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云南农业干旱灾害演变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研究
周建琴, 李蒙, 陶云, 窦小东, 王玉尤婷
干旱气象    2025, 43 (1): 21-31.   DOI: 10.11755/j.issn.1006-7639-2025-01-0021
摘要88)   HTML3)    PDF(pc) (9829KB)(167)    收藏
研究农业干旱灾害演变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可以明确气候因子影响干旱灾害的关键期,有效减轻干旱灾害造成的损失,对提高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技术和风险管理水平有重要科学意义。本文利用云南农业干旱灾害统计数据、降水、平均气温及有效灌溉面积等数据,首先分析农业干旱灾害时空分布特征,然后研究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探讨干旱灾害变化的可能成因,最后构建基于关键期多气候因子的干旱灾害评估模型。结果表明:1978—2022年云南农业干旱受灾率和成灾率总体呈减小趋势,减小速率分别为0.49%·(10 a)-1和0.09%·(10 a)-1,在2004年和2013年左右分别发生了由少到多和由多到少的突变。2005—2013年干旱灾害较为严重,云南有14个州(市)干旱综合损失率比1996—2022年平均偏多2%~6%,2014—2022年全省大部地区农业干旱灾害减轻。云南5月降水、5月平均气温及1—3月和5—9月气象干旱对农业干旱灾害损失至关重要,其影响明显大于年尺度的同类气候要素,是影响云南农业干旱灾害的关键期气候因子。2014年以后,云南5月降水总体偏少、平均气温偏高,1—3月、5—9月气象干旱总体偏强,但农业干旱灾害偏轻,重要原因之一是水利设施增多,有效灌溉面积增加,干旱防灾减灾能力增强。基于关键期多气候因子构建的拟合模型对云南农业干旱灾害估算具有较好的效果,其拟合关系明显好于与年尺度的同类气候要素的关系。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云南省汛期极端强降水事件的气候特征
刘丽, 陶云
干旱气象    2012, 30 (1): 15-20.  
摘要1381)      PDF(pc) (700KB)(1883)    PDF(mobile) (701KB)(26)    收藏

利用云南省1961 ~ 2008 年94 个站点逐日降水资料,根据百分位法定义了不同站点的极端强降水阈值,应用EOF、线性倾向率和周期分析方法,对云南极端强降水事件频数进行了时空分布特征诊断。结果表明: 云南省汛期极端强降水阈值的空间分布呈西北至东南逐渐增大的分布趋势; 以百分位法定义的极端强降水事件频数和大雨及以上强降水频数的空间分布趋势,在细节上有一定差异,但均表现为从北向南逐渐递增; 一致性异常分布是云南汛期极端强降水事件频数的最主要空间模态; 近50 a 来云南汛期极端强降水事件频数呈现弱的线性增加趋势,其中增加较明显的区域位于澜沧江、红河的下游区域、哀牢山以西一带,而昆明大部到曲靖西部则呈现较明显的线性减少趋势; 近50 a 来云南汛期极端强降水事件存在2 ~ 3 a 的振荡周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