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宁夏春季降水异常年东亚副热带急流特征
高娜1,2,孙健1,3,王春学4,郑广芬1,2,杨建玲1,2
干旱气象   
2. 典型干旱区陆面模式模拟检验
王胜1,张强1,赵建华1,王兴2,徐燕3,白国强4
干旱气象   
3. 青海高寒草地区曲麻莱县遥感干旱指数的适用性研究
陈国茜1,2,祝存兄1,2,李林3,李红梅4,李甫1,2
干旱气象   
4. 基于GCM的乌鲁木齐水汽稳定同位素变化特征及其与ENSO的关系
石梦雨1,2,王圣杰1,2,3,姚俊强1,王高飞4,张明军2
干旱气象   
5. 青海一次强降水过程的物理量预报应用试验
裴尕桑1,4,靳双龙2,曾晓青3,王式功1,黄海亮1,5
干旱气象    DOI: 10.11755/j.issn.1006-7639(2018)-03-0507
6. 吉林省消夏旅游期气候条件及舒适度分析
杨雪艳1,傅帅2,徐士琦1,3,陈丽楠4
干旱气象    DOI: 10.11755/j.issn.1006-7639(2018)-03-0492
7. 基于微波辐射计和闪电观测资料估算对流性降水方法初探
孙京1,蔡然2,3,柴健4,徐桂荣1,苟阿宁5
干旱气象   
8.
太原一次持续性雾霾天气过程中大气电场特征及影响因子
张华明1,赵桂香2,刘耀龙3,李芬4,逯曦5
干旱气象    DOI: 10.11755/j.issn.1006-7639(2017)-03-0485
9. 2015年深秋宁夏冷涡降雪过程的预报性分析
陈豫英1,2,3,陈楠1,2,翟颖佳4,戴翼5
干旱气象    DOI: 10.11755/j.issn.1006-7639(2017)-03-0465
10. MJO影响下2016年云南首场强降水过程的成因
米瑞芝1,牛法宝2,向影3,杨素雨2,琚建华4
干旱气象    DOI: 10.11755/j.issn.1006-7639(2017)-02-0232
11. 干旱气象科学研究——“我国北方干旱致灾过程及机理”项目概述与主要进展
李耀辉1,周广胜2,3,袁星4,张宏升5,姚玉璧1,封国林6,王润元1,郭铌1,张存杰6,张强7,侯威4,黄建平8,等
干旱气象    DOI: 10.11755/j.issn.1006-7639(2017)-02-0165
12. 数值预报模式在新疆塔城地区降水预报中的检验
井立红1,高婧2,赵忠3,井立军2,杨霰4,秦榕5,曾春雷1
干旱气象    DOI: 10.11755/j.issn.1006-7639(2017)-01-0134
13. 贵州铜仁地区一次罕见大范围冰雹过程分析
陈军1,李小兰2,喻义军3,滕林4,方标1,杨群1
干旱气象    DOI: 10.11755/j.issn.1006-7639(2016)-06-1047
14. 浙江宁波地区能见度变化特征和成因
俞科爱1,徐宏辉2,胡晓3,丁烨毅4,顾小丽4,张晶晶1,徐迪峰4
干旱气象    DOI: 10.11755/j.issn.1006-7639(2016)-06-1003
15. 近66 a中国地区对流层顶温度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大气臭氧柱总量关系
赵慧1,马鹏程1,韩婷婷2,雷瑜3,马昀4
干旱气象    DOI: 10.11755/j.issn.1006-7639(2016)-06-0966
17. 陕西冬季气温变化特征及其成因
王娜1,王冀2,王琦1,肖科丽3,姚静4,方建刚1
干旱气象    DOI: 10.11755/j.issn.1006-7639(2016)-04-0604
18. 高速公路交通气象监测预报服务研究进展
康延臻1,王式功1,2,杨旭1,李景鑫3,徐文君4,尚可政1
干旱气象    DOI: 10.11755/j.issn.1006-7639(2016)-04-0591
19. 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在辽宁汛期降水预测中的应用
赵中军1,刘善亮2,游大鸣3,王学忠3,胡邦辉3,程一帆4
干旱气象    DOI: 10.11755/j.issn.1006-7639(2015)-06-1038
20. T639模式在新疆北部暖区强降雪中的预报检验
庄晓翠1,2,周鸿奎3,李博渊4
干旱气象    DOI: 10.11755/j.issn.1006-7639(2015)-06-1031
21. 1961~2010年西北地区极端气候事件变化特征
齐月1,陈海燕2,房世波3,余卫国3,4
干旱气象    DOI: 10.11755/j.issn.1006-7639(2015)-06-0963
22. 气象科普推广体系建构与实施
王玉洁1,2,孙睿3,王德民4,向军4
干旱气象    DOI: 10.11755/j.issn.1006-7639(2015)-04-0711
23. X波段双偏振雷达对不同坡度地形云探测个例分析
马学谦1,陈跃2,张国庆3,田建兵1,周万福4
干旱气象    DOI: 10.11755/j.issn.1006-7639(2015)-04-0675
24. 西北地区东部夏季一次典型暴雨的分析和数值模拟
张晓露1,李照荣2,周筠珺1,3,褚晓菊4
干旱气象    DOI: 10.11755/j.issn.1006-7639(2015)-04-0616
25. 近53 a宁夏暴雨时空分布特征
邵建1,2,裴晓蓉3,刘娟2,石宏磊2,王式功4,胡文东1
干旱气象    DOI: 10.11755/j.issn.1006-7639(2015)-04-0595
26. 人工防雹消雹业务技术问题的讨论
安 林,张 强 ,康凤琴 ,王遂缠 ,李宝梓4,芝永华 ,石用伟,苟浩锋
J4    2006, 24 (1): 53-56.  
摘要1695)      PDF(pc) (92KB)(1124)    收藏

通过对目前人工消雹业务技术现状的分析,以地( 市)级观测台站或单部雷达观测台站为基础,讨论了人影业务技术体系、业务支持系统、作业指挥系统各自的范畴和关系以及人工消雹作业指挥系统相对普适性的可能性及其实现方式与实现程度;定量限定了业务操作过程中“ 宁空勿漏”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人工消雹作业指挥系统设计中的几个关键技术通过对目前人工消雹业务技术现状的分析,以地( 市)级观测台站或单部雷达观测台站为基础,讨论了人影业务技术体系、业务支持系统、作业指挥系统各自的范畴和关系以及人工消雹作业指挥系统相对普适性的可能性及其实现方式与实现程度;定量限定了业务操作过程中“ 宁空勿漏”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人工消雹作业指挥系统设计中的几个关键技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