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源融合降水产品(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Multi-source Merged Precipitation Analysis System,CMPAS)和中尺度数值预报系统(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Mesoscale Weather Forecast System,CMA-MESO)预报的逐小时降水数据,分析2021年6—9月京津冀特殊地形下降水的分布特征,进一步评估CMA-MESO的预报性能。 结果表明:(1)京津冀地区实况平均小时降水量大值中心主要位于太行山东部和燕山南麓山前迎风坡海拔100~600 m处,CMA-MESO预报的大值区位于山前迎风坡偏向平原一侧;实况小时降水频率大值中心在太行山山前迎风坡偏向山区一侧,降水强度大值中心分布在山前迎风坡和东部平原地区。(2)京津冀山前迎风坡地区实况平均小时降水量随时间呈现双峰型特征,主峰值出现在午后至前半夜,次峰值出现在凌晨;CMA-MESO预报的主峰值时间与实况接近,但平均小时降水量明显偏大。(3)京津冀山前迎风坡地区实况10 mm·h-1以上降水量占比大值时段在午后至前半夜和凌晨;CMA-MESO预报的午后至傍晚时段10 mm·h-1以上降水量偏大,凌晨时段降水量偏小。(4)山前迎风坡地区午后至前半夜降水事件以3 h内的短时降水为主,CMA-MESO较好地把握了这一特征,但预报的短历时降水事件偏多。(5)CMA-MESO预报出了山前迎风坡一侧地形对降水的增幅作用,和山地上空的次级环流,但850 hPa以下比湿预报偏小,14:00(北京时)对流有效位能值明显偏小,也是山前迎风坡降水量存在负偏差中心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