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1971—2020年我国月气候预测业务预报评估
孙林海, 竺夏英, 李想, 艾婉秀, 杨明珠
干旱气象    2024, 42 (5): 794-803.   DOI: 10.11755/j.issn.1006-7639-2024-05-0794
摘要264)   HTML9)    PDF(pc) (9233KB)(628)    收藏

我国已开展短期气候预测工作近70 a,是世界上开展短期气候预测研究和业务最早的国家之一。自2021年3月开始,国家气候中心通过官网正式公开发布未来15~30 d、自然月和季节的气候预测公报,短期气候预测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2013年中国气象局预报与网络司在短期气候预测业务的基本状况和历史评估方法的基础上,发布了短期气候业务预测效果评估方法,本文使用该方法对国家气候中心1971—2020年全国月气候趋势预测产品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无论是月平均气温距平还是月降水量距平百分率预测,夏半年的预测准确率均整体高于冬半年;近50 a全国月平均气温距平预测水平上升趋势明显,全年中除了12月外,其余月份平均气温距平预测与实况的距平相关系数在全国大部地区都呈正相关;近50 a全国月降水量距平百分率预测水平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尤其是近30 a呈现较为稳定的提升态势,月降水预测与实况的相关分布主要有3种形态,体现出降水预测比气温预测更为复杂的特性。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北疆地区公众对气候变化认知与适应的性别差异分析
赵琳, 王长科, 艾婉秀
干旱气象    2021, 39 (1): 168-174.  
摘要93)      PDF(pc) (1086KB)(496)    收藏
针对位于“一带一路”重点区域的北疆地区民众对气候变化的认知与适应行为开展调查研究,分析当地居民对气候变化的感知和适应情况。结果表明:公众对气候变化的感知较为清晰,女性对气候变化及气象灾害的关注和相对感知强度更高。在适应气候变化引起的干旱缺水方面,“修水库”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认可度最高,除此之外,男性更倾向于“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等技术性的方法,而女性却更倾向于“减少生活用水”。经历极端灾害性天气后,男性倾向于“调整生活方式”来应对气候变化,而女性却更倾向于“学习气象灾害和气候变化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防御气象灾害方面,当地政府应当重视建立灾害防御救济基金、加大社会保障力度,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