Qingyang
(the rectangular regions for position of strong rainfall center)
特大暴雨发生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北侧,属于副热带高压边缘性暴雨。暴雨区上空500 hPa副热带高压西北侧西南气流与西北部冷空气交汇,形成有利于暴雨的天气尺度环流背景,中层700 hPa低涡东南象限的水汽输送带向暴雨区输送暖湿气流,造成中低层高温高湿环境,利于对流发生。地面冷锋东移南压,庆城县大暴雨发生在锋前暖区内,属于典型的暖区暴雨,而南部以合水县为中心的暴雨由地面冷锋过境引起,属于锋面降水。
3 降水特征
3.1 24 h降水量
对比庆阳市测站24 h降水量的历史观测记录发现,2022年7月14日20:00至15日20:00共26个区域站(图2)累积降水量达到建站以来最大值,其中7站雨量超过250.0 mm,庆城县翟家河站累积雨量达373.2 mm,是建站以来观测最大值,接近甘肃省所有测站历史日降水量极值(2021年8月18日20:00至19日20:00镇原闫沟站195.6 mm)的2倍。另外,庆城县四十里铺、土桥、马岭站和华池阜城、刘家庙、王咀子站24 h降水量分别达337.4、286.6、272.0、305.8、280.5、279.2 mm,均远超甘肃测站日降水量极值。
图2
图2
2022年7月14日20:00至15日20:00庆阳市累积降水量达建站以来最大值的站点分布
Fig.2
The distribution of stations with maximum cumulative precipitation from 20:00 BST 14 to 20:00 BST 15 July 2022 in Qingyang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each station
对比这次特大暴雨过程降水量排名前10的测站建站以来汛期(4—9月)和7月历年平均降水量(图3)发现,所有站点此次过程降水量均超过7月平均降水量,其中王咀子站超过3倍,接近汛期平均降水量的80%,翟家河站和阜城站是7月平均降水量的2倍多,分别占汛期平均降水量的82%和67%,其余各站(刘旗站除外)均超过7月平均降水量的1.4倍,表明此次特大暴雨过程累积降水量大,极端性明显。
图3
图3
2022年7月14—15日庆阳市特大暴雨过程降水量排名前10站点的过程降水量及历年汛期与7月平均降水量
Fig.3
The accumulative precipitation on 14 to 15 July 2022 and historical mean precipitation in flood season and July at the top 10 stations in terms of the cumulative precipitation during the severe torrential rain process in Qingyang
图4是此次特大暴雨过程12、6和3 h降水量为建站以来同期最大站点降水量分布。可以看出,此次过程有22站12 h降水量达历史同期最大,主要分布于日降水量大值中心,12 h降水量为100.0~367.9 mm,其中翟家河站12 h雨量最大达367.9 mm;6、3 h降水量最大分别有15站和21站,大多站点以庆城县为中心集中分布,个别站点零散分布,其中翟家河站6 h最大雨量和马岭站3 h最大雨量分别为281.2和195.2 mm。不同时段累积降水量极值站点分布表明,此次特大暴雨过程中强降水中心位置少动,强降水时段相对集中。
图4
图4
2022年7月14日20:00至15日20:00庆阳市12 h(a)、6 h(b)、3 h(c)降水量建站以来同期最大站点降水量分布(单位:mm)
Fig.4
The distribution of accumulative precipitation in 12 (a), 6 (b) and 3 (c) hours from 20:00 BST 14 to 20:00 BST 15 July 2022 at stations with maximum cumulative precipitation during historical same period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in Qingyang (Unit: mm)
3.2 降水强度及持续时间
这次特大暴雨过程期间共126站次短时强降水,且短时强降水与过程累积降水量空间分布高度一致,短时强降水大值中心位于庆城县,另外镇原县和合水县个别站点短时强降水强度也超过70 mm·h-1 [图5(a)],其中庆城县马岭站雨强最大达84.9 mm·h-1,为庆阳市所有测站建站以来第3强(第1为2019年7月21日23:00合水县的刘家庄站90.8 mm;第2为2021年8月19日00:00镇原县的闫沟站86.3 mm),庆城县翟家河站最大雨强84.6 mm·h-1,仅次于马岭站。暴雨区短时强降水雨量对总降水量的贡献率普遍为40%~70%[图5(b)],而庆城县、西峰区、宁县、正宁县西部及环县东南部短时强降水雨量占总降水量的70%以上,部分站点超过90%,强对流性降水是导致极端暴雨的主要原因之一。
