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N 62-1175/P
  • ISSN 1006-7639
  • 双月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干旱气象, 2022, 40(3): 386-395 DOI: 10.11755/j.issn.1006-7639(2022)-03-0386

论文

不同路径移出型西南涡对中国中东部降水的影响

毛程燕,, 马依依, 孙杭媛, 郑倩, 龚理卿, 季丹, 王健疆,

浙江省衢州市气象局,浙江 衢州 324000

Impact of moving-out southwest vortex with different paths on precipitation in central-eastern China

MAO Chengyan,, MA Yiyi, SUN Hangyuan, ZHENG Qian, GONG Liqing, JI Dan, WANG Jianjiang,

Quzhou Meteorological Bureau of Zhejiang Province, Quzhou 324000, Zhejiang, China

通讯作者: 王健疆(1979—),女,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短期气候预测、气候动力学等方面研究. E-mail:jjwwork@126.com

责任编辑: 黄小燕;校对:刘晓云

收稿日期: 2021-03-12   修回日期: 2021-10-27  

基金资助: 浙江省气象局一般项目(2020YB19)
衢州市科技局一般项目(ZD2020098)

Received: 2021-03-12   Revised: 2021-10-27  

作者简介 About authors

毛程燕(1988—),女,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中短期预报研究.E-mail:mcy_yxt@163.com

摘要

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提供的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热带降雨测量(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TRMM)卫星提供的降水反演产品3B42RT、全球降雨观测(global precipitation measurement,GPM)卫星搭载的双频降雨雷达(dual-frequency precipitation radar,DPR)观测数据、FY-2F云类型和云顶亮温等资料,对2010—2020年4—10月(暖季)影响中国中东部降水的西南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0—2020年暖季移出型西南涡共计108例,东移型、东北移型和东南移型占比分别为58.3%、27.8%、12.0%。其中东移型西南涡主要影响长江中下游,雨带呈东西向分布;东北移型西南涡雨带主要位于黄淮到华北一带;东南移型西南涡降水则主要集中在华南及沿海海域。另外,3类暖季移出型西南涡降水云系特征有明显差异,东移型西南涡30°N以北为层状云降水,以南为对流云降水,东北移型为对流云和层状云降水共同影响(即混合性降水),而东南移型则以对流云降水为主;暖季移出型西南涡降水云分类均以积雨云和密卷云为主,且伸展高度高、云顶亮温低,其中东移型和东北移型西南涡云系影响范围更广,而东南移型西南涡云系则呈块状、更密实。

关键词: TRMM; GPM; FY-2F; 移出型西南涡; 雨带; 云系特征

Abstract

Based on ERA-Interim reanalysis data from ECMWF (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 precipitation retrieval products 3B42RT from 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 (TRMM) satellite, measured data by Dual-frequency Precipitation Radar (DPR) on board global precipitation measurement (GPM) satellite, FY-2F cloud classification (CLC) and black body temperature (TBB) products, the southwest vortexes affecting precipitation in central-eastern China from April to October (the warm season) during 2010-2020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were 108 cases of southwest vortexes moving out of the origin along different paths, and the eastward movement type, northeastward movement type and southeastward movement type accounted for 58.3%, 27.8% and 12.0%, respectively. The eastward movement type southwestern vortex mainly impacted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with the main rain-band distributing in an east-west orientation. In contrast, the major rain-band of the northeastward movement type southwestern vortex was located in the area from Huai River basin to North China, while the precipitation of the southeastward movement type southwestern vortex concentrated in south China and its coastal. In addition, the precipitation cloud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three types of moving-out southwest vortex were distinctly different. The eastward movement type southwestern vortex affecting Jiangnan area tended to generate different precipitation types in different areas, dominated by cumulus clouds to the south of 30 °N, and by stratiform rainfall to the north. Meanwhile, the northeastward movement type southwestern vortex generated precipitation was a combination of convective and stratiform rainfall (i.e., mixed precipitation), with convective-stratiform mixed cloud precipitation. The southeastward movement type southwestern vortex precipitation was dominated by convective precipitation. The vortex precipitation cloud mainly consisted of cumulonimbus and dense cirrus clouds, with high extension height and low TBB. The eastward movement type and the northeastward movement type southwestern vortex both had wide cloud area, while the southeastward movement type southwestern vortex cloud was massive and dense.

