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气象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留言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下载中心
E-mail Alert
English
CN 62-1175/P
ISSN 1006-7639
双月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李桉孛[Author]) AND 1[Journal]) AND year[Order])
AND
OR
NOT
文题
作者
作者单位
关键词
摘要
分类号
DOI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导出引用
EndNote
Ris
BibTeX
显示/隐藏图片
Select
1.
基于K-means聚类的新疆暖季降水日变化特征
李桉孛, 张萌, 李如琦, 牟欢, 万瑜
干旱气象 2025, 43 (
1
): 104-113. DOI:
10.11755/j.issn.1006-7639-2025-01-0104
摘要
(
80
)
HTML
(
2
)
PDF(pc)
(12259KB)(
209
)
可视化
收藏
深入理解分类站点的降水日变化特征,对优化和提升精准预报方法至关重要。基于2010—2019年新疆105个国家站暖季(5—9月)逐时降水观测数据,采用K-means聚类方法对站点进行分类,根据逐时平均降水量、降水频率和降水强度3个指标分析各类站点的降水特征。结果表明:新疆站点可分为南疆及荒漠区(I类)、天山山区(II类)、北疆及西天山南坡区(III类)和山谷区(IV类),聚类结果与按地理位置和地形高度划分的结果相近,但更具精细性和科学性。各类站点的累计降水量和降水时数分布相对集中,年均累计降水量分别为54、354、110和217 mm,对应的降水时数分别为67、311、118和213 h。新疆大部站点暖季降水频率的日变化呈“单峰”型,但峰值和谷值出现的时间因海拔差异有所不同;降水量和降水强度多呈“多峰”结构,其中小时降水强度大于1 mm的主要集中在II类站点,峰值出现在16:00—17:00。各类站点的降水量和降水频率均在6月最高、9月最少;降水强度的月分布和逐月日变化特征差异显著,但峰值强度无明显差异。2016年暖季的3个降水特征指标均明显高于其他年份;2010年I类站点的降水强度最大,降水量和降水频率达到次高峰,而其他类别的站点变化相对较小。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
新疆北部夏季大范围极端降水及其环流异常特征
周雅蔓, 孙迪, 赵勇, 李桉孛, 郭玉琳
干旱气象 2021, 39 (
2
): 215-224. DOI:
10.11755/j.issn.1006-7639(2021)-02-0215
摘要
(
630
)
PDF(pc)
(2901KB)(
2504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1961—2017年夏季新疆北部45个气象站逐日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采用百分位法确定夏季极端降水事件阈值,分析新疆北部夏季不同等级极端降水频数的时间变化特征及雨量与夏季最大日降水量、同月降水量的关系,并通过欧式距离法对12个5级大范围极端降水个例进行聚类分析,重点探讨大范围极端降水分布的环流特征。结果表明:近57 a新疆北部夏季不同等级(4级除外)极端降水频数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多数站点5级大范围极端降水量为当年夏季最大日降水量,平均占研究区同月降水量的28.6%。夏季大范围极端降水空间分布表现为3种类型,对应200 hPa西亚副热带西风急流轴偏南,40°N以南地区西风加强,500 hPa乌拉尔山高压脊引导冷空气南下,西西伯利亚或中亚地区低值系统活跃,下游贝加尔湖地区高压系统强盛,但系统位置、范围和强度不同,导致大范围极端降水落区不同。同时,中亚地区和新疆东部下游地区分别存在异常的气旋式和反气旋式水汽通量距平,新疆北部异常偏南或偏东的水汽输送为大范围极端降水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
中亚低涡引发的两次南疆西部暴雨中尺度特征对比分析
李如琦,李建刚,唐冶,李桉孛,王江
干旱气象 DOI:
10.11755/j.issn.1006-7639(2016)-02-0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