图5
图5
2022年7月14日20:00至15日20:00最大小时降水量(a,单位:mm)及其对总降水量的贡献率(b,单位:%)、建站以来最大小时降水量测站(c)分布和最大小时降水量站次数(d)
Fig.5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maximum hourly precipitation (a, Unit: mm) and its contribution rate to the total precipitation(b, Unit: %) and stations with maximum hourly precipitation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station (c), and station numbers occurring maximum hourly precipitation (d) from 20:00 BST 14 to 20:00 BST 15 July 2022
在庆城县中北部特大暴雨区选取24 h降水量排名前7的测站,在合水县西部和镇原县东南部选取24 h降水量排名前10且小时雨量最大的3个测站,分析2个暴雨区降水量逐小时变化特征(图6)。可以看出,庆城县中北部特大暴雨区主要降水时段为15日01:00—09:00,以短时强降水为主,对流性强且持续时间长,累积降水量大;合水县西部和镇原东南部弱降水从14日夜间开始,以稳定性降水为主,小时雨量较小,15日16:00前后降水强度增强,最大雨强达78.4 mm·h-1,20:00降水基本结束,强降水期间对流特征明显,但持续时间较短,24 h降水量达暴雨量级。
图6
图6
2022年7月14日21:00至15日20:00庆阳市短时强降水典型代表站逐小时降水量变化
Fig.6
The variation of hourly precipitation of short-term heavy rain at the typical representative stations from 21:00 BST 14 to 20:00 BST 15 July 2022 in Qingyang
综上可见,2个暴雨区强降水时段不同,且维持时间长短不一。庆城县中北部特大暴雨区短时强降水出现时次最多,其中翟家河出现8个时次,刘家庙、王咀子、阜城、四十里铺、土桥各出现6个时次;合水县西部和镇原县东南部暴雨区普遍出现1~2个时次的短时强降水,明显少于庆城县中北部特大暴雨区[图7(a)]。此次特大暴雨过程庆阳市测站短时强降水持续时长空间分布[图7(b)]与降水强度、短时强降水时次数类似,短时强降水持续时长3 h以上的大值区位于庆城县中北部及环县东南部,其中刘家庙和王咀子站持续时间最长(均达6 h,15日02:00—07:00),表现出极强的对流性降水特征。14个区域站短时强降水持续时间为建站以来最长[图7(c)],其中5站持续时长超过4 h,最长持续时长为6 h,而此前约91%的区域站汛期短时强降水持续时长为1~2 h[图7(d)],仅个别站点持续时长超过2 h。
图7
图7
2022年7月14日20:00至15日20:00庆阳市短时强降水出现次数(a,单位:次)及持续时长(b,单位:h)、短时强降水为极值的站点(c)及此前短时强降水最长持续时间(d,单位:h)分布
Fig.7
The distribution of occurring times (a, Unit: times) and duration (b, Unit: h) of short-term heavy rain and stations with extreme rainfall intensity of short-term heavy rain (c) from 20:00 BST 14 to 20:00 BST 15 July 2022,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longest duration of short-term heavy rain before this process (d, Unit: h) in Qingyang
3.3 强降水中心时空演变特征