Keywords: TRMM; GPM; FY-2F; moving-out southwest vortex; rain-band; cloud feature

PDF (17439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收藏本文

本文引用格式

毛程燕, 马依依, 孙杭媛, 郑倩, 龚理卿, 季丹, 王健疆. 不同路径移出型西南涡对中国中东部降水的影响[J]. 干旱气象, 2022, 40(3): 386-395 DOI:10.11755/j.issn.1006-7639(2022)-03-0386

MAO Chengyan, MA Yiyi, SUN Hangyuan, ZHENG Qian, GONG Liqing, JI Dan, WANG Jianjiang. Impact of moving-out southwest vortex with different paths on precipitation in central-eastern China[J]. Arid Meteorology, 2022, 40(3): 386-395 DOI:10.11755/j.issn.1006-7639(2022)-03-0386

引言

西南涡是暖季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降水的重要天气系统之一[1-4],其在四川盆地生成后有近四成移出源地影响其他地区,由于移动路径和移动速度不同,其产生降水的空间分布也有明显差异[5]。研究表明,西南涡在春、夏两季出现频次较高,生命史也较长[6-7],而移出涡源的西南涡,由于环流形势不同,移动的路径也有很大差异[8-9]。西南涡不同象限的云系结构有明显差异因而降水强度和范围也不同[10-11],暴雨常出现在西南涡移动路径上,且主要出现在其右前方[12-13],西南涡的垂直结构和降水云类型也不尽相同[14-15]

近年来,多种卫星遥感资料在西南涡降水云系演变特征及其形成机理等方面获得应用[16-19]:例如“风云”四号A(FY-4A)静止卫星的多通道扫描成像辐射计可用于分析降水云系的水平和垂直结构,从而了解西南涡降水的形成机制和云物理特征[20];葵花8号卫星的第13号通道10.4 µm云顶亮温(black body temperature,TBB)产品可用于识别中尺度对流系统,进而研究西南涡云系的演变特征与降水的强弱关系[21];而Cloudsat卫星搭载的云廓线毫米波段雷达则可对西南涡云系进行垂直观测,以此了解云系内部结构特征来分析降水系统的演变特征[22]。此外,1997年发射成功的热带降雨测量(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TRMM)卫星,对低纬地区进行高分辨率的降水内部结构观测,可应用于西南涡降水的研究[23-25];而全球降雨观测(global precipitation measurement,GPM)卫星作为TRMM卫星的继任者,于2014年2月发射成功,其扩展了TRMM卫星的传感载荷,可延伸至更高纬度,提高了降水的观测范围[26-28],其搭载的双频卫星雷达(dual-frequency precipitation radar,DPR)可对降水云系类别进行观测和区分;而随着我国“风云”二号系列卫星的相继发射,其各类产品被广泛应用与研究,“风云”二号F(FY-2F)静止卫星除了进行常规观测外,还可根据特殊需求对特定区域进行快速扫描观测,其提供的云类型、云顶亮温等变量的演变特征可反映降水云团的云系类型和发展趋势[29]

由于卫星资料应用时间相对较短,考虑资料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本文利用2010—2020年4—10月TRMM、GPM、FY-2F等多种卫星遥感数据结合再分析资料,先采用合成分析法研究不同路径西南涡发生发展期间的高空引导气流特征,分析不同路径下水汽条件以及降水的空间差异,再对不同路径下降水的云系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其降水率类型,最后分析云系类型以及云顶亮温差异性,以此更好地探讨移出型西南涡的降水机理。本文旨在找出不同路径下移出型西南涡对中国中东部地区降水的影响规律,以期为天气、气候变化的预测提供有用线索。

1 资料与方法

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提供的FNL全球分析资料 (final operational global analysis),包含200~1000 hPa19个等压层相对湿度、气温、经向风、纬向风,海平面气压及500 hPa高度场资料(时间分辨率为6 h,水平分辨率为1°×1°);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提供的第三代再分析资料ERA-Interim,包括850 hPa和700 hPa高度场、经向风和纬向风资料(时间分辨率为6 h,水平分辨率为0.25°×0.25°);热带降雨测量(TRMM)卫星提供的降水反演产品3B42RT(时间步长3 h,水平分辨率为0.25°×0.25°,覆盖范围为50°S—50°N),通过微波成像仪和测雨雷达获取数据,再利用亮温数据采用3B42算法得到降水估计量,通过临近插值法得到卫星产品数据在空间上的降水估测值,将3 h的3B42 V7数据累加得到过程降水量数据(http://disc.gsfc.nasa.gov/datasets/TRMM_3B42_7);全球降雨观测(GPM)卫星搭载的双频卫星雷达(DPR)观测资料,双频分别为Ku波段(波长2.2 cm、频率13.6 GHz,水平分辨率为5 km,垂直分辨率为250 m)和Ka波段(波长0.8 cm、频率35.5 GHz,水平分辨率为5 km,垂直分辨率为500 m)[30];FY-2F云类型(cloud classification,CLC)和红外通道云顶亮温(TBB)产品(时间分辨率为1 h,空间分辨率为0.1°×0.1°),其中云分类产品是采用多通道卫星探测数据聚类分析获得,将云的种类分为高层云或雨层云(As/Ns)、卷层云(Cs)、密卷云(Ci dens)、积雨云(Cb)、层积云或高积云(Sc/Ac)(http://satellite.nsmc.org.cn/portalsite/Data)。所有资料选取时段均为2010—2020年4—10月(暖季)。

