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基于K-means聚类的新疆暖季降水日变化特征
李桉孛, 张萌, 李如琦, 牟欢, 万瑜
干旱气象    2025, 43 (1): 104-113.   DOI: 10.11755/j.issn.1006-7639-2025-01-0104
摘要80)   HTML2)    PDF(pc) (12259KB)(209)    收藏
深入理解分类站点的降水日变化特征,对优化和提升精准预报方法至关重要。基于2010—2019年新疆105个国家站暖季(5—9月)逐时降水观测数据,采用K-means聚类方法对站点进行分类,根据逐时平均降水量、降水频率和降水强度3个指标分析各类站点的降水特征。结果表明:新疆站点可分为南疆及荒漠区(I类)、天山山区(II类)、北疆及西天山南坡区(III类)和山谷区(IV类),聚类结果与按地理位置和地形高度划分的结果相近,但更具精细性和科学性。各类站点的累计降水量和降水时数分布相对集中,年均累计降水量分别为54、354、110和217 mm,对应的降水时数分别为67、311、118和213 h。新疆大部站点暖季降水频率的日变化呈“单峰”型,但峰值和谷值出现的时间因海拔差异有所不同;降水量和降水强度多呈“多峰”结构,其中小时降水强度大于1 mm的主要集中在II类站点,峰值出现在16:00—17:00。各类站点的降水量和降水频率均在6月最高、9月最少;降水强度的月分布和逐月日变化特征差异显著,但峰值强度无明显差异。2016年暖季的3个降水特征指标均明显高于其他年份;2010年I类站点的降水强度最大,降水量和降水频率达到次高峰,而其他类别的站点变化相对较小。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中亚低涡引发的两次南疆西部暴雨中尺度特征对比分析
李如琦,李建刚,唐冶,李桉孛,王江
干旱气象    DOI: 10.11755/j.issn.1006-7639(2016)-02-0297
4. 2013年南疆西部一次罕见暴雨的成因
王江1,李如琦1,黄艳2,赵克明1,李建刚1,周雅蔓1
干旱气象    DOI: 10.11755/j.issn.1006-7639(2015)-06-0910
5. 乌鲁木齐一次强东南大风天气成因分析
肉孜·阿基,阿不力米提江·阿布力克木,李如琦,窦新英
干旱气象    DOI: 10.11755/j.issn.1006-7639(2015)-03-0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