上述分析表明,这次特大暴雨过程有2个主要降水时段、2个强降水中心。为了更直观地分析2个强降水中心的时空演变特征,绘制了7月14日21:00至15日20:00 逐3 h降水量空间分布图(图8)。可以看出,庆城县中北部强降水主要发生在15日凌晨至上午11:00。14日21:00—23:00庆阳市局部地区仅有微弱降水,3 h降水量小于20 mm。15日,00:00—02:00庆城县北部出现50 mm以上强降水区,至05:00强降水区范围扩大、降水强度增强,出现3 h降水量超过60 mm的2个强降水中心,分别位于庆城县中北部(最大降水量超过100 mm)和华池县南部;08:00,华池县南部60 mm以上的强降水中心消失,庆城县中北部强降水区的累积降水量较前一时段变化不大,且100 mm以上的范围向西扩大,环县东南部累积降水量减小;11:00,庆城县中北部强降水区依旧稳定维持,强降水区的累积降水量为70~80 mm,环县东南部出现40 mm以上降水区;12:00—14:00,庆城县中北部累积降水量快速减小,降水趋于结束;15:00之后,庆阳市南部降水开始增强,镇原县东南部出现较大累积降水,最大累积降水量超过60 mm;20:00,降水量大值区向东向南移至合水县西部,西峰县南部、宁县西部也出现40 mm以上的降水区;20:00后,降水迅速减小,庆阳地区降水结束。这进一步表明,庆阳市北部特大暴雨区降水强度更大、强降水中心稳定少动、较强降水持续时间更长,导致该区域24 h降水量远大于南部大暴雨区。
图8
图8
2022年7月14日21:00至15日20:00 庆阳市逐3 h降水量分布(单位:mm)
Fig.8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3-hour cumulative precipitation from 21:00 BST 14 to 20:00 BST 15 July 2022 in Qingyang (Unit: mm)
沿特大暴雨中心(翟家河站,下同)做降水量的时间-空间剖面(图9),发现庆城县特大暴雨中心较强小时降水最先出现在暴雨中心东部,接着向西移至特大暴雨中心并稳定维持,降水强度先后经历了增强、减弱、增强、减弱直至结束的发展阶段;南北方向上降水强度的变化与东西方向相似,强降水中心位置先向北偏移后再向南偏移,但南北偏移幅度很小,较强降水持续期间降水均发生在特大暴雨中心附近,而合水县西部暴雨中心的较强降水随时间快速向南移动。
图9
图9
2022年7月14日21:00至15日20:00逐小时降水量沿36.15°N的经度-时间(a)和沿107.6°E的纬度-时间(b)剖面(单位:mm)
Fig.9
The longitude-time section along 36.15°N (a) and latitude-time section along 107.6°E (b) of hourly precipitation from 21:00 BST 14 to 20:00 BST 15 July 2022 in Qingyang (Unit: mm)
为详细了解强降水中心的移动、合并及强度等演变特征,过特大暴雨中心对10 min降水量分别做经度-时间和纬度-时间剖面(图10)。可以看出,10 min降水量的强降水中心时空演变与逐小时降水量基本一致,强降水中心随时间东西、南北方向摆动,强降水中心降水强度随时间脉动变化,10 min较大量级降水主要发生在特大暴雨中心附近。如15日01:00—09:00,在特大暴雨中心6 mm·(10 min)-1及以上与以下量级降水量随时间间隔出现,脉动特征明显,且10 min 6 mm·(10 min)-1量级以上降水中心在东西方向摆动明显,而10 min 3 mm·(10 min)-1量级降水区东西方向稳定维持。南北方向降水强度随时间的演变与东西方向相同,降水中心位置明显先北移再南移,但南北摆动幅度小。
图10
图10
2022年7月14日21:00至15日20:00逐10 min降水量沿36.15°N的经度-时间(a)和沿107.6°E的纬度-时间(b)剖面(单位:mm)
Fig.10
The longitude-time section along 36.15°N (a) and latitude-time section along 107.6°E (b) of 10-minitue precipitation from 21:00 BST 14 to 20:00 BST 15 July 2022 in Qingyang (Unit: mm)
图11
图11
2022年7月15日00:00—09:00(a)和15:00—20:00(b)典型代表站逐分钟降水量演变
Fig.11
Minutely precipitation evolution at typical representative stations from 00:00 BST to 09:00 BST (a) and from 15:00 BST to 20:00 BST (b) on 15 July 2022
4 结论
本文利用实况降水观测资料及三源融合降水CMPAS资料,分析了庆阳市2022年7月15日特大暴雨的降水特征及极端性,得到以下结论:
(1)这次特大暴雨过程累积降水量大,局地性强,2个暴雨中心分别位于庆城县北部和合水县西部。其中,7个区域站24 h降水量超过250.0 mm,翟家河过程累积降水量达373.2 mm,是甘肃省所有国家站日降水量观测极值的近2倍;26个区域站24 h降水量达建站以来最大值,极端性明显。