根据《天气学原理与方法》[31],西南涡定义为四川西部地区700 hPa或850 hPa上具有气旋性环流的闭合小低压,参考马勋丹等[15]对西南涡的识别方法,需要满足:(1)700 hPa或850 hPa高空天气图上存在1条以上闭合等高线;(2)低压或低涡在西南地区(100°E—108°E,26°N—33°N)生成;(3)两种再分析资料中至少有一种能维持两个时次(间隔6 h)以上。本文对西南涡进行识别,筛选2010—2020年 4—10月(暖季)西南涡共计272例,其中在四川盆地一带生成后又在源地消失的有164例(占60.3%)、移出源地的有108例(占39.7%,简称“移出型西南涡”),下文仅对移出型西南涡进行分析。

文中涉及的地图是基于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标准地图服务网站下载的审图号为 GS(2016)1554号的中国地图制作,底图无修改。

2 不同路径移出型西南涡特征

2.1 发生次数

根据移动路径,对移出型西南涡进行分类[15],即东移型、东北移型、东南移型、西南移型,其中东移型共63例(占58.3%),东北移型共30例(占27.8%),东南移型有13例(占12.0%),西南移型只有2例(占1.9%,此类西南涡出现概率很小,一般生成后受中层偏东气流影响进入云南后消失)。总体上,暖季西南涡从源地移出后受高空引导气流影响,以东移或东北移为主。

图1为2010—2020年4—10月不同路径移出型西南涡发生次数的年际和月际变化。可以看出,近10 a移出型西南涡发生次数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2016年发生次数最高(17次),其次为2017年和2019年(均出现14次);东移型和东北移型西南涡变化趋势与移出型西南涡总次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东南移型西南涡发生次数对移出型西南涡的年际变化影响不大。另外,移出型西南涡生成主要集中在4—7月,占暖季移出型西南涡总次数的93.4%;东移型和东南移型西南涡主要发生在4— 6月,峰值分别出现在4月和5月;而东北移型西南涡最多出现在7月(占33.3%)。

图1

图1   2010—2020年4—10月不同路径移出型西南涡发生次数的年际(a)和月际(b)变化

Fig.1   The inter-annual (a) and monthly (b) variation of occurrence times of moving-out southwestern vortex with different paths from April to October during 2010-2020


2.2 环流特征

从108例移出型西南涡中再挑选典型个例(选择生命史1 d以上且700 hPa或850 hPa始终维持1条以上闭合等高线的西南涡),其中东移型、东北移型、东南移型、西南移型分别为43、25、9、2例,对不同路径西南涡过程中500 hPa位势高度场进行合成(图2)分析。东移型西南涡[图2(a)],青藏高原和孟加拉湾附近均有浅槽,但青藏高原以东至东部沿海高空以纬向环流为主,东亚大槽强度偏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西太副高”)呈东西带状,且强度不强、脊线位置偏南,588 dagpm线西伸至110°E以西。由此表明,东移型西南涡500 hPa引导气流为平直的偏西气流,有利于西南涡生成后向东移动。东北移型西南涡[图2(b)],500 hPa平均位势高度场有明显不同,中国大陆上空青藏高原以东有较深的高空槽,中国中东部基本处于槽前一致的西南气流中,588 dagpm线从西太平洋延伸至华南沿海,西太副高强度较东移型更强、位置更偏北,120°E西太副高脊线平均位置位于20°N以北。由此可见,东北移型西南涡高空引导气流为槽前西南气流,西南涡由源地生成后随之向东北方向移动。东南移型西南涡[图2(c)],500 hPa青藏高原以东为高压脊,40°N以北的强脊与其南侧的弱脊同位相叠加,中国中东部沿岸东亚大槽强度较强,584 dagpm线位于华南上空,引导西南涡生成后向东南沿海方向移动。西南移型西南涡个例较少,近10 a只有2例,将其合成[图2(d)]发现,西南移型西南涡生成时西太副高与华北高压合并,经向度加大,呈西北—东南走向,西太副高主体最北影响至华北一带,西南涡生成后受暖高压外围引导气流影响向西北方向移动,后因西南地区地形影响转为西南移。

图2

图2   2010—2020年4—10月不同路径移出型西南涡500 hPa平均位势高度场(单位:dagpm)

(a)东移型,(b)东北移型,(c)东南移型,(d)西南移型

Fig.2   The mean geopotential height field at 500 hPa of moving-out southwestern vortex with different paths from April to October during 2010-2020 (Unit: dagpm)

(a) the eastward movement type, (b) the northeastward movement type, (c) the southeastward movement type,(d) the southwest ward movement type


