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022年与2013年浙江夏季极端高温特点和成因对比
付远, 刘汉华, 周玲丽, 赵军平, 马昊, 陆婷婷, 魏蕾, 宣卓林
干旱气象
2025, 43 (1):
76-87.
DOI: 10.11755/j.issn.1006-7639-2025-01-0076
研究浙江省极端高温天气成因可为极端高温天气的预测和防范提供科学依据。基于常规气象观测资料、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RA5再分析资料、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向外长波辐射(Outgoing Longwave Radiation,OLR)资料及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系统监测指数集逐日资料,对比分析2013、2022年夏季浙江2次极端高温事件的时空分布与极端高温特点,并建立极端高温天气学概念模型。结果表明:2次高温过程均具有覆盖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极端性强、影响严重等特点,其中2022年高温事件的持续时间更长、覆盖面积更广,而2013年单站极端高温值更高;2022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西太副高”)范围更大、西伸脊点更偏西,而2013年850 hPa暖脊温度超过24 ℃的持续时间更长;2022年高温中心偏南,42 ℃以上高温主要出现在浙中南地区,而2013年极端高温主要集中在浙中北地区。西太副高偏强、偏西是造成2次极端高温的直接原因,其与南亚高压偏强、偏东形成良好对应。当200 hPa的1 252 dagpm线东伸到122°E以东,500 hPa的588 dagpm线西伸到115°E以西,850 hPa暖脊温度超过22 ℃及低层盛行弱偏南风,浙江夏季易出现40 ℃以上酷热高温天气;当浙江出现高温天气时,海洋性大陆(Maritime Continent,MC)地区一般为OLR负异常,其通过改变经向垂直环流及低频波列的传播使西太副高增强,同时与浙江同纬度的太平洋地区与中国东部地区之间的异常纬向垂直环流也有助于西太副高的加强。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