(2)特大暴雨过程对流性特征明显,小时雨强大,短时强降水持续时间长。15日凌晨至上午以对流性降水为主,最大雨强达84.9 mm·h-1,是庆阳市所有站点建站以来第3强,环县南部、庆城县中北部等地区23个区域站小时雨强达建站以来最大。短时强降水最多达8时次,最长持续6 h,为庆阳市所有站点建站以来短时强降水最长持续时长。
(3)强降水中心长时间稳定维持在庆城县中北部及环县东南部,6 mm·(10 min)-1量级以上降水中心在东西方向摆动明显,南北方向先北移后南移,但摆动幅度均不大,较大量级降水集中于特大暴雨中心附近;合水县西部小时降水量大,但持续时长短,累积降水量小于庆城县北部。暴雨中心降水强度随时间演变有明显脉动特征。
参考文献
近56年中国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变化格局
[J].基于中国693个地面观测站1961 -2016年的逐日降水资料, 全面分析了全国和各分区极端降水事件、 连续性极端降水事件及其起止时间的时空分布和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近56年, 全国极端降水事件明显增多, 极端降水量和极端降水日数呈增加趋势的站点占总站数的68%, 且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和西部地区。华东地区是全国极端降水量增长幅度最大的地区, 增速达18.2 mm·(10a)<sup>-1</sup>, 西北地区的极端降水日数增速最快, 每10年增加0.37天。全国平均的连续性极端降水事件表现为不显著的增加趋势, 其中仅西北地区的连续性极端降水量和降水频次的增加趋势达到0.01显著性水平, 华北和西南地区的连续性极端降水事件表现为不显著的下降趋势。全国平均的极端降水事件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分别呈现出明显的提前和推迟趋势, 西北、 青藏和东北地区极端降水事件的开始时间显著提前, 西北地区的结束时间显著推迟, 受其影响, 西北地区的极端降水事件持续期增长幅度最大达到10.4 d·(10a)<sup>-1</sup>。
Changes of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extremes in China: past and future
[J].
Changes in extreme precipitation over dry and wet regions of China during 1961-2014
[J].
Trends in total precipitation and frequency of daily precipitation extremes over China
[J].
Linking trends in urban extreme rainfall to urban flooding in China
[J].
Indirect effects of binary typhoons on an extreme rainfall event in Henan Province, China from 19 to 21 July 2021. Part I: Ensemble-based analysis
[J].
Indirect effects of binary typhoons on an extreme rainfall event in Henan Province, China from July 19 to 21, 2021. Part II: Numerical study
[J].
1981—2018年甘肃省极端暴雨天气过程的气候与环流特征
[J].利用甘肃省1981—2018年81个国家气象观测站逐小时降水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重点分析甘肃省不同落区极端暴雨天气过程的气候与环流特征。结果表明:(1)甘肃极端暴雨天气过程主要发生在河东地区的陇南、天水、平凉、庆阳一带,强降水中心集中在陇南的康县、徽县;按照降水落区,可划分为陇东型、陇南型、陇东南型和分散型4类。(2)甘肃7—8月最易出现极端暴雨天气,8月中旬最多,陇南出现时间早于陇东,且暴雨的夜雨特征和对流性特征较为显著,陇南和陇东南暴雨的夜雨特征较陇东更为明显。(3)近38 a甘肃极端暴雨过程存在2.5、5、10 a尺度的周期,其中2.5 a的周期振荡最明显。(4)甘肃极端暴雨天气与副高密切相关,暴雨落区与副高位置关系显著,陇东型还与北部高压脊底部的偏东气流有关,分散型还与南海的热带低压有关,陇南型和陇东南型还取决于高原短波槽的强度及位置。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