2.3 水汽通道

不同路径西南涡对应的水汽通量纬向分布有明显差异。东移型西南涡[图3(a)],西南至江南地区水汽通量积分大值带较宽广,主要位于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近乎东西走向,水汽主要来自西边界孟加拉湾一带,水汽输送大值中心位于华南与江南南部之间。东北移型西南涡水汽通道呈西南—东北走向[图3(b)],大值带从西南地区延伸至江淮流域,长江流域以北水汽输送异常偏大,中心超过800×10-6 kg·s-1;水汽主要来自于南边界,由南海地区输送而来长驱直入可达苏北、华北,水汽带较为狭窄,强度更强,为西南水汽通道,经向分量较大。东南移型西南涡移动时水汽输送带主要集中在华南[图3(c)],江淮流域上空水汽输送明显减弱,华南上空水汽通道以偏西为主,从孟加拉湾向两广地区输入,在福建南部经向分量才开始增大,可影响至江南北部,强度和范围不大。西南移型西南涡水汽主要来自南海[图3(d)],北上过程中在20°N出现分支,一支转向东北、一支转向西北,并与孟加拉湾输送的水汽产生辐合,易造成降水增幅;此路径下华南沿海为东南水汽通道,在南岭一带开始转向,江淮流域转为偏南水汽通道,基本沿着西太副高外围引导气流自南向北输送,所以西南涡在云贵一带生成后受东南气流影响先向西北方向移动,受地形阻挡后转为西南移。

图3

图3   2010—2020年4—10月不同路径移出型西南涡地面至200 hPa水汽通量的垂直积分(单位:10-6 kg·s-1

(a)东移型,(b)东北移型,(c)东南移型,(d)西南移型

(彩色填色区表示大小,箭头表示方向)

Fig.3   The vertical integral of water vapor flux from surface to 200 hPa of moving-out southwestern vortex with different paths from April to October during 2010-2020 (Unit: 10-6 kg·s-1

(a) the eastward movement type, (b) the northeastward movement type, (c) the southeastward movement type,(d) the southwest ward movement type

(The color shaded areas indicate size and arrows indicate direction)


2.4 降水分布

以上分析表明不同路径西南涡水汽分布有明显差异,因此其产生的降水空间分布也应有一定差别。图4为2010—2020年4—10月不同路径移出型西南涡中国中东部地区过程平均降水量分布。可以看出,东移型西南涡从生成到移出中国大陆,带来的降水主要影响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图4(a)],这与图3(a)中水汽通量大值区分布基本一致;强降雨带位于华南北部至江南中部,极值中心在117°E,28°N附近,其与水汽通量大值区重合。东北移型西南涡生命史内低涡云系产生的降水落区相对东移型更偏北[图4(b)],其有两条较强雨带,主雨带由鄂中延伸至华北,次雨带位于赣北至苏南,可能与地形迎风坡降水的增幅作用有关,其降水范围更宽广;对比图3(b)中该路径下的水汽通量大值带,发现雨带大值区比水汽通道位置更偏北,这意味着水汽并非决定长江以北降水的唯一条件。东南移型西南涡降水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及其沿海海域 [图4(c)],强降水集中在26°N以南,降水中心位于海陆交界处;该路径下水汽通量并不是特别强,但降水效率极高,这与海上充足的水汽供应及海风锋辐合加强有关;此外,高空引导气流使低涡系统南移,因而降水落区偏南。西南移型西南涡降水则主要位于广西南部到云南一带[图4(d)],而中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这与西太副高偏强、中东部受下沉气流控制而不利于降水天气出现有关;对比图3(d)可知,东南水汽输送决定了此类路径西南涡的降水强度及影响范围。

图4

图4   2010—2020年4—10月不同路径移出型西南涡中国中东部地区过程平均降水量分布(单位:mm)

(a)东移型,(b)东北移型,(c)东南移型,(d)西南移型

Fig.4   The distribution of process mean precipitation of moving-out southwestern vortex with different paths in central-eastern China from April to October during 2010-2020 (Unit: mm)

(a) the eastward movement type, (b) the northeastward movement type, (c) the southeastward movement type, (d) the southwest ward movement type


3 不同路径移出型西南涡降水云系特征

3.1 降水云系类型及其空间差异

GPM卫星搭载的DPR雷达可探测降水云系类型,利用垂直廓线方法将降水云系划分为层状云、对流云和其他云系,即当DPR雷达探测的回波有亮带,则为层状云,若回波中无亮带,但雷达反射率因子超过40 dBZ或风暴顶高度高于15 km,则定义为对流云,此外则为其他云系[32]。对不同路径西南涡生命史内DPR探测的降水云系类型进行叠加(图5),发现东移型、东北移型、东南移型3种路径下降水云系类型纬向分布差异较大。由于西南移型只筛选出2013年2次典型个例,此时并没有GPM数据,因此西南移型降水云系不进行分析。东移型西南涡在生成和移动过程中降水云系主要集中在25°N—33°N[图5(a)],由对流云和层状云共同组成,从西南地区沿准东西向逐渐影响江南地区,且30°N以南以对流性降水云系为主,30°N以北以层状云降水为主。东北移型西南涡降水落区相对于东移型西南涡更偏北[图5(b)],最北可至华北一带,该类型西南涡产生的降水也主要由对流云和层状云共同作用,对流云降水云系镶嵌在层状云降水云系之中,对流性降水云团主要覆盖30°N—37°N地区,纬度越高层状云降水占比越大。东南移型西南涡降水云系主要集中在27°N以南[图5(c)],尤其在华南沿海,该类型西南涡产生的降水以对流性降水为主,其对两广地区的降水贡献最大。

