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西北干旱区机场低空风切变基本特征分析
曼吾拉·卡德尔, 刘鑫华, 李云翔, 关文娟
干旱气象    2024, 42 (3): 347-356.   DOI: 10.11755/j.issn.1006-7639(2024)-03-0347
摘要339)   HTML11)    PDF(pc) (10612KB)(741)    收藏

为提升对西北干旱区低空风切变特征的认识,对该区域民航飞行安全提供可靠的气象服务保障,以新疆为例,利用机场语音方式航空器报告、机场例行观测实况报文、维萨拉(Vaisala)气象自动观测系统数据、飞机机载探测资料、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第五代大气再分析资料(ERA5)对新疆区域17个机场接收的低空风切变报告进行统计,并对喀什机场一次典型低空风切变事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地区低空风切变四季均有出现,夏季出现频率最高,低空风切变在90~300 m高度范围内频发,主要集中发生在中午至傍晚时段,中等强度的低空风切变出现频次最多,小机型飞机更易遭遇低空风切变。低空风切变发生时机场常受500 hPa西风气流型、低涡型、低槽型天气系统影响,且多伴有低空急流、地面大风及对流云等情况,特殊的地形环境也是影响新疆部分机场低空风切变频发的原因之一。对喀什机场一次典型低空风切变个例分析后发现,在低槽型天气系统影响下,飞机进近和复飞过程中遭遇了强风切变,包括强水平风向、风速的切变和强垂直风切变,在中小尺度系统影响下飞机在下降过程中极有可能遭遇下击暴流,从而引发强低空风切变。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2010—2019年青海省雷电灾害综合风险区划
李文辉, 刘鑫, 吴让, 钟元龙, 买永瑞, 王军, 韩炳宏
干旱气象    2021, 39 (06): 1017-1024.   DOI: 10.11755/j.issn.1006-7639(2021)-06-1017
摘要527)   HTML3)    PDF(pc) (5320KB)(2542)    收藏

利用2010—2019年青海省33个闪电定位监测站闪电监测资料和48个市县区雷电灾害实时资料,采用数理统计和ArcGIS空间分析方法对青海省雷电灾害的空间分布及其风险区划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闪电次数较多、正负闪电流强度较强的地区主要分布于青海省中东部,雷暴日数高值区主要分布在祁连山区局地和青海省南部。青海省雷电灾害风险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异特征。其中,高风险区主要位于境内的昆仑山、祁连山、念青唐古拉山、巴颜喀拉山和阿尼玛卿雪山以及青南牧区局部;柴达木盆地西北部、青南牧区东南部及环青海湖局部地区属中等风险地区;东部农业区大部、柴达木盆地局部、五道梁和沱沱河地区风险水平较低。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衡邵干旱走廊干旱监测评估方法探讨
彭双姿, 刘鑫淼, 陈涛, 杨敏, 许笛, 旷煜菲, 肖美英
干旱气象    2021, 39 (06): 894-899.   DOI: 10.11755/j.issn.1006-7639(2021)-06-0894
摘要469)   HTML5)    PDF(pc) (496KB)(2475)    收藏

基于衡邵干旱走廊1961—2018年干旱灾情数据,利用气象干旱综合监测指数(MCI),对衡邵干旱走廊的干旱监测评估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农作物需水高峰期(6—10月),满足区域MCI指数加权均值(DI指数)小于等于-0.5,且过程持续时间大于等于16 d的干旱事件纳入统计,计算DI指数的极端强度、累加强度、持续时间三要素用于区域干旱年度评估最优。基于DI指数三要素,采用TOPSIS法计算的区域干旱年度评估指数(MCIe)最好。(2)对MCIe序列采用平均值和标准差组合的分级方式,得出正常、干旱、大旱、特旱的干旱等级阈值,检验发现MCIe指数对衡邵区特旱年和正常年有较强的评估能力,且2019年和2020年评估结果与实际相符;对2013年特旱年进行模拟,发现MCIe指数能较好地拟合衡邵区干旱灾情变化,可以为衡邵区旱情快速评估和预警提供一定参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