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1981—2023年珠穆朗玛峰地区大气饱和水汽差的时空分布特征
旦增维色, 杜军, 黄志诚, 巴桑
干旱气象    2024, 42 (6): 878-888.   DOI: 10.11755/j.issn.1006-7639-2024-06-0878
摘要251)   HTML2)    PDF(pc) (13122KB)(296)    收藏

作为蒸散的主要驱动因子之一,饱和水汽压差(Vapor Pressure Deficit,VPD)反映了大气从地表获取水分的能力。掌握VPD的时空变化特征对于理解区域大气干湿状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1981—2023年中国珠穆朗玛峰地区(简称“珠峰地区”)11个气象站逐月日照时数、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水汽压和平均风速等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逐步回归分析和Mann-Kendall检验,分析了近43 a珠峰地区VPD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珠峰地区年、季平均VPD总体呈西南低、东北高的分布特征,VPD月变化呈双峰型分布,峰值分别出现在6月、9月,最小值出现在1月;季变化表现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近43 a珠峰地区年平均VPD以0.029 kPa·(10 a)-1的速率呈上升趋势,夏季增幅最大;20世纪80、90年代VPD相对较低,以90年代最明显;21世纪最初十年,春秋季VPD偏低、夏冬季VPD偏高;21世纪10年代VPD偏高,特别是夏秋两季;春季和汛期VPD的突变发生在21世纪最初十年的后期,而其他3季和年平均VPD的突变发生在21世纪10年代初。珠峰地区VPD的变化主要由饱和水汽压驱动,尤其是春、秋季。四季和年平均气温显著升高是引起VPD显著增加的主导因子,而汛期水汽压的下降也对VPD增大起到重要作用。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