图5

图5   2010—2020年4—10月不同路径移出型西南涡DPR降水云系类型的叠加分布

(a)东移型,(b)东北移型,(c)东南移型

Fig.5   The superposition of DPR precipitation cloud type distribution of moving-out southwestern vortex with different paths from April to October during 2010-2020

(a) the eastward movement type, (b) the northeastward movement type, (c) the southeastward movement type


3.2 云分类及亮温特征

选取2017年5月10日14:00(北京时,下同)至12日14:00、2016年4月14日02:00至17日02:00和2016年9月9日08:00至12日08:00 3次西南涡过程分别作为东移型、东北移型、东南移型西南涡的典型个例,应用FY-2F云类型(CLC)产品分析3种路径的西南涡降水云类型(图6)。2017年5月中旬东移型西南涡生命期内,对长江中下游影响时段主要是11日19:00至12日14:00,11日20:00、12日01:00前后30°N以南中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均被密卷云(Ci dens)、卷层云(Cs)和积雨云(Cb)覆盖,尤其是江南地区,当西南涡影响时,区域上空有厚实的积雨云(Cb)和密卷云(Ci dens),说明此次西南涡降水过程中上升运动强烈,云团发展深厚且以对流性降水为主,强降水主要影响范围为25°N—30°N;30°N以北则主要为层积云或高积云(Sc/Ac)、卷层云(Cs),降水较弱、以稳定性降水为主。2016年4月中旬东北移型西南涡最北影响至40°N,16日05:00、13:00西南涡中心附近均为密卷云(Ci dens)和积雨云(Cb),其外围则为卷层云(Cs)、层积云或高积云(Sc/Ac),在东北移过程中西南涡加深、云系范围扩大,而江南、华南未受影响地区则始终为晴空或浅薄的各类层状云。2016年9月中旬,东南移型西南涡自源地生成后向华南沿海移动,10日06:00深厚的积雨云(Cb)和密卷云(Ci dens)主要集中在25°N以南,云系更密实,移动过程中主要为积雨云或密卷云,14:00降水云团沿东南方向移至华南沿海,而27°N以北则没有明显降水云团。总之,3种路径的西南涡移动方向上降水云系多以积雨云(Cb)和密卷云(Ci dens)为主,云团发展深厚密实、降水效率较高,其中东移型西南涡云系沿纬向移动,东北移型西南涡云系则从西南地区向华北地区移动,随西南涡强度变化而变化,而东南移型西南涡云系则更密实、发展更深厚。

图6

图6   2017年5月11日20:00(a)和12日01:00(b)、2016年4月16日05:00(c)和13:00(d)、2016年9月10日06:00(e)和14:00(f)FY-2F云分类

(a、b)东移型,(c、d)东北移型,(e、f)东南移型

Fig.6   The cloud classification observed by FY-2F satellite at 20:00 BST on 11 (a) and 01:00 BST on 12 (b) May 2017, 05:00 BST (c) and 13:00 BST (d) on 16 April 2016, 06:00 BST (e) and 14:00 BST (f) on 10 September 2016

(a, b) the eastward movement type, (c, d) the northeastward movement type, (e, f) the southeastward movement type


选取3种路径下与前文云类型(CLC)同时刻的云顶亮温(TBB)产品,对其演变特征(图7)进行分析,发现2017年5月11日20:00江西、浙江和安徽一带有较大范围对流云团发展[图7(a)],TBB约为-60 ℃,赣北上空有积雨云发展,TBB达-70 ℃,云顶伸展高度高,对流发展旺盛,之后对流云团逐渐东移并继续增强,云团尺度也逐渐扩展;12日01:00对流云团影响浙江大部[图7(b)],积雨云基本集中在30°N及其以南地区,且以东移为主,西南涡的东南象限有明显降水。2016年4月中旬东北移型西南涡在北上过程中与华北冷涡结合并加强,16日 05:00 30°N—45°N有大尺度的“斜压叶状”云系 [图7(c)],层状云上镶嵌着较强的积状云,中高纬度对流云范围较广但对流不强;13:00随着西南涡东移北上,华北一带发展为“涡旋状”云系[图7(d)],TBB最低为-45 ℃,云系位置比东移型西南涡更偏北、影响范围更宽广,在黄海海域上空与冷空气结合后TBB下降为-55 ℃,降水强度明显加强。2016年9月10日东南移型西南涡在移动过程中TBB最低为-70~-60 ℃,云团呈块状,强对流云团集中在26°N以南的两广地区;10日06:00最强降水云团出现在广西[图7(e)],TBB<-70 ℃,云团发展高度较高,14:00对流云团东移影响广东,云系分裂范围扩大[图7(f)]。综上所述,3种路径西南涡在移动过程中,低涡中心附近及其东南象限的云团均能伸展到较高高度,云团随低涡强度变化存在强弱和生消演变过程,东南移型西南涡云系发展高度最高,东北移型西南涡云系覆盖范围最广,东移型西南涡云系发展较密实、呈带状。

