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冻雨的极端暴雪在内蒙古较少出现,研究此类天气对预报预警和灾害防御有重要意义。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RA5再分析资料和内蒙古通辽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针对2023年11月5—6日内蒙古东南部一次伴冻雨的极端暴雪天气过程,深入分析其发生的环境条件和成因。 结果表明:500 hPa高空冷涡、700 hPa暖式切变线、850 hPa偏东风急流以及北上的地面江淮气旋是此次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冻雨发生时,垂直方向呈现“冷、暖、冷”的层结结构,925~875 hPa存在融化层,雷达基本反射率图中出现零度层亮带;过冷却水粒子和冰晶经零度层亮带进入融化层,之后降落到地面,这一过程符合融化型冻雨的特征。中层西南暖湿气流在低层偏东风形成的冷垫上爬升,产生强烈的动力锋生作用,为极端降雪提供了强劲的动力抬升条件,而强上升运动的存在和长时间维持,是导致极端暴雪天气发生的重要因素。暴雪区低层比湿最大达4~6 g·kg-1,且低层强水汽辐合维持时间长,为极端暴雪提供了充足的水汽供应。综合来看,此次内蒙古东南部伴随冻雨的极端暴雪天气,是高低空系统相互作用、动力锋生触发的垂直抬升以及持续水汽输送共同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