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区域性持续高温过程的变化特征及其发生机理,有利于提取预测指标,为短期气候预测提供参考。本文基于1979—2023年山东省122个国家气象观测站的6月日最高气温资料,结合区域高温过程的变化特征,构建了山东省6月区域持续高温指数(Regional Persistent High-temperature events,RPH)。进一步利用ERA5逐年6月再分析资料,并以北大西洋海温异常为切入点,分析RPH与同期大气环流和海温等背景场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山东省6月区域性高温过程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和线性上升趋势,2000年以后区域高温过程明显增多且强度增强;典型区域高温强年期间,500 hPa位势高度距平场在中高纬呈现“+-+-”型波列结构,850 hPa温度距平场呈现与之对应的“+-+-”冷暖中心分布;北大西洋“+-+”三极型海温异常(North Atlantic Tripole,NAT)与RPH显著正相关,NAT负位相所激发的欧亚遥相关波列与区域高温强年中高纬“+-+-”波列结构密切相关;NAT负位相可激发大气低层向高层的能量上输并向外辐散,其波作用通量沿偏北路径东传至山东上空,造成山东上空能量辐合,有利于正距平高度场维持,此背景下山东上空受下沉运动控制,促进区域高温过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