图7

图7   2017年5月11日20:00(a)和12日01:00(b)、2016年4月16日05:00(c)和13:00(d)、2016年9月10日06:00(e)和14:00(f)FY-2F云顶亮温TBB(单位:℃)

(a、b)东移型,(c、d)东北移型,(e、f)东南移型

Fig.7   TBB observed by FY-2F satellite at 20:00 BST on 11 (a) and 01:00 BST on 12 (b) May 2017, 05:00 BST (c)and 13:00 BST (d) on 16 April 2016, 06:00 BST (e) and 14:00 BST (f) on 10 September 2016 (Unit:℃)

(a, b) the eastward movement type, (c, d) the northeastward movement type, (e, f) the southeastward movement type


4 结论

(1)2010—2020年暖季符合本文识别条件的西南涡共计272例,其中源地生成后消失的164例(占60.3%),移出源地的108例(占39.7%);东移型西南涡共63例,占移出型西南涡的58.3%,东北移型西南涡占比(占27.8%)次之;移出型西南涡生成的月份主要集中在4—7月,峰值出现在4月,其中东北移型峰值出现在7月(占33.3%)。

(2)不同路径西南涡500 hPa位势高度场、水汽条件都有明显差异。东移型西南涡高空100°E以东为平直纬向环流,水汽主要来自西边界;东北移型西南涡移动过程中,青藏高原以东为较深的高空槽,水汽从孟加拉湾而来进入江淮以北;东南移型西南涡生成时高空500 hPa青藏高原以东为高压脊,水汽来自西边界,但水汽条件仅在华南一带较好;而西南移型西南涡生成时西太副高主体往往呈西北—东南向,经向度大,西南涡先沿高压外围引导气流向西北向移动,之后受西南地区地形影响转为西南移,其水汽通过东南水汽通道自西太平洋输送而来。

(3)不同路径西南涡降水落区纬向分布不同。东移型西南涡生命周期内降水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华南北部至江南中部有1条东北—西南走向的较强雨带;东北移型西南涡相对于东移型西南涡降水落区更偏北,有2条较强雨带,主雨带位于鄂中至华北,次雨带位于赣北至苏南;东南移型西南涡降水集中在华南及其沿海海域,受海上水汽供应及海风锋辐合作用影响较大;西南移型西南涡降水则主要位于广西南部到云南一带,中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

(4)不同路径西南涡降水云系类型和影响区域的空间差异较大。东移型西南涡降水云系为对流云和层状云共同影响,30°N以南以对流性降水为主,以北则以层状云降水为主;东北移型西南涡降水由对流云镶嵌在层状云中形成,能影响到华北一带;东南移型西南涡降水云系集中在27°N以南,且以对流性降水为主。3种路径下西南涡中心附近的降水云系能伸展到较高高度,以积雨云和密卷云覆盖为主,其中东北移型西南涡云系覆盖范围较大,东南移型西南涡云系则更密实深厚,强对流云系呈块状,而东移型西南涡云系则呈东西带状。而对流云或者积雨云基本出现在西南涡移动路径的右前方或西南涡中心附近,这也是强降水所在区域。因此,根据引导气流和水汽特征即可大致确定西南涡的移动路径,再根据云系分布特征预测降水的强度和落区。

参考文献

宋娜, 冯鑫媛.

移动型与源地生消型西南涡的气候特征

[J].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21, 41(1):59-67.

[本文引用: 1]

何跃, 李强, 刘伯骏,.

四川盆地一次西南涡作用下大暴雨过程的短时强降水分析

[J].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9, 13(6):29-38.

[本文引用: 1]

慕丹, 李跃清.

西南涡统计特征研究综述

[J]. 干旱气象, 2017, 35(2):175-181.

[本文引用: 1]

买文明, 何丽华.

一次高空槽与西南涡耦合造成的华北暴雨过程分析

[J].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3, 7(4):31-37.

[本文引用: 1]

张政泰, 林明宇, 亓鹏, .

西南涡发生发展机制中热力强迫作用的数值试验

[J]. 干旱气象, 2016, 34(3):533-539.

[本文引用: 1]

李黎, 刘海文, 吕世华.

春季西南低涡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分析

[J]. 高原气象, 2017, 36(6):1512-1520.

