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变暖不断加剧,区域性干旱事件频发,我国近些年采取了诸多措施来应对干旱事件,为分析相关措施成效,以四川攀枝花、凉山州地区(简称“攀西地区”)为例,研究该区域近20 a干旱演变特征,以服务当地生产和发展。利用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MODIS)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和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数据计算了2003—2022年攀西地区的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emperature Vegetation Dryness Index,TVDI),分析TVDI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变化及该区域过去20 a来干旱的演变特征。研究表明:(1)攀西地区干旱多发生在春季的3—5月,10月前后TVDI值最低,也是最不易发生干旱的时段。(2)攀西地区干旱逐年缓解,由TVDI监测的无旱和重旱区域所占面积变化不大;轻旱面积有所增加,2013年后比之前平均增加5.30%;而中旱面积有所减少,2013年后比之前平均减少5.67%。(3)昭觉、布拖和越西等地干旱缓解明显,而木里、米易、会理等地区干旱有加重趋势。(4)攀西地区旱情大部分区域较稳定,其面积约占总面积的82.59%,干旱重心南北方向上变化较小,但有向西迁移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