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康乐气象站迁移前后地温同期观测资料对比分析及订正
贾小琴,孙玉莲,蔡广珍,马旭洁,马春英
干旱气象    DOI: 10.11755/j.issn.1006-7639(2014)-05-0866
2. 甘肃康乐县气象站迁移前后气温对比分析
贾小琴,傅正涛,张应祥,蔡广珍,王琨
干旱气象    DOI: 10. 11755/j. issn. 1006 -7639(2014) -02 -0298
3. 高寒地区啤特果种植气候区划与产量预测模型
贾小琴,马旭洁 ,尹宪志 ,傅正涛 ,任余龙,刘辉
J4    2012, 30 (4): 639-644.  
摘要1261)      PDF(pc) (894KB)(973)    收藏

温度、湿度、降水和日照时数等气象要素是啤特果栽培的主要影响因子。为了探索临夏州啤
特果的温、湿度适宜性和建立温、湿度适宜预测模型,利用临夏州啤特果产量数据和同期气象观测资
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啤特果种植区域的气候生态条件及各生育期气象要素影响因子,建立
气候生态适生种植区划综合指标体系。并将啤特果从生长发育到果实成熟划分为5 个生育期,采用
多元回归方法,建立各生育期时空动态预测模式,实现啤特果产量气象预测。为临夏啤特果大力推广
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甘肃临夏地区近43 a 来的气候特征
贾小琴,尹宪志,任余龙,傅正涛
干旱气象    2012, 30 (2): 249-254.  
摘要1413)      PDF(pc) (656KB)(964)    收藏

采用临夏地区临夏市、康乐、和政、广河、永靖和东乡6 个站点1968 ~ 2010 年的气温、降水等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Mann - Kendall 突变检验法,分析了临夏地区43 a 来气温、降水量分布特点和变化趋势及气温的突变性。结果表明,近43 a 来临夏地区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突变出现在1990 年代中期, 1990 年代中期以前增温缓慢,以后增温明显加快。冬季和夏季变暖的趋势远大于秋季,春季气温变化幅度较小,临夏地区气温以中部和北部增温幅度最大; 降水变化整体持平略减少趋势,但有明显起伏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1960 年代末至1970 年代末期,降水量交替升降变化幅度较大,整体表现为增加趋势,年降水量极大( 小) 、次大( 小) 值均出现在这一时期,大涝大旱现象明显。1980 年代至1990 年代末期,降水量变化较平稳,整体表现为正常略偏少,之后降水整体呈增加趋势,出现增湿现象, 2000 年代中期后逐渐呈减少趋势。4 季降水量夏季表现为略减少趋势,其他季节持平,基本无变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临夏州大—暴雨物理量诊断集合预报模型
贾小琴, 蔡广珍, 马旭洁
J4    2010, 28 (3): 358-362.  
摘要1177)      PDF(pc) (143KB)(2281)    收藏

 针对临夏州大—暴雨产生的物理条件,总结了相关的物理量及其指标,根据地面、高空及T213 数值预报格点资料,采用三角形插值法计算各站点的相关物理量,利用集合的方法建立了临夏州大—暴雨物理量诊断集合预报模型。通过个例检验,该模型对临夏州大—暴雨具有一定的预报能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临夏盛夏地方性云的统计特征及其对降水的指示关系
蔡广珍, 王东平, 贾小琴, 马旭洁
J4    2010, 28 (3): 338-341.  
摘要898)      PDF(pc) (532KB)(2338)    收藏

利用临夏州1990 ~ 2009 年7 ~ 9 月云天观测资料和地面降水实况资料,分析了本站地方性云的分布特征及其与降水的关系,总结了临夏州地方性云对全州区域性降水和转折性天气过程的指示性,探讨了地方性云产生较大降水的成因。结果表明: ( 1) 临夏州本站出现“黄色馒头云”主要集中在7 月下旬至8 月中旬,9月上旬出现概率也相对较大; ( 2) “黄色馒头云”将预示未来24 h 或48 h 会出现降水,而且出现中雨以上量级降水的可能性很大。临夏州本站“黄色馒头云”对全州区域性降水和久旱逢雨的转折性天气预报均具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