DOI      [本文引用: 1]

利用1979-2013年春季一日四次的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使用趋势分析和合成分析等方法,对35年来春季(3-5月)西南低涡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979-2013年春季西南低涡共出现262次,平均每年7.5次,其出现次数具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并且具有显著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年际时间尺度上,在春季西南低涡偏多年,影响西南低涡出现次数多寡的大气环流易在青藏高原(下称高原)南北部形成"北低南高"以及在贝加尔湖和日本海附近形成"东高西低"型的位势高度,而这样型态的位势高度分布,非常有利于高原南部的异常西风气流和高原东部的异常南风气流在高原东部四川盆地附近形成气旋性环流;在年代际时间尺度上,贝加尔湖附近位势高度出现正的年代际差值和乌拉尔山附近位势高度出现负的年代际差值,非常不利于北边的冷空气侵入我国四川附近,加之高原附近正的位势高度差值中心的存在,也不利于西南低涡出现次数的偏多,这两者是导致春季西南低涡在1989年发生年代际减少的重要原因。

王金虎, 李栋梁, 王颖.

西南低涡活动特征的再分析

[J]. 气象科学, 2015, 35(2):133-139.

[本文引用: 1]

罗清, 郁淑华, 罗磊, .

不同涡源西南涡的若干统计特征分析

[J].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8, 38(4):8-15.

[本文引用: 1]

吴瑞姣, 罗艳, 余金龙.

移出型西南涡与我国中东部降水的关系

[J]. 气象科学, 2019, 39(6):818-826.

[本文引用: 1]

韩林君, 白爱娟.

2004—2017年夏半年西南涡在四川盆地形成降水的特征分析

[J]. 高原气象, 2019, 38(3):552-562.

DOI      [本文引用: 1]

利用0.5°×0.5°分辨率的CFS再分析资料,对2004—2017年5—10月西南涡进行了普查,按TMPA V7资料显示的降水分布特征对西南涡进行分类。统计了不同类型西南涡出现的频数,并对西南涡降水特征进行分析,包括降水范围与强度等,最后分析了4类西南涡代表个例的环流和降水形成机制差异。结果表明,夏半年西南涡降水依次频繁出现在西南涡东北部、东部、东南部、中部;分析4类频数较多的西南涡降水特征,发现中部降水型暴雨范围最广,降水强度最强,其次为东南降水型、东部降水型与东北降水型。对代表个例的环流特征分析发现,中部降水型西南涡与东北型冷暖气流均在盆地北部相遇,不同的是,中部降水型冷空气范围更大,并与西南气流形成环型流场;东南降水型与东部型相似,二者均无冷空气入侵,差异表现在东部降水型西南气流偏东,并翻越大巴山,而东南降水型气流遇大巴山后向西绕流。对各类西南涡降水形成机制的分析,发现西南涡降水与其临近地区显著的垂直环流圈有密切关系,降水区通常与环流圈位置对应。

张霞, 王新敏, 高媛媛,.

河南一次西南涡暴雨的大气排熵指数特征分析

[J].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5, 38(1):26-33.

[本文引用: 1]

屈顶, 李跃清.

西南涡之九龙涡的三维环流和动力结构特征

[J]. 高原气象, 2021, 40(6):1497-1512.

DOI      [本文引用: 1]

西南涡之九龙涡受多尺度过程影响, 结构复杂多变。为了研究九龙涡的三维结构气候特征, 利用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 在对九龙涡生成区合理细分为子区域1和子区域2的基础上, 通过观测统计、 合成分析、 物理诊断等方法, 细致深入地研究了1989 -2018年夏季未移动的源地型和移动的偏东型、 东北型、 偏南型4类九龙涡的三维环流、 动力结构特征。结果表明: (1)30年夏季共产生249例九龙涡, 其中, 源地型占75.5%、 偏东型占13.7%、 东北型占7.2%、 偏南型占3.6%, 4类九龙涡具有不同的局地高频生成中心, 九龙涡主要沿其生成区及附近上空500 hPa主导风场的方向移动; 九龙涡总数、 4种类型个数子区域1都显著多于子区域2, 且子区域1的九龙涡比子区域2的更容易向东北、 偏南方向移出, 但两子区域九龙涡向东方向移动的机率基本相同。(2)九龙涡水平尺度子区域1为300~500 km、 子区域2为200~400 km; 九龙涡上空温度为“下暖上冷”异常分布, 暖层深厚, 可达200 hPa以上, 低层高度负异常区浅薄, 最高仅到500 hPa, 正涡度伸展较为深厚, 可达500 hPa以上, 且低层有向东扩展特征。子区域1九龙涡上空高度正异常区垂直向北倾斜明显, 子区域2九龙涡上空温度正异常区垂直向南倾斜, 且其强度、 范围都大于子区域1; 移动型九龙涡正涡度伸展厚度大于未移动型。(3)九龙涡强对流区沿中心多呈不对称偏东和偏北分布; 源地型和偏东型在子区域1对流发展较弱, 但在子区域2对流发展较强; 九龙涡辐合辐散结构与对流相对应, 对流越旺盛, 其低层辐合、 高层辐散越强烈。(4)不同区域、 路径九龙涡的结构及演变具有明显差异性, 这依赖于不同局地地形、 运动方式、 发展阶段下的不同物理特性, 是在青藏高原以北的西风带、 以东的副热带、 以南的热带不同纬度大气耦合影响下, 不同地形与环流多尺度相互作用的结果。

王新敏, 张霞, 孙景兰, .

