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厄尔尼诺事件对甘肃武威温度降水以及气象干旱影响分析
罗晓玲, 杨梅, 赵慧华, 李岩瑛, 蒋菊芳, 伏芬琪
干旱气象    2023, 41 (6): 849-859.   DOI: 10.11755/j.issn.1006-7639(2023)-06-0849
摘要279)   HTML10)    PDF(pc) (4760KB)(1079)    收藏

2023年甘肃武威发生了60 a一遇的高温干旱事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为提高极端气候事件的预报预测精度并减轻其造成的损害,基于武威国家基本气象站1959—2023年逐日降水、气温和干旱实况资料,以及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ENSO(El Niño and Southern Oscillation,厄尔尼诺-南方涛动)事件记录,采用气候统计学方法分析厄尔尼诺事件对该地区干旱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厄尔尼诺事件发生年,该区域倾向于出现全年气温偏高和夏秋季节降水偏少的现象,冬季降水则偏多,且春、夏、秋、冬季节均可能出现气候异常现象。此外,在这些年份中,中度到特重干旱的发生概率明显增加。在厄尔尼诺事件结束年,区域气候表现出四季气温偏高的特点,同时春季降水偏多,冬季降水偏少且极端天气事件发生概率上升。在厄尔尼诺事件结束的次年,约有25%的年份会发生拉尼娜事件,而50%的年份可能再次进入厄尔尼诺期,气候变化主要受当前气候事件的影响。研究还发现,在拉尼娜事件结束后立即进入厄尔尼诺期的年份,气候异常现象尤为显著,发生极端天气的概率增加。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河西走廊东部智能网格温度预报产品订正方法探讨
李天江, 杨晓玲, 张占文, 李岩瑛, 聂鑫
干旱气象    2023, 41 (5): 802-810.   DOI: 10.11755/j.issn.1006-7639(2023)-05-0802
摘要230)   HTML6)    PDF(pc) (18314KB)(1179)    收藏

为提高智能网格的订正能力及预报水平,基于中央台客观指导产品的甘肃省切片数据和中国气象局陆面数据同化系统(Chinese Land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 Version 2.0,CLDAS-V2.0)日网格实况产品,采用卡尔曼滤波和滑动训练订正两种方法,对河西走廊东部地区(101.0°E—104.5°E,36.0°N—40.0°N)0.05°×0.05°格点最高、最低气温进行订正、检验和评估。结果表明:(1)季节对比,卡尔曼滤波和滑动训练订正产品对四季最高、最低气温的平均绝对误差均小于中央台客观指导产品,均小于2.00 ℃;卡尔曼滤波和滑动训练订正产品对四季最高、最低气温的预报准确率均大于70%,其中最高气温偏高6%~13%,最低气温偏高8%~24%。(2)空间对比,卡尔曼滤波和滑动训练订正产品对最高、最低气温的平均绝对误差绝大部分地区在1.00~2.00 ℃,个别地区大于2.00 ℃;卡尔曼滤波和滑动训练订正产品对最高(最低)气温的预报准确率大部分地区大于70%(60%~70%),个别地区大于80%(70%)。(3)总体上,卡尔曼滤波和滑动训练订正产品对最高、最低气温订正技巧基本为正技巧,个别季节和部分地区订正技巧大于0.300。说明两种订正方法具有较好的订正预报能力,可为今后的温度预报业务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河西走廊东部夏季沙尘暴气象要素变化特征
李玲萍1,胡丽莉1,刘维成2,李岩瑛1,梁红霞1
干旱气象    DOI: 10.11755/j.issn.1006-7639(2017)-03-0427
4. 河西走廊东部降水资源变化特征比较
李玲萍, 李岩瑛, 奚立宗
J4    2010, 28 (2): 152-159.  
摘要1573)      PDF(pc) (1890KB)(2370)    收藏

利用1961~2007年河西走廊东部5站(凉州区、民勤、永昌、古浪、乌鞘岭)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河西走廊东部平原区和山区不同强度降水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近47a来,河西走廊东部共出现3次暴雨天气,其中平原区出现2次,山区出现1次,都出现在20世纪80~90年代;河西走廊东部平原区总降水日数、小雨日、中雨日和大雨日都呈减少趋势,而山区总降水日数、小雨日、中雨日和大雨日都呈增加趋势;平原区总雨日的减少主要体现在小雨频率的减少,中雨的贡献最小,山区总雨日的增加主要体现在小雨频率的增加,大雨的贡献最小;河西走廊东部平原区和山区近47a来总降水强度和小雨、大雨降水强度都表现出一定增强趋势,而中雨强度都有变小的趋势;平原区和山区总降水强度增强主要体现在小雨、大雨降水强度的增强,中雨的贡献很小;河西走廊东部平原区和山区年平均降水量总体都呈增加趋势;平原区小雨、大雨的贡献率总体为增加趋势,中雨贡献率总体呈减少趋势;山区小雨、中雨的贡献率总体呈减少趋势,大雨贡献率总体为增加趋势;平原区年降水量增加主要是小雨和大雨的贡献,山区则主要是大雨的贡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武威市寒潮天气气候分析及预报
李岩瑛, 王汝忠, 齐高先, 张春松
J4    2004, 22 (1): 49-52.  
摘要1445)      PDF(pc) (193KB)(2773)    收藏

利用武威市5站(民勤、凉州区、永昌、古浪、乌鞘岭)近50a寒潮天气资料,分析了寒潮天气的气候特征及其出现的天气环流背景,运用天气学方法建立该市分月寒潮天气的预报工具,在“武威市灾害天气预警服务系统”中发挥了良好的预报作用,适用于河西走廊中东部的寒潮天气预报,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