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中尺度模式WRF 3 种边界层参数化方案( YSU、MYJ 和ACM2) ,模拟了2009 年12 月1 ~6 日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观测站( SACOL) 冬季地面感热、潜热、温度和风速的日变化,并与同期实测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模式能较好地反映模拟期间风温的日变化,在高分辨率模拟时MYJ边界层方案对于低层风温的模拟结果明显优于YSU 和ACM2 方案。3 种方案均能模拟出地面感热和潜热日变化,其中MYJ 方案对感热模拟效果较好,ACM2 方案对潜热模拟较好,但因为单一的陆面过程等物理选项,3种方案对能量的模拟均存在一定的误差。
简要论述了激光雷达探测大气的优点,以及求解Mie散射激光雷达方程的理论方法,并阐述了国内外近20 a Mie 散射激光雷达探测大气气溶胶的主要成果,及其存在的问题。
根据日肃甘南藏族自治州的自然环境特征、国道G213线的工程建设特点,分析了G213线改扩建工程对甘南州草原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公路建设施工期对沿线植被的负面影响较剧烈,局部土壤环境受到较大扰动,被扰动的土体侵蚀类型主要是水蚀,扰动后可能造成水土流失量为68866. 7 t,新增水土流失量为63 060. 5 t。针对项目可能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提出了建议措施。
通过对尕海一则岔国家自然保护区的调查,分析了气象灾害,气候变暖和环境蠕变对保护区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防护措施。分析表明,气象灾害可导致植被缺水或受机械损伤;当地气候旱现暖干化趋势,20 世纪90年代与60-70年代相比,年平均气温升高了0.4 C,年平均降水量减少了87. 5 mm,导致部分区域草地退化、鼠害猖撅、水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环境蠕变—以国道213线改建工程为例,对保护区生态环境有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