2008年7月黄淮暴雨过程中西南涡结构特征分析

[J]. 暴雨灾害, 2015, 34(1):54-63.

[本文引用: 1]

刘冲, 赵平.

1979—2016年四川盆地低涡的气候特征分析

[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0, 16(2):203-214.

[本文引用: 1]

马勋丹, 智协飞, 王静, .

1979—2016年夏季西南涡活动及其与降水的关系

[J]. 大气科学学报, 2018, 41(2):198-206.

[本文引用: 3]

李国平, 陈佳.

西南涡及其暴雨研究新进展

[J]. 暴雨灾害, 2018, 37(4):293-302.

[本文引用: 1]

刘云丰, 曾科, 肖晓, .

2012年西南低涡影响下四川地区一次强降水过程研究

[J].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9, 39(1):12-19.

[本文引用: 1]

高松, 陈贵川, 吴钲, .

一次西南低涡影响下的川渝地区暴雨个例分析

[J]. 干旱气象, 2019, 37(4):597-612.

[本文引用: 1]

李国平.

高原涡、西南涡研究的新进展及有关科学问题

[J].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3, 7(3):1-6.

[本文引用: 1]

蒲学敏, 白爱娟, 毛晓亮.

高原涡与西南涡相互作用引发暴雨过程及云系特征分析

[J]. 气象科技进展, 2021, 11(4):89-101.

[本文引用: 1]

汤欢, 傅慎明, 孙建华, .

一次高原东移MCS与下游西南低涡作用并产生强降水事件的研究

[J]. 大气科学, 2020, 44(6):1275-1290.

[本文引用: 1]

韦惠红, 牛奔, 刘希文, .

春季两次东移型西南涡云系的发展演变特征

[J]. 干旱气象, 2017, 35(3):456-464.

[本文引用: 1]

蒋璐君, 李国平, 王兴涛.

基于TRMM资料的高原涡与西南涡引发强降水的对比研究

[J]. 大气科学, 2015, 39(2):249-259.

[本文引用: 1]

周淼, 刘黎平, 王红艳.

一次高原涡和西南涡作用下强降水的回波结构和演变分析

[J]. 气象学报, 2014, 72(3):554-569.

[本文引用: 1]

向朔育, 李跃清, 卢萍.

基于TRMM卫星资料对四川盆地降水的三维结构特征分析

[J].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21, 41(3):17-23.

[本文引用: 1]

ZHANG S, WANG D, QIN Z, et al.

Assessment of the GPM and TRMM precipitation products using the rain gauge network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J]. Journal of Meteorological Research, 2018, 32(2):324-336.

DOI      URL     [本文引用: 1]

朱梅, 何君涛, 方勉, .

GPM卫星资料在分析“杜苏芮”台风降水结构中的应用

[J]. 干旱气象, 2018, 36(6):997-1002.

[本文引用: 1]

TANG G Q, ZENG Z Y, LONG D, et al.

Statistical and hydrological comparisons between TRMM and GPM level-3 products over a midlatitude basin: is day-1 IMERG a good successor for TMPA 3B42V7?

[J]. Journal of Hydrometeorology, 2016, 17(1):121-137.

DOI      URL     [本文引用: 1]

李帅, 侯小刚, 崔宇, .

基于FY-2F资料的新疆区域云系特征研究

[J]. 高原气象, 2019, 38(3):617-624.

DOI      [本文引用: 1]

利用2014年1-12月FY-2F/CTA、FY-2F/CLC小时产品,采用平均值合成法,监测分析了新疆各区域的云系特征。结果表明:(1)新疆区域总云量年平均值为37.7%,其中,阿尔泰山山区云资源最为充沛,其次是昆仑山山区、准噶尔盆地、天山山区,而塔里木盆地最匮乏,各区域总云量年平均值依次为45.7%,40.0%,38.2%,37.9%及26.1%;天山以北区域(含天山山区)的云资源冬春季较为丰富,天山以南区域则春季较为丰富;新疆各区域总云量均白天较少,夜间相对较多,但塔里木盆地与之相反。(2)天山以北区域总云量呈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分布,天山以南区域则呈南高北低、西高东低分布。(3)三大山区主要以高层云或雨层云、卷层云为主,其中昆仑山山区的密卷云也较多,两大盆地则以层积云或高积云为主。新疆区域尤其是三大山区云的时空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稳定性,有利于开展人工增雨。

HOU A Y, KAKAR R K, NEECK S, et al.

The global precipitation measurement mission

[J].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 2013, 95(5):701-722.

DOI      URL     [本文引用: 1]

朱乾根. 天气学原理和方法[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2007.

[本文引用: 1]

郑倩, 毛程燕, 丁丽华, .

台风利奇马(1909)与台风摩羯(1814)云特征对比

[J]. 应用气象学报, 2022, 33(1):43-55.

[本文引用: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