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祁连山地区17 个测站1960 ~ 2004 年5 ~ 9 月逐日降水资料,统计逐年5 ~ 9 月不同量级的雨日数及对应的降水量,进而得到各站小雨和中雨以上日降水雨强,用区域平均值来代表祁连山地区整体的不同降水量级雨日数和雨强,用线性趋势系数及5 阶主值函数分析不同量级降水日数和雨强的变化趋势。用墨西哥帽状连续小波变换方法分析其周期变化情况。结果表明: 祁连山地区5 ~ 9月降水量与不同量级的雨日数的气候平均分布具有地理分布上的相似性,无论年降水量还是不同量级的雨日数,同纬度地区西侧明显多于东侧,祁连山东段多于西段,等值线呈北—东南走向。近45a,祁连山地区小雨日数呈下降趋势,中雨以上降水日数则呈上升趋势,而小雨雨强与中雨以上降水的雨强均呈增强态势,不同量级降水日数与雨强的共同作用使得5 ~ 9 月降水量与总雨日数呈相反变化趋势,即5 ~ 9 月降水量呈上升趋势,而总雨日数呈微弱下降趋势。小波分析发现,祁连山地区小雨日数有5 a 左右的变化周期,而中雨以上降水日数的周期变化较小雨日数周期变化明显复杂。
采用定西的麦田微气象观测,定西、兰州的辐射观测和马衔山区34个气象、水文和雨量站的气候资料,结合NOAA一16卫星的AVHRR资料以及反演的地表植被盖度和反射率,并用SEBAL算法推导出夏季地表净辐射、感热、潜热、土壤热通量密度的区域分布特征,并分析陆面过程对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本区降水的空间分布与夏季植被盖度对应最好,相关系数高达0.722,其次是土壤热通量和潜热通量,相关系数分别为一0.65和0.615。这表明森林通过降低地表反射率和表面温度,不仅增加地表净辐射,而且减少其用于感热和土壤热通量的消耗。由于林区地表水分多,从而将接收较多的太阳辐射能主要用于蒸散,增加边界层中的水汽。故林区降水远大于植被稀疏的半干旱黄土梁
“甘肃省人工增雨防雹作业决策指挥系统”实现了作业装备的网络化管理,它以先进的监测系统为基础,依靠现代化的通信网络,应用;? 集成技术,开发以甘肃省详细地理信息为背景,集成应用多种信息资料的人工影响天气地理分析平台,通过手机短信实现作业条件的自动报警和发布作业指令。
通过对目前人工消雹业务技术现状的分析,以地( 市)级观测台站或单部雷达观测台站为基础,讨论了人影业务技术体系、业务支持系统、作业指挥系统各自的范畴和关系以及人工消雹作业指挥系统相对普适性的可能性及其实现方式与实现程度;定量限定了业务操作过程中“ 宁空勿漏”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人工消雹作业指挥系统设计中的几个关键技术通过对目前人工消雹业务技术现状的分析,以地( 市)级观测台站或单部雷达观测台站为基础,讨论了人影业务技术体系、业务支持系统、作业指挥系统各自的范畴和关系以及人工消雹作业指挥系统相对普适性的可能性及其实现方式与实现程度;定量限定了业务操作过程中“ 宁空勿漏”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人工消雹作业指挥系统设计中的几个关键技术
应用闪电定位网的资料和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西北地区的降雹过程,详细讨论了200年5月15日发生在兰州皋兰的一次降雹雷雨云的闪电演变、雷达回波特征和云特定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此雷雨云的闪电机制和电结构进行了分析推断。在皋兰产生降雹的个例分析表明,云中液态水含量是否出现高值区,是识别降雹开始的重要因子。在雷雨云移动路径上,总闪和云闪为线状分布,地闪集中分布在降雹区,云闪最多,地闪中绝大多数为负闪。综合计算降雹时段云参数分析表明,云中降水率和含水量对产生闪电相对敏感,推断这次雷雨云的电结构可能属于上正下负的偶极子型
利用PMS云粒子测量系统和GPS定位系统探测了2002年4月28日一次冷锋天气过程,用取得的资料分析了此次过程云滴、冰晶等云微物理量的水平、垂直分布,以及谱的特征,确定出最佳谱模拟参数,揭示了其中发生的微物理过程,从微观角度说明了甘肃春季冷锋天气过程层状云的一些特点,并讨论了云系的增雨潜力。
利用甘肃省1991 ~2002年飞机人工增雨作业资料,对春末夏初飞机人工增雨作业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按照甘肃省的天气系统特征‘利用探空资料.根据自动化“判别模型”的判别.得出甘肃降水的高空环流可分为三种类型:“平直多波动型、西南气流型和西北气流型.其中降水类型以平直多波动型为多见。通过“判别模型”对飞机人工增雨天气系统的分型.结果表明.飞机人工增雨作业的主要天气类型首先为平直多波动型,其次为西南气流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