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河西走廊东部夏季沙尘暴气象要素变化特征
李玲萍1,胡丽莉1,刘维成2,李岩瑛1,梁红霞1
干旱气象    DOI: 10.11755/j.issn.1006-7639(2017)-03-0427
2. 河西走廊东部“6.27”突发性暴雨特征与成因
李玲萍1,狄潇泓2, 刘新伟2,钱莉1
干旱气象    DOI: 10.11755/j.issn.1006-7639(2015)-06-0941
5. 河西走廊东部降水资源变化特征比较
李玲萍, 李岩瑛, 奚立宗
J4    2010, 28 (2): 152-159.  
摘要1573)      PDF(pc) (1890KB)(2368)    收藏

利用1961~2007年河西走廊东部5站(凉州区、民勤、永昌、古浪、乌鞘岭)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河西走廊东部平原区和山区不同强度降水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近47a来,河西走廊东部共出现3次暴雨天气,其中平原区出现2次,山区出现1次,都出现在20世纪80~90年代;河西走廊东部平原区总降水日数、小雨日、中雨日和大雨日都呈减少趋势,而山区总降水日数、小雨日、中雨日和大雨日都呈增加趋势;平原区总雨日的减少主要体现在小雨频率的减少,中雨的贡献最小,山区总雨日的增加主要体现在小雨频率的增加,大雨的贡献最小;河西走廊东部平原区和山区近47a来总降水强度和小雨、大雨降水强度都表现出一定增强趋势,而中雨强度都有变小的趋势;平原区和山区总降水强度增强主要体现在小雨、大雨降水强度的增强,中雨的贡献很小;河西走廊东部平原区和山区年平均降水量总体都呈增加趋势;平原区小雨、大雨的贡献率总体为增加趋势,中雨贡献率总体呈减少趋势;山区小雨、中雨的贡献率总体呈减少趋势,大雨贡献率总体为增加趋势;平原区年降水量增加主要是小雨和大雨的贡献,山区则主要是大雨的贡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